摘要:知名品牌爆雷,6高管被“一鍋端”
一紙公告,震驚業界。
“水果第一股”,爆雷了!
高管被抓,人去樓空,600億“水果大王”就此墜落,令人震驚。
生鮮生意難做,在業內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早兩年前,近3萬億的水果行業市場,沒有寡頭的存在,甚至都沒有一家上市公司。
可見,水果市場的競爭有多激烈,百家爭鳴都不足以形容其現象。
優勝劣汰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也是行業最終極的真理。
終于,在業內形成了“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三足鼎立之勢。而且洪九果品還先一步上市,被冠以 “水果第一股” 之稱。
可惜,如今卻深陷泥沼,核心管理層接連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公司運營暫時停擺。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
那么, “水果第一股” 墜落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商業迷局和教訓呢?
01
6大高管被“一鍋端”,重慶水果龍頭走向崩盤!
近日,停牌一年多的港股上市公司“洪九果品”發布了一則震動資本市場的公告,內容顯示:洪九果品董事長鄧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楊俊文、譚波及監事會主席余利霞等,目前均已被采取不同刑事強制措施,原因與重慶市兩江新區公安分局就涉嫌騙取貸款及/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之事項進行的立案偵查相關。
對照其董事會構成發現,除去余利霞,其余5人剛好是整個執行董事團隊,其中,江宗英更是鄧洪九的妻子。而彭何、楊俊文、譚波三人,也是跟隨鄧洪九10年以上的“元老級”人物。
顯然,洪九果品高管被“一鍋端”了,以致于這個曾被資本捧上神壇的“水果大王”停擺墜落。
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大門緊閉,墻上“洪九果品”的公司標識已被撕毀,室內空無一人,布滿灰塵。據說已經搬家了,正式恢復經營時間未知。
值得一提的是,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貸款罪名最終成立,鄧洪九夫婦和其他高管將面臨嚴重后果。
據了解,洪九果品曾是國內最大的榴蓮分銷商,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高光時刻年營收一度超過150億元,市值最高超670億港元,被冠以“水果第一股”的稱號。
從公告來看,此次被立案的罪名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財務瑕疵”或“審計問題”,而是刑事犯罪,且牽涉面之廣令人震驚,更讓外界窺見了洪九果品在表面風平浪靜之下所掩蓋的巨大隱患。
天眼查顯示,目前洪九果品涉及182起司法案件、84條開庭公告(其中涉及借貸及追償的達37條)、法人江宗英有11條限制消費令。
誰能想到,這家市值一度超 600 億元的“水果大王”,2021 年還穩坐中國最大自有品牌鮮果分銷商、最大榴蓮分銷商寶座的行業巨頭,竟在短短幾年間轟然墜落呢?
02
洪九果品的崛起,是一部草根逆襲的創業傳奇,更是一場資本催生的造富神話。創始人鄧洪九,17歲從重慶朝天門碼頭的“棒棒軍”起步,靠扁擔和汗水開啟了水果生意。他從家鄉收購紅橘,再到朝天門售賣,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迅速積累了第一桶金。
之后,隨著經濟的騰飛,商業模式的完善,道路交通網的日益發達以及冷鏈技術的進步,鄧洪九一步步的完成了商業積累,特別是在重慶水果市場有著“鄧半城”之說,據說他當時掌控了重慶60%柑橘批發。
2002年,鄧洪九不再滿足于一隅的生意,帶著一群當初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草根隊伍正式創立了洪九果品。
2005年,因為高端水果價格貴、利潤高,能取得較高的收益,于是鄧洪九將目光鎖定在了榴蓮、山竹等水果身上,轉型做起了進口水果批發生意,并順利切入了超市直供。
洪九果品的成功離不開鄧洪九,而鄧洪九的成名卻是因為榴蓮。
2012年十分看好中國榴蓮市場的他,不惜抵押房產,與泰國東部三大果園簽獨家包銷協議;還首創了“樹上熟”榴蓮空運模式(包機直運),終端價翻倍仍供不應求。
押注泰國榴蓮,讓洪九果品成了中國最大的榴蓮分銷商,2022年賣了2500萬顆榴蓮,號稱“中國人每吃掉10個榴蓮,就有1個源自洪九?!?/span>
而且賽道獨特的它開始備受眾多機構青睞,洪九果品上市前一共完成了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天壹資本、CMC資本、順豐控股、招商資本等。
隨著資本的助力推動,洪九果品迎來了爆發期。
財報顯示,2019年洪九果品的營收只有20億,到了2020年就猛增至57.71億元,其后洪九果品更是保持著高速的增長,2021年營收增長至102.8億元,2022年營收增長至150.81億元。
4年業績增長超7倍,在2022年9月搶先百果園如愿成為“中國水果第一股”。鄧洪九家族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以85億的財富值入選胡潤百富榜。
因為“較高”的毛利率,以及“端到端”的商業模式,洪九果品開始在二級市場狂奔,短短100多天,其股價暴漲310%,市值超過671億港元。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鄧洪九最終敗在了其引以為傲的“端對端”上。
03
所謂“端到端”,就是原產地直采,自有工廠加工分揀,最后銷售給B端客戶。從原產地到終端,只有洪九一個中間商。
殊不知,這樣的模式讓它成功逆襲,但也埋下了避無可避的巨雷。
為了保證穩定的水果供應,果園的水果還沒成熟之前,洪九就得提前掏錢下訂單。
賣給商超等客戶以后,卻要拖上好幾個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拿到錢,相當于變相把自己的資金命脈交給了客戶。
這也導致了,洪九果品明面上高歌猛進,錢卻越來越少,就是收不到錢,見不到現金。要知道,水果生意營業額多是紙面富貴,現金流才是命脈所在。
“端對端”的商業模式決定著洪九果品的經營性現金流一直為負,這三年分別為-4.5億元、-8.04億元、-9.82億元。哪怕是上市那年,洪九果品經營性現金流還在持續凈流出,擴大到-18.23億元。
最慘的時候,為了維持公司運轉,洪九被迫舉債度日,借新還舊。
截至2023年6月30日,洪九的銀行貸款高達27.76億元,同比增長約49.22%。據說更早之前,洪九甚至還向P2P借過貸……
水果生意向來難做,水果大王當時也只是表面風光。
那么,錢都是去了哪里?答案是,全是一堆應收款和預付款。
截至2023年6月底,洪九果品積壓的營收款項,高達86.73億,連帶預付款項13.75億,合計100億人民幣,超過自身凈資產。
半年間,明明賺8個億,應收款增加超11個億,經營現金凈流出3個億,鄧洪九手頭的錢,更少了。
到下半年,他又大筆向外預付款項。
據公告披露,到2023年底,其預付款項余額高達44.7億元,其中向若干供應商支付約34.2億元,等于6個月又多出30個億。
種種異象,絕非正常商業操作所能解釋。
04
洪九果品爆雷的導火索是核數師畢馬威在審計2023年年報時發現的一系列異常。畢馬威注意到,2023年第四季度,洪九果品突然向一批新增供應商支付了高達34.2億元的預付款,占全年預付款余額44.7億元的近80%。
這些供應商大多是2023年度新合作方,無歷史交易記錄,部分注冊資本僅幾十萬元,卻承接了數億元訂單,且天眼查顯示多家社保參保人數為零。
原來,洪九果品通過關聯空殼公司虛構交易,2023年四季度向34家“影子供應商”突擊支付34.2億元預付款,其中15.2億元僅換回4.5億元回貨。這些供應商注冊資本不足百萬、社保參保人數為零,甚至與洪九分公司地址重合,形成“左手倒右手”的資金黑洞。更致命的是,其應收賬款超100億元,但賬上現金僅7億元,壞賬風險觸目驚心。
2024年3月19日,洪九果品發布公告表示,預計全年業績發布將推遲,進而可能影響2023年財報的正??l,并于一天后停牌至今。
“洪九果品爆雷”事件嚴格意義上來看就是一場資本催熟的生鮮行業“龐氏騙局”。
鄧洪九家族掌控董事會核心席位(妻子任總經理、侄子任副總),決策缺乏制衡。引入資本后,為沖刺上市激進擴張,埋下資金鏈斷裂隱患。
這種“家族控制+資本催熟”的模式,與當年雛鷹農牧的崩盤路徑如出一轍。
這場600億水果大王的資本神話最終幻滅,洪九果品6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騙取貸款、虛開發票被刑事控制,34億異常預付款引爆財務造假危機,家族化治理埋下暴雷隱患,一年半市值蒸發近90%。
超3萬散戶被套牢,廣西芒果農戶、東南亞果園主被曝百萬貨款未結,生鮮行業本就脆弱的誠信體系也再次遭受重擊。
洪九果品的暴雷,是資本狂歡后的一地雞毛,更是對“重資產輕周轉”模式的血淚拷問。
當榴蓮不再香甜,只剩一地雞毛時,或許該重新思考:生鮮行業的護城河,究竟是資本故事,還是田間到餐桌的每一顆真心?
近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23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獲獎名單中,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簡稱“光...
近日,低空基礎設施——eVTOL飛行汽車數字化起降站設備提供商睿安飛科技(Run and Fly)完...
作為全球數字銀行的先行者,微眾銀行長期深耕數字化企業金融服務發展,12月26日,微眾銀行企業金融Ap...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