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業績驅動因素方面,主要受益于消費類電子業務持續復蘇向好,新能源業務大幅增長,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
2月27日晚,長盈精密(300115.SZ)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快報。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9.17億元,同比增長23.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9億元,同比增長796.9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9億元,同比增長2736.60%,業績符合此前預告。
業績驅動因素方面,主要受益于消費類電子業務持續復蘇向好,新能源業務大幅增長,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
消費電子回暖帶動業績增長 將繼續受益國補政策
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長盈精密多個消費電子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公司安卓客戶智能手機鈦合金結構件項目順利實現量產,在交貨速度和良率等方面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蘋果XR(AR/VR/MR)項目順利實現量產,為擁抱AI時代做好了準備,且公司作為蘋果供應商代表受邀參加了首屆北京鏈博會。
2024年以來,全球消費類電子市場需求回暖,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眼鏡等消費電子終端出貨量逐漸增長。根據Canalys統計數據,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7%,達到12.2億部。據TechInsights統計,2024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5%至2.037億臺。Wellsenn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達到152萬副,預計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將同比增長230%至350萬副。消費電子市場的進一步回暖和AI技術的持續創新,為公司消費電子業務提供業績增長新動能。
今年1月13日,商務部等5部門辦公廳印發了《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對于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產品,按照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旨在大力提振消費,打造消費新增長點,各省市陸續落實實施。
中信證券分析師認為,消費電子補貼對產業鏈的影響既體現在縮短換機周期(量),也體現在促進產品高端化升級(價),國補有望繼續拉動下游需求增長。
對于長盈精密等產業鏈來說,也將帶來積極影響。
2024年新能源業務大幅增長 行業政策持續加碼
新能源業務是長盈精密的另一大支柱。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連續10年位居世界首位,已成為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的主力。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進一步增長將達到1600萬輛左右,延續快速增長態勢。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推動了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數據,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548.4GWh,同比增長41%。根據SNE Research的統計數據,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達到894.4GWh,同比增長27.2%。
長盈精密自2021年開始投建新能源產能,近年來位于四川宜賓、四川自貢、江蘇常州、福建寧德的動力電池結構件生產基地均已投產。隨著產能陸續釋放,公司新能源業務取得了亮眼的表現,2023年已實現營收35.40億元,同比增長43.46%,占整體營收比重超過25%。而且,根據最新的業績快報,2024年新能源業務實現大幅增長。得益于需求旺盛,長盈精密的新能源業務表現值得繼續期待。
據悉,在新能源領域,長盈精密定位于“動力/儲能電池成組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形成了從電芯結構件、模組結構件到電池箱體結構件全系列產品線,已成功進入國內外主要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整車頭部品牌供應鏈。
1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下一步,將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針對性采取措施,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提出加強汽車、家電、家居等領域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切實提振消費信心和預期,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等市場的健康發展。
長盈精密作為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結構件制造商之一,或將迎來發展機遇。
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提速 或將打開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人形機器人行業在技術突破、量產布局、資本市場以及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均展現出顯著進展。
國外市場,特斯拉發布了最新一代大模型Grok3,引入“思維鏈”推理機制允許Grok3像人類一樣分步驟解決復雜問題;Figure推出了首個適用于人形機器人的端到端VLA模型Helix,這是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首次在成熟的人形機器人產品中落地。演示視頻中,在Helix的加持下,機器人學會像人一樣推理,能夠聽從自然語言絲滑地拿起任何物體,協同能力非常出色;挪威人形機器人公司1X發布了其最新的家用機器人Neo Gamma,能理解復雜指令,與家庭成員進行自然對話,并根據對話內容做出相應動作;英國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Humanoid展示其首款產品HMND01,可實現與人類水平相當甚至更高的操作速度。其中,特斯拉計劃2025年生產數千臺,2026年實現月產1萬臺,2027年目標產能達50萬臺;FigureAI的目標是未來4年量產10萬臺人形機器人。
國內方面,華為、字節、比亞迪、小米、廣汽、螞蟻等車企、科技廠商紛紛加碼具身智能。近日,宇樹科技、零次方、眾擎等廠商也進展頻出,宇樹科技G1機器人可自主習得揮拳、旋踢等武術動作;合肥零次方Z1完成復雜地形測試,動態平衡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眾擎機器人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前空翻特技;星動紀元機器人成為“第一個能熟練使用筷子的人形機器人”。
上海證券分析師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已經成為國內外確定性較高的應用趨勢。據高盛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到140萬臺,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80億美元。
近年來,長盈精密也在加快人形機器人精密零組件的布局及業務拓展,公司已進入全球兩大頭部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鏈。而且,去年6月,公司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市長盈機器人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智能機器人及其精密零組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今年1月,長盈精密在國際消費類電子展覽會(CES)上向全球客戶占展示了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旋轉執行器、關節扭矩傳感器、傳動絲杠等)等產品。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長盈精密未來有望為更多人形機器人客戶提供關鍵零組件產品。
綜合來看,長盈精密前期產能建設投入的高峰期已過,隨著消費電子持續復蘇、新能源業務快速增長以及機器人業務逐漸落地,公司產能陸續釋放盈利彈性有望加速兌現。
4月25日晚,河化股份披露2024年業績報告,公司營業收入為2.12億元,同比增長12.81%;歸母...
關于業績預增原因,公告顯示,英科醫療報告期內實現產能利用率高達100%,與此同時,一次性丁腈手套銷售...
近期,華夏基金發布公告,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場內簡稱:自由現金流ETF 認購代碼:15920...
近日,華力創科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金屬3D打印領域頭部上市公司鉑力特獨家投資。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