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股,今天傳來一則大消息。
一家名為紫天科技的公司,因為公然對抗監管,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股價一度暴跌近20%,成為兩市跌幅第一名!
(紫天科技今天分時走勢截圖)
從信披違規立案,到“失聯”對抗監管
紫天科技整個事件的過程往前應該追溯到2023年被立案調查,甚至應該追溯到2018年借殼上市。
通過借殼南通鍛壓上市的紫天科技一上市業績就開啟狂飆模式,2017年南通鍛壓的凈利潤只有451.95萬,2018年就飆升至7847.99萬,到2020年就已經飆至3.01億,2021年進一步增長到3.1億,然后就開始出問題了。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紫天科技真正的虧損實際是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的,當年四季度巨虧14.15億,導致當年巨虧12.1億。這期間,2023年第四季度,當年11月13日紫天科技因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
(紫天科技公告截圖)
一個多月后,2023年12月29日紫天科技收到福建證監局的處罰決定書,經查明,安常投資是紫天科技控股股東,2023年3月31日安常投資持有的紫天科技全部被法院凍結,2023年4月3日紫天科技和安常投資就知道控股股東股權全部被凍結的情況,但直到2023年4月19日紫天科技才對外發布《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披規定。
紫天科技此次信披違規行為,相關責任人被分別處以75萬、50萬、30萬、20萬不等的罰款,處罰人員有姚小欣、郭敏兩人。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
然而,被處罰的相關人員似乎并不服氣,以致2024年10月28日紫天科技再度被立案調查,原因是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和涉嫌拒絕、阻礙執法,以及LIXIANG(李想)、宋慶、李琳涉嫌拒絕、阻礙執法。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
拒絕、阻礙執法的結果是,宋慶、李琳、LIXIANG(李想)、姚小欣四人均被處以80萬罰款,并處十年證券市場禁入。
到這,紫天科技拒絕、阻礙執法的鬧劇顯然還沒有結束。
最新消息顯示,以上四人在知悉福建證監局的檢查要求情況下,以拒接電話、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規避福建證監局向其送達相關執法文件。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每日經濟新聞)
可以預見,宋慶、李琳、LIXIANG(李想)、姚小欣四人以拒接電話、拒回短信躲避監管,也不是紫天科技對抗監管鬧劇的最終結果。
應收應付及存貨異常,財務虛假記載
紫天科技及相關責任人如此堅持對抗監管的原因何在?
2月14日福建證監局對紫天科技下發的整改通知顯示,因拒不配合監管及檢查、調查工作、財務會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未按規定及時披露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事項違規。也就是說,除了對抗監管、未及時披露重大事項外,紫天科技還涉及財務報告虛假記載。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
關于紫天科技財務報告虛假記載的事項,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虛假記載數字,但紫天科技2023年在被立案調查之后年報業績突然巨虧,從2022年的盈利1.75億暴跌至虧損12.1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紫天科技又沒有及時披露2023年的業績預告,再一次構成信披違規。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
或許,從紫天科技借殼上市之后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以及存貨的異常變動,也能一窺紫天科技財務虛假記載的路徑。
如前所述,紫天科技一上市凈利潤就持續飆漲,隨著凈利潤的高速增長公司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也同步飆漲。
2018年至2022年紫天科技營收從6.69億增長至17.46億,凈利潤從7847.99萬增長至2021年最高3.1億,同期應收賬款從3.06億增加到21.94億,應付賬款也從3571.88萬增加到15.43億,所有增長幾乎完全同步。
2023年被立案調查之后凈利潤巨虧,營收繼續增長至21.88億,但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也跟隨凈利潤分別下滑至10.85億、13.96億。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如果說以上營收、凈利潤、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同步變動可以用業務增長來解釋的話,那在2023年營收繼續增長、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下滑以及存貨的爆炸式增長的異常又該如何解釋?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更大的異常是,在紫天科技營收、凈利潤高速增長的2020年、2021年、2022年竟然沒有存貨,這種現象似乎本身就與正常商業行為不符。營收高增長說明產品暢銷,產品暢銷時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和利潤就會增大產量滿足市場,怎么會沒有存貨?然后,2023年又突然變出9.38億的巨額存貨,這存貨又是從哪來的?
使用DeepSeek對紫天科技財務數據的以上異常進行深入分析,DeepSeek認為:紫天科技的財務異常點(如應收賬款激增、存貨突變、業績反轉)與常見財務造假模式高度吻合,尤其是虛增收入、操縱存貨的可能性較大。
(DeepSeek分析截圖)
當然,福建證監局對紫天科技才發的整體文件已經證實,紫天科技確實存在財務報告虛假記載,而DeepSeek針對紫天科技營收、凈利潤、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存貨的異常變動也說明,紫天科技存在較大通過虛增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存貨、營收來造假的嫌疑。
上市6年虧近2億,股東套現超7億
紫天科技的前身是A股之前的上市公司南通鍛壓,上市之后,原南通鍛壓的股東就加緊了減持套現的步伐。
2018年至2020年,短短三年紫天科技股東就減持套現超7.3億,其中南通鍛壓實控人郭慶就套現超1.4億,自南通鍛壓2011年底上市之后,股東累計已經減持套現超13億。但是,南通鍛壓上市以來累計凈利潤卻是虧損超7700萬,紫天科技2018年上市以來的累計凈利潤則是虧損超1.75億。
(數據來源:i問財、銳眼哥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南通鍛壓實控人郭慶的減持主要集中在2019年初和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的股價高位。
(紫天科技股價走勢截圖)
到目前,安常投資持有的紫天科技股份已經全部被司法凍結,而南通鍛壓實控人郭慶倒是實現了高位套現,累計套現金額更是超2.68億。
紫天科技的案例給A股敲響了警鐘,投資者必須擦亮眼睛,警惕那些可能存在財務造假和監管對抗行為的上市公司。在這場資本游戲中,最終受傷的往往是無辜的散戶。紫天科技的未來如何,還需監管層的進一步調查和市場的檢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上市公司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和透明。
2025年3月20日至22日,第51屆中國北京國際禮品、贈品及家庭用品展覽會(以下簡稱“2025春季...
作為國內下沉市場領先的產業互聯網公司,匯通達打造滿足農村消費者“品牌偏好”“性價比/質價比偏好”“長...
3月,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洞察通過問卷形式與1200位女性消費者一起對話生活狀態、情緒調節...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