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寧的品牌力顯然不如阿迪、耐克這些國際巨頭,但價格愣是敢于向它們看齊、甚至更貴,那就別怪消費者不買了。
春節將至,又到了服裝消費旺季。
最火服裝品牌,皆為安踏旗下
說到服裝,現在最火的當屬始祖鳥、斐樂、迪桑特、薩洛蒙、可隆這幾個品牌。
始祖鳥被稱為“戶外界的愛馬仕”,價格昂貴,一件羽絨服動輒一兩萬,但越漲價越火,越漲價越被瘋搶。作為服裝居然有了保值增值屬性,實屬倒反天罡。
斐樂這幾年也一直很火,在運動和時尚結合方面做的不錯,雖然價格偏貴、不怎么打折,但忠實粉絲依然很多。
迪桑特,主打滑雪、高爾夫等“燒錢精英運動”,屬于小眾領域垂直品牌,但這幾年也有破圈趨勢。
薩洛蒙,很多明星喜歡穿的戶外品牌,鞋子賣的非常火爆,動輒被幾百人排隊瘋搶。有人說這是營銷炒作,也有人認為的確就是這么火。
可隆,輕戶外品牌,設計簡約低調,近年來在公務員和體制內人群中迅速走紅,成為“體制內穿搭”熱門選擇。
這些品牌還有一個共性:它們都是安踏集團旗下的。
安踏通過對這些品牌的收購,完全覆蓋了高端戶外、專業運動、時尚運動這幾大細分領域,成為能跟阿迪、耐克掰手腕的全球運動服裝巨頭。
李寧,已看不到安踏尾燈
曾幾何時,李寧還被安踏視為主要競爭對手。但現在,李寧連安踏的尾燈都看不到了。
安踏目前市值約2300億港元,李寧約400億港元,安踏是李寧的近5倍之多。
雖然一提國內頭部運動品牌,人們總是說安踏和李寧,但事實上,兩者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安踏2013年起股價就出現明顯上漲,此后股價連漲8年,成為長周期大牛股,并在2021年年中創出185.83港元的歷史最高價。
如今安踏股價82港元左右,較歷史最高價下跌55%。
李寧是2015年才開始出現連續上漲,股價連漲7年,在2021年9月創出歷史最高價106.147港元。
如今李寧股價15.7港元左右,較歷史最高價暴跌高達85%,市值更是下跌超過2300億港元。
雖然這幾年安踏、李寧都出現明顯下跌,但安踏很大程度上是跟著港股大盤一起跌的,在主跌的2022和2023年分別下跌11.67%、25.41%,跌幅相對溫和。
而李寧就不一樣了,它在主跌的2023年暴跌近70%,中短期跌幅相當慘烈。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安踏擺脫頹勢,全年小漲6%;但李寧繼續頹勢,全年下跌近19%。
下圖是安踏和李寧過去兩年多的走勢對比圖。可以看出,2023年之后,安踏股價基本穩定,處于橫盤震蕩狀態,而李寧則是單邊下跌狀態,越來越低。
李寧2023年股價暴跌近70%,在這不久前的2022年10月,李寧曝出史上最大危機公關事件:在李寧的“逐夢行”冬季服裝新品走秀上,模特展示的服裝酷似日軍軍服。
李寧瞬間遭到網友的口誅筆伐,“我把李寧當國貨,李寧拿我當大佐”的評論席卷網絡,李寧這個之前有著濃厚愛國標簽的“國貨之光”品牌瞬間口碑跌到谷底。
盡管李寧之后發布致歉聲明,但公司股價在當月從65港元一口氣跌到38港元,元氣大傷。
或許是此事件讓消費者對李寧產生嚴重抵觸情緒,2023年李寧營收同比僅微增7%,為276億元。
2023年是經濟全面恢復正常運行的第一年,李寧的這個數據無疑是非常非常差的。
更差的是,李寧當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近22%,令人大跌眼鏡。
而同一年,安踏營收超過623億元,同比增長16.2%;凈利潤超過102億元,同比增長34.9%。
2024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這種差距還在進一步拉大。
當期,李寧營收約143億元,同比微增2.3%;凈利潤19.52億,同比減少7.98%。
同期,安踏營收超過337億元,同比增長13.8%;凈利潤77.2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2.6%。
凈利潤增長超過60%,安踏完全呈現“殺瘋了”狀態。
李寧運營能力差,大幅漲價被拋棄
前不久的2025年1月8日,安踏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最新營運表現。
安踏品牌全年增長約7%-9%,斐樂品牌增長約4%-6%,迪桑特、可隆等品牌增長約40-45%。
可以看出,安踏和斐樂這兩大老品牌增長不多,但這幾年新收購的幾個品牌增長迅猛,尤其是獲得了一二線城市高消費群體的認可。
李寧沒安踏這么豐富的品牌,李寧公司的主要精力似乎還是放在了“奧運營銷”上。
1月15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公告稱,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獲得2025至2028年中國體育代表團體育服裝合作企業征集項目。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在2025-2028年,奧運健兒在領獎臺上穿的將是李寧服裝,而不是安踏了。
在2009-2024年,安踏一直是中國奧委會官方合作伙伴。彼時的安踏還遠不如李寧,2009年安踏營收58.75億元,李寧為83.7億元。僅僅在三年后,2012年安踏以76.22億元的營收反超李寧的66.76億元。
此后,基本上就是安踏把李寧越甩越遠的一個過程。
如今,李寧取代安踏,重新成為中國奧委會官方合作伙伴,顯然不能說李寧又比安踏強了,只能說明安踏靠著始祖鳥為首的新品牌,已經擺脫了“奧運營銷依賴癥”。
李寧最近在發給員工的內部信里強調,“李寧是一個具有運動員基因的運動品牌”。安踏,則是強調將時尚和運動相結合,緊緊抓住消費者“愛美麗、愛時尚”的心理,收購的幾大品牌都有各自鮮明的定位,緊緊貼合不同群體的需求。
安踏作為安踏集團旗下的主品牌,價格相對親民。即使旗下始祖鳥那些品牌們漲到天上,但安踏這個主品牌給消費者的感覺依然經濟實惠,確保消費者不會有“我買件運動服就被割韭菜”的感覺。
但李寧不一樣了,它雖然也收購了堡獅龍、AIGLE等時尚品牌,但運營能力不行,根本就沒做起來,以至于很多消費者以為李寧旗下只有李寧這個品牌。
而李寧的不斷漲價,又讓它的性價比顯得越來越差,消費者直呼買不起。
不少消費者直接痛斥李寧價格費飛漲的同時,忽視研發,研發費用低于同行。
李寧的品牌力顯然不如阿迪、耐克這些國際巨頭,但價格愣是敢于向它們看齊、甚至更貴,那就別怪消費者不買了。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