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發確認!知名資本大佬境外被抓,涉詐騙近千億!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潛逃國外的他,終于被抓了!
林強利用精心包裝的龐氏騙局在國內騙取近千億后,自以為可以“逍遙國外”,豈不知正義的利劍早已斬下,正在逃亡的他在巴厘島落網。
千億驚天大雷背后,是年銷售規模超300億的“和合系”。其中,至少200億元為其實控人林強自己直接控制的金交所票據產品。
中國債券市場上,多年的層層迷霧,也逐漸在被吹散!
上半年瑞豐達“跑路”事件,就已經引發市場對于私募產品的信任危機。
如今,林強境外被抓無疑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今年已有多名資本市場人士外逃被引渡回國。
不過,大家還是要警惕高收益“陷阱”,背后可能是早有布局的“殺豬盤”。
千萬不要被高凈值的“大餅”所誤導,你看中的是“保本保收益”的高額回報率,也許別人早已盯上了你的本金!
01
近日,失聯長達13個月的“和合系”實控人林強在境外落網,備受市場關注。
據最新消息,“和合系”實控人林強在境外轉機的時候被抓,已經得到證實!
一身橙色獄服,戴著白色口罩,面對鏡頭,頻頻以手遮面,甚至以背相對,一名以“LQ”標識身份的中國逃犯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現身;
據印尼移民局局長希爾米·卡里姆(SILMY KARIM)透露,其在印尼巴厘島伍拉·賴國際機場被扣留。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豈容魑魅魍魎!
“東躲西藏”的林強,被抓只是開始,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
據了解,和合首創、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合期貨三家公司(和合資管)并稱為“和合系”,林強是“和合系”幕后的實控人。
“和合系”自創立以來,年銷售規模300多億元。其中,至少200億元為其實控人林強自己直接控制的金交所票據產品,剩下是一些三方銷售產品。
“和合系”爆雷背后,或與公司曾做了大量網紅城投結構化產品銷售業務有關。結構性發債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嚴重依賴流動性,流動性匱乏即頃刻崩塌。而林強的出逃,或也與此有關。
有消息稱,從去年9月開始,市場一度傳言林強失聯。
2024年4月,中國警方已對“和合系”公司涉嫌違法集資立案偵查,并對多名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
林強被指控通過龐氏騙局(龐氏騙局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從5萬多人手中騙取了超過140億美元(約合989億元)。
卷款千億的林強目前正在看守所瑟瑟發抖,不久后引渡回國,失聯13個月的外逃金融“大佬”將為自己的犯罪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名資本市場人士外逃并被引渡回國。
此前,海通證券原副總經理姜誠君也是在境外被緝捕歸案;前不久,全國“十大犯罪集團”之一的“DC”集團,主要犯罪嫌疑人呂某從境外到渝投案自首。
別以為“跑出去”就可以逍遙,異國他鄉“東躲西藏”的日子并不好過,意外“客死他鄉”就更得不償失了。
因為我們堅信,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02
神秘也是生產力,尤其在一個極度粉飾過去的商界精英身上,會讓人格外期待,充滿想象空間。
而林強恰恰就是這樣的人,很難查詢他真實的出身、學歷和從業經歷,他的一些公開經歷表面看起來都是那么地光鮮亮麗。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有交大EMBA碩士學位、北大DBA博士學位,林強包裝的學歷讓人一看就是“有志青年”;
曾任職于國泰人壽、國金證券、國金基金等大型金融機構,擁有十多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甚至還有“陸家嘴金融城十大杰出青年”的稱號粉飾,這樣的從業經歷誰說不是個“精英人士”。
黑澤明曾說過,人們對于自己的事從不會實話實說,說自己過去的時候,不可能不加虛飾。
說白了,美飾經歷包裝過去,差不多每個人都干過。
但林強的行為已經不能單單用修飾來形容,結合他以后的行為你會發現,原來他要做的就是“欺詐”。
和合首創于2016年1月成立,注冊資本10個億,業務包括股權投資、私募投資和票據投資等,但并非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據了解,和合首創、和合資管和合期貨三家公司并稱為“和合系”,和合資管是和合期貨的全資子公司。
和合期貨成立于1993年,注冊資本金3.9億,林強原本是和合期貨三大合伙人之一,2021年,林強全面收購了和合期貨,成為實控人。
精心包裝的過去為林強賺足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然而,在他大規模融資后,才過了僅僅3年,商業帝國就被他自己給蛀空了。
03
“和合系”與林強在資本市場一度風光無限,很多人沒有料到“反轉”來得如此之快,尤其是對那些受害的投資人而言。
“和合系”的爆雷可追溯到2023年8月,“和合期貨實控人林強跑路失聯”的消息便在金融圈傳出。
8月31日,有“和合系”相關文件顯示,因與林強無法取得聯系,公司成立臨時領導小組。據說,林強在與“和合系”高管香港聚會后,就跑路到了新加坡。
9月,因為公司賬面現金只剩約1億元,需要兌付的金額遠大于此,與此同時,和合首創投資與和合資管的員工工資開始欠發。
2023年10月31日,和合首創梳理了未兌付產品明細,尚未兌付金額高達52.56億元。
回顧2024年以來和合首創投資兌付進程,2024年1月3日,和合首創曾完成首批兌付計劃,共計兌付5.1億元,涉及客戶數6193人;今年2月底,和合首創又官宣完成了第二批次3%的兌付工作;
而4月9日,和合首創投資口徑“急轉直下”,表示公司及相關企業嚴重資不抵債,存在重大經營風險,已無力兌付,自即日起暫停兌付工作。
“杯子太多,蓋子不夠用了。”如此形容和合首創彼時的兌付情況在合適不過,畢竟不合規建立的資金池,里面的錢林強可以隨時調用,還能指望他能好心留多少?
兩次的正常兌付后,和合的資產不良窟窿可能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掩蓋。
2024年4月,上海警方依法對“和合系”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立案偵查,對王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不過,上海警方的通報未披露具體案情和涉案金額,但據印尼方面的新聞發布會透露,林強案受害者超過5萬人,涉案金額近千億元。
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后或牽涉更多,具體情況還有待相關部門引渡回林強后查證。
04
貪圖一時的暴利,最后難免本息不存。
林強被指以6%-10.1%的高額回報率為誘餌,從受害人處非法集資。
天眼查顯示,和合資管涉及司法案件19起,36.8%的涉案案由為借款合同糾紛,和合首創涉及司法案件139起,26.6%的涉案案由為合同糾紛。
據說,林強還曾卷入淳厚基金股權轉讓風波。
淳厚基金總經理刑媛曾發布聲明,透露林強試圖收購公司股權的復雜情況,進一步揭示了該案背后的復雜人際關系與金融操作。
“和合系”的爆雷早已注定,因為用謊言編織的大廈,就像是建立在沙土之上的空中樓閣,終究總是要崩塌的。
總之,“和合系”命運齒輪的多次轉動,最底層的原因都是人性,有欲望、有無奈、有自私。
除了投資者以外,每個參與者都在自己的角度上選擇了自己的最優解,最終造就了一個近千億的驚天巨雷!
只是,可憐那些重金購買和合系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們,可能要接受“血本無歸”的最壞結果。
切記,不要貪心,須知上天的每一樣禮物,都事先標好了價碼!
衷心提醒大家,市場上打著以黃金、票據等名義做的各種高息保本理財基本上都是騙局,最終難免落得一地雞毛!
2024年底,上海國拍攜?MOJO FEST在?屆MOJO FEST卡趣嘉年華上推出名?&名品拍賣會...
歲聿云暮,一元復始。過去一年里,金融機構始終聚焦主業,踐行社會擔當,服務國家戰略,發揮“金融+慈善”...
平安證券最新研報分析認為,問界筑基已成,品牌稀缺性仍突出。考慮到問界品牌在未來的成長性以及參股引望公...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