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故宮600年來第一次被激光照亮。投射中國文化背后的“中國亮度”,也讓光峰科技為更多人所熟知。這一年,光峰科技登陸科創板,成為“激光顯示第一股”。
與光同行,點亮世界——走進光峰科技的展廳,該公司的企業理念“肉眼可見”。
五年前“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恢弘時刻,被等比例“縮小”,搬到了公司展廳的一角,光彩奪目,絢爛多彩,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數字影像設計交織,讓人驚艷。
2019年,故宮600年來第一次被激光照亮。投射中國文化背后的“中國亮度”,也讓光峰科技為更多人所熟知。這一年,光峰科技登陸科創板,成為“激光顯示第一股”。
投射“中國亮度”的背后,光峰科技原創的ALPD?激光技術(先進的激光熒光粉顯示技術),打破了外圍技術封鎖,成為當前激光顯示領域的主流技術,且作為底層關鍵架構技術,目前被同行業巨頭引證670余次。將激光“馴服”,光峰科技將創新視為一種信仰,沿著光的方向深入探索,正是光峰科技為世界呈現奪目光彩之后的不變底色。
談起“點亮”之路,光峰科技董事長李屹說:“光峰科技從最初站在技術的底層,小心探索,擺在我們面前的切入口不是某一個應用場景,而是通過突破核心器件,更好地‘馴服’激光,以實現更多的應用可能,提供更多的中國方案。”
光峰科技即將落成的新大樓(效果圖)
“馴服”激光
一臺僅有手掌大小,重量接近一杯咖啡的激光投影儀,隨意翻轉幾次再放置后,投射出的畫面很快精準地自動重回墻面中央。
“這是一臺擁有自動避障功能的微型激光投影儀,擁有1100流明的光通量,而且它所采用的激光顯示技術,已經應用在全國超過30000家影院的激光放映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個展廳內,幾乎呈現了光峰科技全部的應用場景與產品。
一切創新的原點都要從公司隱秘的“基座”——ALPD?激光技術談起。
為什么會有這項技術的誕生?李屹給出了一個簡單而有力的回答:“對創新的渴望,是我的愛好與信仰。”
他告訴記者:“簡單地講,ALPD?激光技術是將藍色激光器發出的光源,通過熒光粉色輪分成紅綠藍三色,投射至DMD芯片上,再投射成像。”
激光顯示被認為是繼LCD和OLED以后的新一代顯示技術。市場上激光光源主要采用三基色激光顯示技術,用于成像的紅藍綠三基色皆由相應的激光器發出。受制于紅綠激光器成本高昂,激光光源的產業化始終難以突破。
除高昂的價格外,另一個難點是為激光找到一個合適的承載物。在ALPD?激光技術問世之前,照明及顯示行業中,稀土熒光只在LED光源內有所應用,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常規稀土熒光的強度無法支撐激光的高能量和高熱量。
“ALPD?激光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把熒光的耐受度提高了1000倍,可不是提高20%、30%或者幾個數量級。選定藍色的激光也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基色激光,這些都大幅促進了激光在顯示領域的商業化與產業化進程。”李屹說,“如果把原來的LED光源比作手帕,那么激光就像鋼針,過往承接的熒光粉色輪,可能會被激光直接‘射穿’。”
光峰科技的相關產品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亮相
深挖“護城河”
當前,光峰科技“照亮”的領域不斷擴充,工程、商教激光、影院放映、家用電器核心器件等應用領域,李屹告訴記者,光峰的應用正占據多個行業的第一。
在ALPD?激光技術問世后的八年里,光峰科技并沒有很快拿出產品。直到2013年,公司才推出第一款有影響力的終端產品——100英寸的激光電視。
看似緩慢的商業化進程,實則隱藏著獨屬光峰科技的理性思考。李屹說:“我們從未放慢腳步,一直在反復推演各種應用途徑。”
這樣的回答,有著具體的數據支持。在大規模推出產品之前的2011年和2012年,光峰科技專利申請量分別為162件和158件。
技術,是光峰科技持續深挖的“護城河”。截至目前,光峰科技在全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000多項。
過硬的技術,是光峰科技能被稱為“隱形冠軍”的底氣,這也讓公司成為專利紛爭的“常勝將軍”。
2020年,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就臺達公司起訴光峰科技“光學系統”“藍光合成方法及系統”侵害發明專利權兩個民事案件,做出一審判決:光峰科技不侵權抗辯成立。這也是科創板專利的第一案。
“自始至終,我都不會放棄進行知識產權維權,這并不是去‘卷’同行,只是想讓行業避免陷入無序的競爭。”李屹認為,如果一家企業依靠“挖人”,依靠抄襲技術,來獲取市場份額,那是對整個行業的破壞。
“無序競爭帶來的價格戰,會壓縮所有人的利潤,那么我們都不可能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李屹說,這是光峰科技堅定維護自身在知識產權方面執著的原因所在。
數據顯示,光峰科技研發投入持續擴大,2023年達到2.8億元。
“全部是良性投入,不是政府補貼。光峰科技在市場上賺得越多,投入得就越多,知識產權越強,利潤又能得到提高,投入就會再次增加。我認為,這個閉環,也是新質生產力在光峰科技的一個體現。”李屹說。
“千金市馬骨”
“創新是一種信仰。”在采訪中,李屹反復說這句話。
沿著光的方向,光峰科技不斷在創新中突破,在突破中不斷開辟出新的賽道。
在2023年美國CES展上,寶馬集團全球首發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車上搭載的四車窗融合顯示技術,正是由光峰科技提供的核心器件。“連概念車都使用了我們的技術,至少在這個領域,我們做的東西是外國企業所不具備的。原先他們對中國企業的偏見也就不存在了。”李屹說。
李屹認為,如果說,技術創新是耦合新質生產力的一個角度,那么,突破封鎖、打破隔離,應該是新質生產力的另一層底色。
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并在全球市場快速崛起。光峰科技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創造性地將核心技術融入汽車產業,為行業開辟出車載光學的新應用、新市場。
以問界M9為例,該車型搭載了業界首個車規級投影巨幕。“公司開發的業界首個同時也是全球首個車規級投影巨幕已成功量產落地,獲得了市場和用戶的高度認可。”李屹介紹,光峰科技正在和頭部車企一起,為消費者創造前所未有的駕乘體驗,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自身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這是光峰科技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嘗試。
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光峰科技發布了全球首款all-in-one全能激光大燈
與此同時,光峰科技也在嘗試建立自己的生態,踐行“核心技術+核心器件+應用場景”的發展戰略,在底層核心技術的創新之上,自主研發生產出核心器件,再將其與市場需求對接,創造性地將技術優勢應用到各個細分場景之中。
“對于與公司核心器件緊密相關的產業鏈上游企業,我們都會從產業投資者的角度保持著關注。”李屹表示,雖然公司現在的營收不大,潛在投資的企業可能更小,或許要等到10年乃至20年之后才能看到效果,但相信這是正確的事情。企業如果想擺脫“卡脖子”的遭遇,就需要“千金市馬骨”的決心。
“幾個月以后,我們會搬遷到新的生產基地,這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開始,把包括研發、供應鏈、平臺能力在內的‘地基’夯實。”李屹正在做再次出發的準備。
(轉載自上海證券報)
于2025年4月28日至5月2日期間招股,百惠金控團隊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