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信翰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減肥,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如今在資本市場上同樣炙手可熱。GLP-1類藥物,作為減肥領域的新興明星,不僅贏得了市場的高度關注,也激發了積極的市場預期。泰德醫藥,憑借其在這一前沿領域的深耕,似乎站在了市場的風口上,準備乘著這股熱潮,在港股市場掀起波瀾。泰德醫藥赴港IPO的消息,為減肥藥市場增添了新的熱度,同時也將其置于聚光燈下,接受市場對其商業策略和成長潛力的細致審視。減肥藥,作為減肥生意中最為活躍的一環,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熱潮。GLP-1類藥物的問世,因其在減肥和糖尿病治療方面的潛力,迅速贏得了市場的青睞。該藥物通過模擬腸道分泌的多肽類激素,有效降低食欲并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幫助患者實現健康減重。臨床研究顯示,這些藥物能夠顯著減少食物攝入量,并在長期內維持體重減輕。GLP-1類藥物的成功,如諾和諾德公司的司美格魯肽,在2017年獲得FDA批準用于降糖治療,并于2021年將其適應癥進一步擴展至成年人體重管理,即減肥領域。這一批準,標志著GLP-1類藥物在減肥領域的正式應用。名人效應的加持,如埃隆·馬斯克的公開推薦,更是讓這類減肥針劑迅速走紅,成為減肥領域的熱門選擇。減肥藥生意的熱潮,不僅在消費市場上掀起了波瀾,也在資本市場上引發了一場追逐。泰德醫藥,作為這場追逐中的一員,從一家被上市藥企以低價拋售的子公司,到迅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三大專注于多肽的CRDMO,其發展歷程充滿了轉折和戲劇性。泰德醫藥的前身中肽生化,曾是國內多肽CRDMO領域的先行者。2015年被信邦制藥以高達20億元的價格收購。然而,由于業績不佳,一度被其母公司以7.5億元低價“甩賣”。這一舉動,在當時看似是對中肽生化的放棄,卻為泰德醫藥的控股股東徐琪、李湘莉女士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撿漏”機會。短短幾年時間,泰德醫藥不僅整合了中肽生化的資源和技術,更在GLP-1類藥物的研發和生產上取得了顯著成就,迅速成為全球第三大專注于多肽的CRDMO,年營收達到3.4億。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實現了從“甩賣”到“撿漏”再到行業領先的華麗轉身。如今,隨著其赴港IPO的消息,泰德醫藥正準備在資本市場上掀起新的波瀾,同時也將接受市場對其商業策略和成長潛力的細致審視。然而,當這門生意遇上資本市場,其非理性繁榮的現象,便逐漸顯露無疑。揭開其財務報表面紗,我們看到的是一個2023年利潤探底的尷尬局面。4890.5萬元的年內利潤,不僅創下了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記錄,更在行業整體向上的大潮中,顯得格外突兀。這一利潤的顯著下降,是對泰德醫藥盈利模式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市場信心的一次重大打擊。在行業整體增長的背景下,泰德醫藥的這一表現尤為令人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從毛利率和凈利率的連續三年下降中可見一斑。2023年,公司的凈利率降至14.5%,這一數字的下降,不僅揭示了成本控制的不足,更反映出收入增長的乏力。在同行業公司中,泰德醫藥的盈利指標已跌至末游水平,這一現象,無疑加劇了市場對其業績的擔憂。更令人關注的是,泰德醫藥的業績與行業的快速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多肽CRDMO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泰德醫藥卻出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降,這種背離行業趨勢的表現,無疑對公司的市場地位和未來發展構成了挑戰。然而,泰德醫藥的估值問題,更是資本市場上的一個謎團。2021年,公司的估值一度達到28.13億元,然而,面對2023年利潤的大幅下滑,這一估值顯得與公司的實際業績嚴重不匹配。市場的質疑聲四起,泰德醫藥的估值是否過高,成為了一個亟待解答的問題。歷史交易的波動,為泰德醫藥的估值問題增添了復雜性。中肽生化的收購與回購,以及隨后估值的飆升,這一系列的交易行為,無疑加大了市場對泰德醫藥估值合理性的質疑。從20億元的收購價到7.5億元的回購價,再到28.13億元的估值,這一過程中的估值波動,不僅令人困惑,更引起了投資者的警覺。在利潤創新低和估值成謎的雙重壓力下,公司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改善財務狀況,提升盈利能力,并重建市場信心。同時,公司還需要向市場提供更加透明和合理的估值依據,以消除市場的疑慮,確保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泰德醫藥的IPO不僅是對其自身業務的一次大考,也是對整個減肥藥市場的一次檢驗。在這場資本市場的盛宴中,泰德醫藥能否成為市場的試金石,值得我們拭目以待。這不僅是泰德醫藥面臨的挑戰,也是整個行業需要反思的問題。減肥藥市場,一個充滿爭議與期望的領域,正經歷著一場非理性的繁榮。這股熱潮背后,不僅折射出社會對瘦身的渴望,也反映了消費者心理、社會審美以及市場需求的復雜互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渴望快速見效的解決方案,減肥藥以其承諾的便捷性,滿足了這種心理需求。加之媒體和廣告的推波助瀾,“瘦身即是美”的理念深入人心,進一步放大了對減肥藥的追求。瘦身被廣泛視為健康、成功乃至自律的標志,這種審美觀念的普及化,促使人們不惜采取極端措施來達到理想的體型,減肥藥因此成為了許多追求者的選擇。市場需求的增長,為減肥藥的研發和銷售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愿意為減肥投入更多的金錢和精力。這一需求的激增,不僅促進了減肥藥的研發,也導致了市場上減肥產品的多樣化。例如,一些減肥藥品在未經過充分臨床試驗的情況下便被推向市場,引發了關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廣泛擔憂。曾有報道指出,某些減肥藥因含有未公開或被禁止的成分,導致了消費者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死亡案例。這些事件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對整個行業的信譽造成了沖擊。此外,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未經驗證的減肥產品,這些產品往往通過夸大其詞的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一些所謂的“快速減肥”產品,實際上可能含有對身體有害的成分,長期使用可能對心臟、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社會對于減肥藥的盲目追捧,掩蓋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追求速效的浪潮中,人們可能忽視了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的價值,轉而過度依賴藥物減肥。這種偏頗的觀念,對于建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極為不利。在這一背景下,減肥藥市場的繁榮,不應僅僅被視為一種商業成功。它反映了醫藥科技的進步,但更深層次地,它揭示了醫藥倫理與商業利益的復雜交織。我們需要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不忘健康的本質,倡導科學、健康的減肥方式。讓減肥藥真正成為幫助人們實現健康目標的輔助工具,而非盲目追求速效的替代品。而這需要行業自律、監管到位,以及消費者教育的共同努力。隨著IPO的腳步愈發臨近,泰德醫藥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它不僅需要面對自身財務狀況的嚴峻考驗,更要深入應對減肥藥市場非理性繁榮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泰德醫藥的IPO之路,不僅是對公司自身的一次大考,更是對整個減肥藥市場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一次檢驗。貓財經《低價“抄底”核心資產,躍升全球第三大CRDMO,泰德醫藥赴港IPO》智藥投《減肥藥又一個IPO! 曾被上市公司打折賤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