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年一倍,兩年兩倍,難道這就是“股神”巴菲特所說的十年十倍潛力股?
大牛股突遭實控人清倉減持
今天(5月8日)早上一開盤,大牛股羚銳制藥突然高位閃崩大跌,臨近午間休市時一度跌超8%。要知道,這只中藥慢牛股也是眾多基金抱團的對象,前十大持股基金持倉市值超10億。
(羚銳制藥股價走勢截圖)
這樣的突然高位大跌,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相關重倉該股的基金的當日回報,以及基金的凈值表現。然而,沒辦法,這是因為這個大牛股實控人要出手減持了,還是清倉減持,自然嚇壞了二級市場!
昨日晚間,羚銳制藥發布公告,控股股東河南羚銳集團的一致行動人信陽新銳投資擬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清倉減持所持公司1086.75萬股。
(羚銳制藥公告截圖)
若以今天羚銳制藥最新收盤價25.09元/股的價格計算,新銳投資這筆涉及1086.75萬股的減持將套現超2.72億。
毛利率堪比白酒,瘋狂砸錢營銷
羚銳制藥是河南信陽一家響當當的中藥企業,在這個全國著名的“將軍縣”(信陽歷史長出了很多將軍),老一輩依靠二十多年前的一筆25.8萬元的扶貧貸款起家,將中藥貼膏劑產品做大全國最大,以致如今的百億市值。
創業難,守業更難。艱苦創業發家致富的故事總是異常吸引人,對于羚銳制藥來說,比起其創業故事更吸引人的可能就是它堪比白酒的利潤率了。
以2023年羚銳制藥的財務數據為例,營收33.11億、毛利潤24.27億,毛利率高達73.3%。不用遲疑,這個毛利率完全吊打A股一眾上市公司,而且還得直接對標A股最賺錢的白酒行業,2023年白酒老二五糧液的毛利率也才75.79%。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看起來,羚銳制藥在2019年的時候毛利率更高,達到77.29%。這幾年已經有所下降了。
這么高的毛利率想必一定很賺錢吧?
事實并非如此。
大家想一想,很多制藥賣藥的企業,成本支出最高的在哪個環節?不是原材料成本、生產成本,不是研發成本,成本最高的是銷售環節的成本,就是去年醫藥行業反腐最嚴重的藥企銷售中的學術推廣環節。在國內醫療醫藥領域,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制藥還是器械,基本支出最多的就是學術推廣費。
羚銳制藥也不例外。雖然毛利率高達73%,但是其2023年凈利率僅為17.16%,中間期間費用占比超50%,而銷售費用占比則超45%,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支出就高達15.04億,是營業成本8.84億的1.7倍。
有時候想一想,這些醫藥公司到底是賣藥的還是賣銷售服務的?
具體而言,在羚銳制藥2023年15.04億的銷售費用中,包括2.53億的廣告宣傳費、1.13億的推廣會務費、8.57億產品銷售費用,這個產品銷售費用公司并沒有在財報中做更具體的解釋,但對比同行廣譽遠這個“產品銷售費用”可能就是醫藥行業大名鼎鼎的“學術推廣費”。
(羚銳制藥2023年財報截圖)
在這樣的銷售模式之下,隨著羚銳制藥銷售費用的不斷增長,公司的凈利潤自然也就不斷增長。過去10多年,從2012年至2023年,羚銳制藥銷售費用從1.72億增長到15.04億,凈利潤從4175.73萬增長到5.68億,基本同步。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然而,比起巨額的銷售費用支出,羚銳制藥的研發投入可謂少的可憐,2023年研發投入只有1.1億,研發比例只有3.32%。
不過,對于國內醫藥公司來說,低研發高銷售基本是常態,好像也沒什么好說的。相比較而言,同行廣譽遠2023年研發比例只有2.44%。
所以,比較而言,羚銳制藥也確實算得上是績優股了,畢竟營收穩步增長、利潤穩步增長、分紅也比較穩定,這自然是其股價不斷上漲新高的基礎。
三年前突然加杠桿,只為如今高位套現?
然而,再仔細一點就會看出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的。
羚銳制藥的股價在2021年9月-2022年4月期間經歷了一波幾乎腰斬的行情,自腰斬之后以來公司股價漲幅超200%,特別是今年2月初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之后,近期股價明顯加速上漲。
但是,沒有任何意外,與所有的A股大牛股劇情一樣,羚銳制藥在股價腰斬然后大漲2倍之后,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要清倉減持了!
實際上,除了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新銳投資之外,去年11月實控人的另一個一致行動人新縣鑫源貿易也實施了清倉減持,在2023年5月5日-2023年11月21日期間清倉其所持的全部753.83萬股,一把套現超1.2億。
(羚銳制藥公告截圖)
當然,羚銳制藥的高管也沒閑著。今年3月12日羚銳制藥公告,董事吳希振和監事李進擬分別減持13.85萬股和4.76萬股,合計擬減持18.61萬股。
為什么會這樣?一家業績穩健、優良的中藥公司,為何突然實控人、高管都在股價不斷上漲新高的過程中減持或清倉?
從各方面信息來看,這可能又是一場“刻意策劃”的股市勝利大逃亡!
因為,羚銳制藥的資產負債表顯示,2021年公司突然開始加杠桿,資產負債率突然大幅上升,從2020年的32.84%提高到2023年的41.35%,這種行為與同期醫藥行業整體降負債、降杠桿的行為相背,恒瑞醫藥就是持續降負債的典型。
并且,羚銳制藥逆行業加杠桿還加在了一個很隱蔽很奇特的地方,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項下,這個項目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會計科目,2021年突然將其增加到超9億,沒想到羚銳制藥2023年更是把超12億的負債放在這個項目下。
繼續追溯資產負債表發現,2023年的12.78億的其他應付款中有超9億的“計提產品銷售費用”,同樣,公司沒有就這筆近10億的負債作更詳細的解釋。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羚銳制藥2023年財報截圖)
或許,羚銳制藥逆行業加杠桿做大利潤就是公司股價近兩年逆市大漲的一大原因。而當公司股價在漂亮的業績推動創出歷史新高的時候,實控人卻頻頻通過一致行動人進行清倉減持,這種行為背后實在有些不太尋常。
為更好傳承發揚云嶺張氏婦科流派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深入學習研討“孕子一條龍”療法,為婦科同道提供良好...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