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三年以來,長春高新跟之前走勢相比,簡直是翻天覆地、滄海桑田般的變化:過去三年,其股價從500多元跌到100元出頭,跌幅高達80%!
股市一旦傳出誰暴富的消息,就一定要小心之這可能是巨大的陷阱。
暴跌80%,神話破滅
前幾年,A股流傳著這樣一個暴富的故事。
大連的一個大媽,2008年買了5萬元的長春高新,她由于忘了賬戶密碼,2021年4月去國信證券大連金馬路營業部重置密碼,結果赫然發現自己5萬多元買的長春高新直接變成了500多萬。
大媽炒股爆賺100倍,隨著這個故事的廣為流傳,長春高新也成為眾多股民心中的神。
股市是造神的地方,也是神話破滅的地方。
“大媽買長春高新賺100倍”的故事發生在2021年4月,巧的是,長春高新股價的歷史最高點出現在2021年5月。
筆者在看到這故事的時候,第一直覺是:這種消息放出來,說明長春高新要套人了。
后面的走勢說明這種預感是對的,現在是2024年4月份,距離“買長春高新賺100倍”的故事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年。
這三年以來,長春高新跟之前走勢相比,簡直是翻天覆地、滄海桑田般的變化:過去三年,其股價從500多元跌到100元出頭,跌幅高達80%!
長春高新,以前是財富制造機,現在淪為了財富毀滅機。
在大媽買長春高新發財的事情火了之后,有很多人寫文章高呼“忘掉密碼才是股市投資真諦”,如今看來也成了笑話。三年前買了長春高新然后忘記密碼試試,這輩子都難以翻身。
業績增速放緩,基金全面出逃
從超級大牛股變成大熊股,長春高新的基本面必然發生重要變化。
眾所周知,長春高新的主打產品來自子公司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金賽藥業營收占到了公司的70%以上。
金賽藥業早在1998年就上市了中國第一支注射用人生長激素,后來又推出亞洲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長春高新作為母公司靠著金賽藥業成為大牛股。
但2022年之后,多個省份對生長激素開展集采,再加上競爭對手越來越多,長春高新面臨雙重夾擊,投資邏輯出現松動。
反映到業績上,最近幾天長春高新公布了2024年一季報:營業收入31.77億元,同比增長14.39%;凈利潤約8.59億元,同比增長0.2%;扣非后凈利潤約為8.47億元,同比減少0.86%。
凈利潤基本停止增長,但長春高新的相關費用上卻還在攀升。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9.28億元,同比增長10.31%;管理費用為2.36億元,同比增長26.45%。
花更多的錢,但帶不來更多的利潤,這種光賺吆喝不賺錢的財報一出來,長春高新股價就遭受重擊,在4月22日低開后快速放量跳水,收盤大跌超過6%。
在前段時間的3月20日,長春高新公布了2023年財報。當期公司營業收入145.66億元,同比增長15.35%;凈利潤45.32億元,同比增長9.47%。
雖然都是增長的,但這是過去五年營收和凈利潤增速最低的一年。
長春高新過去股價上百倍的暴漲,來自于業績持續超預期,一年比一年強,所以它才被美譽為“激素茅”。
如今高增速一去不復返,長春高新這種全憑業績說話的白馬股,股價自然受沖擊。
公布年報業績當天,長春高新放量下跌近3%,之后又是連續6個交易日下跌。
從3月底到一季報公布之前,長春高新股價圍繞著115元的中樞價位小幅震蕩,直到前幾天一季報公布后,股價再次大跌,跌破了115元的箱體整理,在技術圖形上破位。
破位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2024年以來,長春高新股價已經下跌超過22%。在之前的2021年-2023年,其股價分別下跌40%、39%、12%。
長春高新之前由于業績連年高增長,是無數基金追捧的重倉股。如此漫長且幅度巨大的下跌,說明必然有基金在大面積“跑路”。
2023年年底,持有長春高新的基金為651只,持股數量為7894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19.51%。
到了2024年一季度末,持有長春高新的基金就驟降到96只,持股數量為4062萬股,比三個月之前大幅減少了3831萬股,幾乎減少了一半!
上面的“基金持倉家數”這一數據由于在更新中,所以可能不準確,但持股數量的變化是準確的。
這位女基金經理,實在太能虧
那么,是哪些基金買了很多長春高新呢?從持倉明細上看,主要有易方達、招商下面的幾個基金。
易方達最著名的基金經理是張坤,他擅長“喝酒”,看來易方達其他基金還擅長“吃藥”。
擅長“喝酒吃藥”的易方達,2021年之前在消費股牛市里賺了錢,打造出了以張坤為首的明星基金經理,但這幾年消費股的疲弱徹底讓張坤跌落神壇,易方達基金這個昔日基金界的金字招牌也隨著張坤的巨虧而名聲大跌。
不過,易方達依然是基金界里的泰山北斗,公司在2023年營收超過125億元,是唯一營收超過100億元的基金公司。
易方達旗下,買長春高新最多是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基金經理是余海燕,該基金在今年一季度賣出長春高新19.19萬股。
從數據看,這個基金業績是非常差的,過去一年跌了24%以上,過去三年下跌超過53%,純純的腰斬。目前該基金的單位凈值更是跌到了0.35,真是令基民心碎。
這個基金規模還不小,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高達173億元、
事實上,從一則2020年至2022的數據來看,在易方達掌管幾十只基金的余海燕,虧損了289億。
從持倉風格來看,余海燕也非常極端。一般來說某只公募基金持有單一個股超過10%就算很高了,但余海燕管理的這只基金持有恒瑞醫藥超過17%,持有邁瑞醫療超過14%,加起來超過30%!
兩家一旦有什么利空,對其凈值就是嚴重沖擊。
余海燕的這種持倉結構簡直就是“賭徒”。既然是賭,那必然十賭九輸,只不過輸的是基民的錢。
據媒體報道,我國在太空成功驗證了首款國產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有望牽引我國航天電...
近日,海正藥業旗下海正動保的3款寵物驅蟲藥順利通關“老爸抽檢”,在原輔材料、生產車間、倉儲管理、產品...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