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半年,張勇再次被鎂光燈聚焦。
作者 | 霍云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半年,張勇再次被鎂光燈聚焦。
“中國市場并購先行者”、PE晨壹投資近日對外公布了一則最新人事任命消息——原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將加盟晨壹基金,與創始人劉曉丹一起共同擔任管理合伙人。這意味著,擅長企業經營管理的張勇沒有“退休”,他正迎接自己PE投資人的新身份。
一
服務過兩任首富的最牛打工仔加盟PE了。
話說,離開阿里巴巴的張勇,未來要做投資人這件事,并不新鮮。
早在去年9月,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交接時,新任掌舵者蔡崇信就像外界釋放了信號,“集團愿意掏出10億美元支持張勇,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蔡崇信還表示,“逍遙子(張勇)將換一種方式,繼續在阿里巴巴和我們一起奮斗,迎接未來的發展。”
這個信號一出,被大量媒體、自媒體、業內人士解讀。基本確定了兩件事:一,張勇會像“下屬”俞永福一樣轉型VC,管理集團旗下資本、戰投、CVC;二,投資方向聚焦科創。
事實證明,最牛打工仔就是最牛打工仔,誰都沒有猜到張勇的想法。
整個VC/PE投資并購大鏈條里,VC投資相比PE并購門檻相對要低一些。張勇又不像蔡崇信、俞永福,這兩個阿里巴巴里邊最會做投資的人,任何人第一反映也會覺得他適合VC。
張勇的高深莫測就在于此。他遠離了一條涉足投資相對容易的捷徑,舍近求遠參與到了一個資金體量更大、專業性更強的并購之路。這里究竟出于何種考慮,張勇沒有披露。
但他顯然想走上一條不同的路,也可能是阿里巴巴一條遺憾的路。
說到這里,估計有人會疑惑阿里巴巴遺憾什么?
國內產業資本版圖中,阿里巴巴在投資上面的龐大布局無出其右。直投層面,擁有阿里資本、阿里戰投、云鋒基金等一批成熟的VC/PE、產業資本;出資層面,阿里巴巴亦是國內大廠頭部LP,投資了一批雙幣基金,市面上“頂流”財務VC/PE背后或多或少有它們的影子。
一位創投圈老媒體人曾給出這樣的評價,“騰訊阿里,坐擁股權投資半壁江山。”
不過,投資強大的阿里巴巴也有痛,投資、并購業務不盡如人意。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阿里巴巴最可惜的是錯過了物流早期機遇,導致后面再出菜鳥“慢上半拍”。要說國內電商干物流,誰都知道,現在京東是老大,可阿里巴巴卻是國內較早意識到物流重要性的大廠。
那會還沒云游四海的馬云,格外看重物流,于是總投資約7000萬元持股星晨急便,建立“自建物流+自營B2C”體系,可惜,星晨急便進行并購交易時出了幺蛾子,物流體系元氣大傷,給了競品快速生長空間。就這一步失利,拼命追趕物流的阿里巴巴,仍在拼命的路上。
所以,張勇這一步有沒有可能是在“取經”?把并購玩明白了,再幫老東家一把?
二
“取經”的概率不是沒有。
而張勇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自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以來,這個“外人”被董事會賦予了極高的管理權限,張勇則在阿里巴巴數次調整中,貢獻巨大。影響最深的是,他帶領阿里巴巴原B2C業務淘寶取得了令外界矚目的戰績,締造“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震撼全球。
都說“順境很難看出一個人的能力與修為。”在馬云蒙塵、蔡崇信遠走海外的逆境之際,張勇一人撐起“半邊天”,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這也為其贏得了最牛打工仔的榮寵。
根據《2023年·胡潤百富榜》信息顯示,張勇以64億元財富排在第987名。工作十多年,賺了幾十億,在打工界猶如神話般存在。情深似海的恩情,勢必還要延續下去。
張勇選擇了并購。但他加盟晨壹投資這件事,透著“不走尋常路的邏輯。”
大中華地區不缺搞并購的PE“頂流”。比如有拿下美贊臣的春華資本、“并購王者”鼎暉投資、“全球投資風向標”KKR、“華爾街并購傳奇”TPG、“馬云密友”太盟投資集團、“麥當勞中國持有者”中信資本。上述任何一家PE可以說都是吊打晨壹投資的存在,張勇想做并購,常規應該去名氣、資金盤子大的PE,各家機構肯定會鼓掌歡迎,實現強強聯合。
他,沒這么選,而是選擇了“常年絕緣各類三方TOP榜單”的晨壹投資。“張勇為何選擇晨壹投資?劉曉丹是誰?”該問題被媒體、自媒體寫瘋了,“只要靠上張勇下半場/轉型投資選題的作者,均會解讀誰是劉曉丹?”其實,劉曉丹的名字在VC/PE,既陌生又神秘。
在張勇未帶來加盟晨壹投資提升熱度前,圈內對劉曉丹同樣一知半解,“并購女王”標簽更是不知道哪里蹦出來的,因為業內長久以來公認的“女王”僅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一人。
徐新能獲得如此高贊譽,在于近30年里,締造出諸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投資案例。
遠一點的,徐新投了網易、京東、攜程、真功夫,并拿出4000萬美元支援困境階段的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近一點的,徐新投了美團、三只松鼠、蔚來汽車、Manner咖啡。如此能打能抗、千倍百倍回報并經得起時間驗證的戰績,賦予了徐新令人難忘的獨特標簽。
劉曉丹呢?
三
“很神秘”。
所謂“神秘”是指,“可能聽過這個人,了解的十分模糊。”圈內從業者很少有人會提起劉曉丹,甚至PE晨壹投資做并購、投資具體做得怎么樣,能講明白的人也不多。
而劉曉丹實際意義能夠得上一流水準引發業內關注的出手只有4次。包括8.3億元投資華蘭疫苗,1億元投資比亞迪半導體,投資如果新能源C輪融資,與藥明康德合作并購基金。
可這個出手資金體量在VC/PE圈也就屬于“小巫”。至于她創立的晨壹投資,在VC/PE行業的名氣真不能算大,稱得上“為數不多,不跟媒體、自媒體、平臺打交道的機構。”
頭部VC/PE、腰部VC/PE格外看中的TOP榜單,很難找不到晨壹投資的身影。可劉曉丹卻在公開亮相的投資案例中,拿到了眾多VC/PE擠破頭進不去的項目,做夢都找不來的合作伙伴。就像比亞迪半導體這類頂級案子,毫不夸張的說,“普通牛人”一點機會沒有。
更神秘的是,“江湖少見劉曉丹”可她與“威懾江湖的VC第一人沈南鵬、PE第一人張磊”關系不一般。劉曉丹出手的案子,能看到VC/PE“頂流”紅杉中國、高瓴身影。而在晨壹投資成立早期,沈南鵬以董事角色帶著紅杉中國加入到股東序列,全力支持劉曉丹。
可見其人脈之強大,“雖半隱江湖,但各路豪杰均要賣個面子。”
劉曉丹憑什么?最主要的原因必然是,她獨有的“人格魅力”。美國電影《華爾街之狼》將投行描述成了紙醉金迷的大染缸,電影情節源于現實高于現實,但也把投行對人性的洞察描繪的淋漓盡致,劉曉丹洞察人性的水平強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她一定是懂資本的內行。
第二個原因,晨壹投資的打法。并購投資最繁瑣的部分,不是并購本身。國內外大型做并購的PE、產業資本,難點在決策。一位曾在產業CVC工作的員工說,“投資難度最大的不是找不到好項目,是無法決策,層層束縛。”當前,國內外大型并購基金就難逃決策枷鎖。
這里并不是說,大型資本有決策枷鎖,就有問題。常規VC/PE,盤子越大約束越多,資金越復雜約束越多,股東結構越多樣約束越多。這一層面,晨壹投資是反向操作:它們自稱“中國市場并購先行者”不走尋常路,干著并購的事,沒大型資金盤,決策化繁從簡。
如果搞明白這些,就不難理解張勇的選擇,“他就沒想過走尋常路。”
四
很多人可能會忽視,并購本就是阿里巴巴擴展邊界的路徑之一。
這些年,阿里巴巴通過“買買買”鞏固壁壘,競爭環境卻變得復雜多變,發現機遇也錯過不少機遇。這里面有沒有大型資本的決策枷鎖?張勇心里肯定比誰都明白,否則他完全沒有必要跳脫資金盤子大、資源多、一呼百應的阿里巴巴,他可以像俞永福那樣負責自有基金。
可他選擇了不走尋常路,找到了VC/PE行業不走尋常路的劉曉丹。
對于晨壹投資來說,張勇的加入基本彌補了小型并購基金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尤其當下募資難的市場大環境下,多了個不用擔心錢從何來的“金字招牌”解決了資金壓力。反觀張勇,與劉曉丹共同擔任管理合伙人,掌握同等的決策權,并購投資的理論實踐得到充分結合。
關鍵,這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組合,還投脾氣,半隱江湖,永遠不做市場里招搖過市的人。記得,張勇加入阿里巴巴時,每個人要選個花名,馬云風清揚,他選了逍遙子。
逍遙子這個名字來自金庸成名著作《天龍八部》。他是“修仙門派”逍遙派的開山祖師,擅長琴棋書畫,門派總部遠離中原武林,鮮為人知。逍遙派武功更有修仙功效,其中,北冥神功吸人內力無副作用,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可以返老還童,凌波微步來無影去無蹤。
逍遙子本人也是半隱狀態,平時探究人類奧秘,偶爾放個大招。“正所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他的足跡踏遍河山,他倏然而出,倏然又隱,宛如夜空中劃過的一顆流星。”
正是有了逍遙子,《天龍八部》成了金庸為數不多帶有“仙俠”色彩的經典著作。現實世界,張勇追求的便是逍遙子般半隱人生。執掌阿里巴巴的光輝歲月,他想逍遙,難逍遙。
昔日搭檔風清揚乘風遠去,唯一沒有花名的蔡崇信榮歸故里。好在,張勇選擇了新的開始,先不論這是不是阿里巴巴并購戰略下的一盤大棋,想為而敢為的逍遙子,終于逍遙了。
此次“和美全球行”美洲站活動,五糧液以樂傳情,走進“古典音樂興盛之城”華盛頓,舉辦了“和美樂章”五糧...
近日,光大信用卡正式啟動了“雙十一去嗨節”系列活動,通過多重優惠活動,旨在幫助消費者實現更大的節省,...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