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說有一個節日,能在一夜之間牽動全國上下的神經,創造破億次的閱讀量,并改變無數人的生活,那一定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如果說有一個節日,能在一夜之間牽動全國上下的神經,創造破億次的閱讀量,并改變無數人的生活,那一定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這是一年一度的企業“大考”。媒體、博主、素人紛紛下場,掀起打假狂歡,有人被打得措手不及,有人已趕制好道歉聲明。
這是屬于消費者的“勝利”。在真相之燈的探照下,隱蔽在社會角落的假與惡、騙局和黑幕都無處遁形。
隔空盜刷!3·15曝光ETC卡禁用短信騙局(圖源:央視財經)
3·15的存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以突進的調查能力,回應著大眾對公道、良知、秩序的追問;也以強大的號召力,推動行業發展和消費環境走向規范化。
但與理想不相匹配的,是亂象層出不窮又屢禁不止。回頭再看,食品、電商、醫藥、汽車等行業仍是重災區,不少企業反復上榜,知法也還是犯法。
據苗建信息輿情大數據統計,2011年至2022年間,3·15晚會曝光或波及共473家企業,只有135家做出回應,僅占比28.54%。
由此可見,“打假”不是唯一也非最終的出路。在此之余,如何走出一條更具建設性、開闊性的道路,成了各行各業以及3·15節日本身,亟需思考的新命題。
潮起潮落間,有人倒下去,也有人站出來。
01
失衡的天平
一個不可能忽視的現實是,3·15的風向已經偏移了。
1991年,中央電視臺開創性地推出“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為3·15在中國的扎根開辟了土壤,也從此拉開了“3·15晚會”的序幕。
最初被打爆的十部現場熱線電話,將一個個鮮為人知的騙局、陷阱和黑幕搬到公眾面前,也將消費維權意識和相關知識,輸往千家萬戶。
1991年第一屆“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
30多年來,3·15成為無數國人維權意識的啟蒙地,也是時代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見證了中國行業、消費環境、法律法規的新與變。
從瘦肉精、土坑酸菜到泰國“香”米,從傳銷活動、外賣黑作坊到虛假醫療廣告,從雙標的手機售后服務、沒有氣墊的氣墊鞋到被賤賣的個人信息,消費者踩過的坑,事無大小,都被載入史冊,釘在恥辱柱上。
不休不止的亂象,不斷刷新每個普通人所能理解的道德的下限,以及對人心的認知。激涌的輿情聲量,倒逼著各行各業革新變舊。
2020年,3·15打假相關內容占據社交媒體熱搜
時下,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繁榮生長,全民參與式的網絡狂歡成為風潮,3·15凝聚前所未有的關注度與討論度,本該走得更遠。
但萬眾熟知的維權日、打假日,卻驟然轉向,成了道歉日。
這頭是觸目驚心的人間奇觀,沉重而難言的心情,天平的另一端,卻是與之毫不相稱的,一紙輕飄飄的道歉聲明。
熱心網友甚至已總結出企業公關的“標準模板”:高度重視,立即調查處理,決不姑息,加強管理,深化落實,切實保證,努力營造,感謝監督……
網上流傳的一份3·15標準危機公關稿范文
有時候,作為一天的重頭戲,3·15晚會還未登場,企業的道歉就先開始,用相似的配方、套路和節奏,拼湊出一個“公關界的春晚”。
久而久之,3·15也有了自己的“套路”:媒體曝光,企業道歉,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如此順理成章,以至于大家漸漸都忘了,這一切行動的前提,其實是消費者權益已被嚴重侵害,且傷害不可挽回。
但明明我們最該看到的光景,以及深入探討的問題,是消費者權益如何被“保護”。
02
行動的旗幟
無論打假、維權、監督還是處罰,本質上都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終點所在,應該是各行各業共同創造并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和消費環境。
真正的保護也不該只存在于傷害發生之后,而是應當再向前一步,規避一切可能發生的傷害。若所有企業都能堅守本心,筑起誠信經營、安全生產、信息透明的防線,消費者本不必被迫成為受害者。
要實現這種意識的轉變,不能只靠民眾監督、政府監管,還需要更多行業引領者站出來,做正向的倡導和行動。
近年3·15晚會現場
好的變化正在發生。
2016年,3·15晚會曝光黑作坊之后,百度、美團、餓了么三大訂餐平臺紛紛下架無照無證商戶,并逐步推廣包裝封簽、外賣食品安全保險等項目,保障食品安全和送餐衛生。
2022年前后,面對3·15重點打擊的虛假賣慘、劇情炒作等直播問題,抖音、快手等平臺都曾迅速展開行動,通過定期披露對違規主播、商家的處罰情況,并不斷修訂相應的政策和規定,推動行業朝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
在問題發生之后,能做出迅捷的反應和行動,給予消費者應得的尊重,這固然重要。
但能跑在問題之前的企業方可走得更遠。
例如巨子生物,在重組膠原行業熱度持續走高的當下,選擇勇立潮頭,與新華網、人民健康聯合發布“巨子3·15透明承諾”,為行業注入健康、有序、向上發展的新動能。
巨子生物承諾自今年3·15之后起,從巨子可復美開始,旗下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將陸續貼上透明承諾書,承諾包括:同源透明、分型透明、源頭透明、含量透明;同時呼吁所有使用重組膠原蛋白的國內外品牌加入透明承諾。
圖源:巨子生物×新華網×人民健康
作為全球重組膠原蛋白領導者,巨子生物還宣布,未來一年將繼續堅持不直接對外出售重組膠原蛋白原料,把好產業源頭關口,以切實的行動保護消費者利益。
再看白象,當一眾方便面品牌因為土坑酸菜事件成為眾矢之的、排隊道歉時,只有它簡單有力地拋出:“沒合作,放心吃,25年堅守,始終如一。”
身為國產方便面四巨頭之一,白象一邊在線下打造沉浸式體驗泡面工廠,一邊在線上直播流水線生產,讓廣大消費者看到了透明化的食品生產過程,也看到了“國貨之光”們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
白象在B站投稿的直播視頻
一年一度的3·15打假行動如潮涌至,在大多數品牌選擇觀望和噤聲之際,巨子生物等企業能選擇勇敢發聲、主動迎戰,離不開充足的自信和底氣。
這份底氣源自它們數年如一日對品質、誠信的堅守,也是因為這份底氣,它們有能力不局限于自身,而是帶領整個行業實現長遠發展、共同進步。
當各行各業都能有“巨子生物式”的企業站出來,開拓邊界,3·15或許也能不再圈定于打假日、道歉日等單一標簽,而是可以成為一面行動的旗幟,成為無數革新的起點,通往更加多維、自由、開闊的天地。
03
長期主義的勝利
自1991年起步,3·15已走入第33個年頭。
多年以來,在媒體曝光、企業道歉這條單行道上跋涉,路過無數千篇一律的道歉聲明,越來越多消費者早已陷入厭倦與失望交織的“審美疲勞”中。
這種失望、無力和信任危機的背后,其實是一種強烈的對行動力的召喚,召喚更多行動者站出來,做出真正行之有效的改變。
這也是一種警醒——互聯網并非沒有記憶,每個普通人所承受的傷害和委屈一定會烙印在國民記憶中;企業當然可以寄望于在出錯之后,做亡羊補牢的功課,但修補的痕跡也絕對無法抹除,而是會長久地提醒每個人,歷史曾經發生過。
2020年3月15日,漢堡王被曝偷工減料三片芝士變兩片,過期面包換標簽繼續賣(圖源:央視財經)
消費者損失的健康和財富不可挽回,企業失去的品牌信譽也同樣難以補救。破壞信任,也許只用一次行差踏錯;但修補信任,卻是耗盡無數心力仍未必能挽狂瀾。
不如做一名長期主義者。
只有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技術為最強驅動,才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落敗;唯有用誠信守護良知,用品質贏得口碑,才會被民眾永遠信任并記在心里。
我們會記得華為,頂著狂風和巨浪,扛住質疑和打壓,以超乎尋常的耐力開辟國產自研、科技自立的道路,帶領中國科技產業完成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躍升。
會記得大疆,拒絕做模仿者而爭做挑戰者,不斷挑戰行業的最高難度,在創新中追求極致,書寫科技主義的浪漫。
圖源:動脈網×化妝品報
也會記得,巨子生物如何在岌岌無名的角落深耕24年,突破核心技術卡脖子的難題,讓重組膠原蛋白成為繼“中國航天”“中國交通”“中國新能源”等重大科技成果后,又一張走向世界的“中國名片”。
哪怕歲月給予他們的挑戰曾無限難、誘惑曾無限大,但他們都沒有選擇捷徑或放棄,而是從一開始就決心做個長期主義者,踏踏實實走好眼前的路,一直到將熠熠閃光的中國智造、中國科技、中國成分,捧到我們面前。
3月15日,全球重組膠原蛋白領導者巨子生物與新華網、人民健康聯合發布“3·15透明承諾”:2024年...
11月27日,中煙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與相關賣方訂立煙葉類產品出口至新地區框架協議。
2024年11月25日運鴻硅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公告,宣布集團有望收購的目標公司(非洲冶金礦業...
昌發展集團作為昌平區政府全資設立的產業生態投資運營平臺,自2016年起,昌發展集團開始運營管理昌平科...
近年來,昌平積極推進資本發揮“放大器”效能,為醫藥健康企業的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據介紹,目前昌平區政府...
一部分關乎生存,即如何更好地先活下去;另一部分則聚焦于增長,即如何抓住機遇,成功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