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顛覆市場期望,通脹數據再次給華爾街上了一課,隨著美國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和生產者物價指數相繼公布后,可觀察到其明顯高于眾多分析師的預期,足以表明物價回落并未如預期般地順利進行。
顛覆市場期望,通脹數據再次給華爾街上了一課,隨著美國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和生產者物價指數相繼公布后,可觀察到其明顯高于眾多分析師的預期,足以表明物價回落并未如預期般地順利進行。
CPT Markets分析師指出,近期華爾街的經濟學家頻繁討論的關鍵詞是「Stickier Inflation」,即惰性更強的通脹。關注1月份CPI數據,雖然產品類價格呈加速下降趨勢,但服務類價格卻迎來另一波的加速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整體物價水平仍遠高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特別是日用雜貨類。此外,居住、汽車保險以及醫療護理等服務類別更是元月通脹壓力的主要來源,其中居住成本上漲了0.6%。
在房地產領域中,美聯儲與經濟學家所面臨的挑戰為「該如何準確衡量住房成本」,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租戶和房屋所有者實際支付的房屋費用與官方通脹報告中這些價格變化的滯后表現存在明顯差異。
雖然此次通脹數據之居住成本上漲了0.6%,但CPT Markets分析師卻持與市場不同觀點,他認為「租金的上漲只是短期現象,因為租金領先指標持續顯示減緩趨勢」。與此同時,由于多數雇用與供貨商合約均在年初更新,因此元月的CPI報告通常較為動蕩,此現象又稱「元月效應」,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醫療、個人照料與日間照顧等服務業,雖然元月這類物價比去年12月上升0.7%,但預計在二月時升幅便可能會減緩。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投資者意識到通脹的「最后一程」充滿重重阻礙呢?此次元月CPI數據顯示餐廳與酒吧、日用雜貨和汽油這三大消費類別的價格與疫情之前相比皆出現了超過整體物價水平的增長,而恰恰這三項卻是一般家庭每月支出中最為頻繁的項目,這也是為何這些消費項目更容易主導消費者對通膨的預期并使其成為通膨持續下降過程中的一大阻礙。
最新數據再次證明,美國物價的快速回落幾乎完全源自「供應鏈通脹和能源價格的正常回歸」。CPT Markets分析師指出,美聯儲所采取的緊縮政策在供應端的影響反而較為有限,其主要影響集中在需求端,但目前來看政策效果并不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服務業通脹未能受到有效控制,主要原因在于薪資上漲壓力,而這背后是勞動力對未來物價預期以及藍領工種的供需失衡。如今,就業數據強勁,工資迅速上揚,足以表明「美國經濟頗具韌性,并非外界所擔心的那樣脆弱」,而這樣的情況不免讓美聯儲更加相信有必要讓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因為過早的降息將有可能導致通脹再次上升。換言之,元月CPI數據并未顯示通脹趨向2%目標進一步發展,這無疑給予美聯儲更充分的理由來推遲降息的時機。
至今,美聯儲仍堅持貨幣政策必須對經濟活動有一定的約束力,因為透過維持相對較高的利率能逐步引導經濟降溫,同時使通脹持續下降。但讀者必須明白,這并不意味著在通脹降至2%前,美聯儲就絕對不會降息,因為若政策的約束力過于嚴格,可能導致經濟急劇下滑,從而引發市場恐慌。換句話說,為了避免利率過度緊縮,美聯儲今年降息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問題只在于何時降息以及幅度的大小。
最近幾年傳統行業不景氣導致外匯從業者不斷攀升,但由于外匯行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特別是從業人員專業參...
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風起云涌中,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每一次細微變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
根據最新經濟數據顯示,4月份經季節調整后的新增就業人數為175,000,此一數值顯著低于3月份的31...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變化,投資者和市場觀察者緊盯著美聯儲的每一次舉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美聯儲一直在應...
美聯儲于當地時間周三(4月23日)公布的褐皮書報告,釋放出極具沖擊力的信號:特朗普政府實施的加征關稅...
隨著寵物行業蓬勃發展,正催生出一股強勁的經濟 “新動能”,我國也已躍居全球第二大寵物市場。
Nullmax 依托獨有的平臺化技術架構,實現了 MaxDrive 方案對國內外主流芯片平臺及不同類...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