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凈利預增12倍!福田汽車迎來大爆發
去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大國!
國內汽車市場“井噴”,國產汽車品牌“瘋魔”,中國商用汽車也迎來大爆發。
而“商用車老大”更是交出了一份十年來凈利潤最好的成績單!
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98%、銷量同比增長37.14%、新能源實現翻番增長,終于扭虧為盈。
沒錯,那就是——福田汽車,預計將交出一份十年來凈利潤最好的財報。
自2013年以來,福田汽車凈利潤最高的年份;也是2014年以來,福田汽車首次扣非凈利潤為正。
2023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創造奇跡!
2024年,屬于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國產品牌必將大放異彩!
01
福田汽車,終于爆發了!
1月23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福田汽車,600166.SH)發布了2023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
根據公告,公司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9.10億元,同比增加約12.98倍。同時,公司預計扣非凈利潤約為2.20億元,將實現扭虧為盈。
與上年同期相比,北汽福田汽車本期業績預告情況表現出色。歸母凈利潤增加了約8.45億元,而扣非凈利潤更是大幅減虧,增加了約5.2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福田汽車自2013年以來凈利潤最高的一年,也是2014年以來首次扣非凈利潤為正。
對于本期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于主營業務影響和非經營性損益的影響。
在主營業務方面,公司實現了銷量63.1萬輛,同比增長37.14%。其中新能源實現翻番增長,海外出口同比增長49.1%實現13.1萬輛創歷史新高,南方市場大幅增長53.9%,實現11.6萬輛;皮卡業務的表現也很搶眼,全年銷量同比增長47.1%,創下歷史新高。
公司堅持研發飽和投入,實現多款全新產品集中上市,數字化變革和營銷生態加速進化,持續推動全價值鏈降本增效,保證公司主營業務利潤持續增長。
同時,非經營性損益方面,相關事項對公司2023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總計約為6.89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92億元左右,主要是由于本期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增加等因素,影響本期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增加。
02
官網顯示,福田汽車是一家卡車、大巴和SUV制造商,成立于1996年8月,隸屬于北汽集團,199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21年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史上首個銷量突破千萬輛的商用車企、中國首個千萬級“雙自主”商用車企,也是全球突破千萬銷量用時最短的商用車企。
福田汽車產品和服務覆蓋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8年位居中國商用車行業銷量第一,連續13年海外出口銷量第一。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福田汽車在2023年蟬聯國內商用車市場銷冠,市場份額為15.57%,是2023年商用車市場唯一一家累計銷量超過60萬輛的企業,約為東風商用和一汽解放兩家銷量之和;
第二名至第五名分別是市場份額10.71%的東風公司、市場份額9.95%的上汽通用五菱、市場份額8.02%的中國重汽和市場份額7.85%的長安汽車。
結合中國車市宏觀背景來看,2023年12月,我國商用車銷量36.4萬輛,增長25.1%;2023年累計銷量403.1萬輛,增長22.1%。
可以說,福田汽車“商用車老大”之名貨真價實!
近日,福田汽車在接受機構調研時還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已經進行了強大的技術儲備,有自己的三電工廠,自產電池包、MCU(電機控制器)和VCU(整車控制器)等,新能源車是福田未來一個重要增長點;
福田新能源車銷量連年攀升,2022年福田新能源車銷售了約22,000輛,2023年超過40,000輛,2024年計劃達到8萬到9萬輛!
另外,福田汽車計劃在2030年實現新能源比重超過50%,成為世界一流新能源商用車企業。
03
商用車市場與乘用車市場不同,不是動輒百萬級的銷量,而是實打實的工業需求,更是一個國家制造業蓬勃發展的表現!
近幾年,“斷臂求生”的美國車企實在不要太多,克萊斯勒砍掉轎車業務,林肯關閉了轎車業務,美國汽車巨頭福特分拆電動汽車和燃油車獨立運營,并在五年內投資500億美元,用以促進電動汽車業務的快速增長;
還有君越、君威、蒙迪歐、邁銳寶、金牛座、大陸和CT6等車型都已經在近兩年向美國本土市場作了道別,如今已數不清有多少家美國車企放棄了轎車業務。我們可以看到的趨勢是,美國部分車企在不斷重視商用車市場,美國轎車或會在不久的將來無人問津,美國汽車工業岌岌可危!
福特汽車裁員3100人、通用汽車裁員約2300人、Stellantis集團裁員約2040人...底特律三巨頭已經因罷工裁員逾7000人!
超4萬人參與的美國汽車大罷工愈演愈烈,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已經超過本世紀任何一次汽車行業罷工,反復博弈之下美國車企不得不通過裁員滿足剩下員工的需求。
這邊美國車企焦頭爛額,那邊歐洲車企也自身難保,大眾、沃爾沃都在瘋狂裁員。
更加可怕的是,這場裁員潮已經波及產業鏈,包括奧托立夫、安森美、固特異、佛瑞亞等汽車零部件巨頭紛紛加入其中。
都覺得國內汽車市場卷得很厲害,其實國際巨頭的境況也是捉襟見肘。
國外數以萬計員工離開汽車行業,讓這個冬天顯得特別“寒冷”!
04
此消彼長之下,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
2021年,我國汽車市場銷量達到2627.5萬輛,是毫無疑問的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相對之前德系、日系甚至韓系車的市場侵蝕,如今我國的汽車工業取得了飛速發展,美系車不值一提,韓系車日落西山,日系車步步為營,只有德系車還在馳騁。
就拿日系車的“老大”豐田汽車來說,近年來造假違規行為多不勝數!可以說,豐田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已經不吃香了。
一直以來,汽車行業的強弱就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縮影。
汽車強國往往都是汽車出口大國,這是汽車界的不變定律。而我們從以前的“以市場換技術”到現在的“以技術換市場”,完成了“驚天逆轉”。
德國是現代汽車的發祥地,德國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了130多年的發展歷程,其為德國經濟創造了難以想象的價值,其中僅就業崗位就接近百萬個。
德系車知名品牌還是蠻多的,大眾、斯柯達;豪華汽車品牌更是一抓一大把,奔馳、寶馬、奧迪、勞斯萊斯、保時捷、瑪莎拉蒂、邁巴赫等,為德國帶來了不小的GDP。
可現在不一樣了!
國內汽車出口已先后超過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1月9日,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CPCA)發布報告稱,中國在2023年超過日本,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預計,去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為526萬輛,這比日本的全年出口量多出約100萬輛(430萬輛)。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創造奇跡。
中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占全球銷量的64%。汽車產銷量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位,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9年問鼎全球...
在這場新能源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日系德系汽車品牌剛愎自用,在新能源車賽道布局不足,市場空間被國產品牌瘋狂擠壓。
彼時有多風光,此時就有多落魄!
國產汽車在慕尼黑、日本車展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時有網友說,國產新能源汽車能躺贏慕尼黑,全靠補貼?
這很明顯是錯的,中國新能源車表現的好,不是因為獲得了巨額的國家補貼,是因為我們產業鏈的競爭力強,在技術的不斷迭代下,我們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升華了,這種優勢不是憑借所謂的巨額補貼就能形成的。
不得不感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正在復刻國產手機品牌創造的全球奇跡!
我們看到,屬于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驕傲,未來的全球汽車行業國產將大放異彩!
參考資料:
《凈利潤預增12倍!商用車老大發力新能源》,中國證券報
《福田汽車2023年凈利潤預增13倍,創10年來新高》,紅星新聞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