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家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辦,五糧液承辦的第四屆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在宜賓開幕。
川經瞭望記者 楊波 侯云春
12月1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家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辦,五糧液承辦的第四屆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在宜賓開幕。
論壇現場
本屆論壇以“創新驅動 共釀未來”為主題,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團隊,包括兩院院士、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韓國、日本、墨西哥、土耳其、斯洛文尼亞等10個國家的近百位頂尖專家團隊、全球知名蒸餾酒企業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蒸餾酒發展的新趨勢,分享釀造技藝與技術創新的精髓,為進一步加強全球蒸餾酒技術的交流及合作,共促國際蒸餾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參會嘉賓合影
為積極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全球蒸餾酒國家加強技術交流及合作,傳播中華白酒文化,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自2014年應運而生,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三屆,已成為中國蒸餾酒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技術交流活動之一。本屆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是首次走進“中國白酒之都”宜賓。
匯聚國內外頂級專家智慧 共促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
白酒是全球風味組成及感官特征最復雜的蒸餾酒,因其獨特的風味屹立于世界蒸餾酒之林。
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是“傳承”與“創新”的積聚,是“變”與“不變”的交織。“不變”支撐品質,“求變”引領發展。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五糧液堅持平臺引領、聚力科技攻關、深化產學研用,始終堅持在守正中尋求新發展,在創新中謀求新突破,愿與各位院士專家一道,創新產學研合作體制機制,圍繞綠色生態、窖池認知、酒度認知、風味與老酒認知、飲酒與健康等重點方向聯合攻關,重塑白酒的價值體系,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愿與蒸餾酒行業同仁一道,在“生態、品質、文化、健康、社會責任”方面做到“五個典范”,創新交流與合作機制,共建蒸餾酒行業命運共同體、共享和美新未來。
參會嘉賓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表示,五糧液集團作為中國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企業,始終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組建了實力雄厚的科技創新矩陣平臺。長期以來,江南大學與五糧液集團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雙方共建了“江南大學—五糧液微生物組學與生態發酵技術協同創新實驗室”,雙方積極推動釀造機理研究、包包曲酶及微生物解析、酸酯代謝及調控、動態風味感知解析等方向的聯合攻堅,首次在國際上發現并公布了濃香型白酒窖泥的主體己酸菌,也揭開了中國濃香型白酒主體“香”與“味”產生的奧秘,并獲得了中國酒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入選了2022中國白酒重大科技成果,其中,兩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原校長孫寶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未來,白酒產品發展的趨勢是“風味、健康雙導向”,白酒產業發展的趨勢是“生產現代化、市場國際化”。然而我國白酒市場國際化任重而道遠,白酒國際化的關鍵是要讓外國人實現從知道白酒,到喝過白酒,到喜歡白酒的跨越。頭部白酒企業應盡早在國外布局建廠,五糧液可攜手“川菜”,在海外建體驗館,讓外國人通過中國的餐飲文化,品味中國白酒,推進中國白酒國際化。
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副主任張松梅說到,蒸餾酒行業在全球擁有龐大多元化的市場和廣泛的消費者群體,以白酒為代表的蒸餾酒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已日益成為我國釀造發酵領域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當前世界農業與食品科技進入了重要的窗口期,依靠科技創新引領釀造發酵行業提質升級尤為重要。
蒸餾酒高峰論壇匯聚了全球蒸餾酒行業頂尖專家及領軍人才,嘉賓學者圍繞“行業發展與國際化”“感知與消費科學”“釀造技術與創新”“釀造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等前沿議題,通過6場特邀報告、28場主題報告,熱烈探討蒸餾酒發展新趨勢,提升中國白酒國際影響力,為助推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貢獻新智慧。
“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白酒微生物研究分中心”揭牌
400余種五糧液釀造微生物菌種被收藏
宜賓是一座彌漫著千年酒香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就有“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的美譽。
論壇上,“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白酒微生物研究分中心”揭牌成立。據悉,該中心是按照國家標準菌種資源庫組建的白酒行業最大的菌種保藏平臺,現已收藏五糧液釀造微生物菌種400余種、1000余株、20000余份備份,為五糧液乃至中國白酒的技術創新及生產應用提供全面的菌種資源。
五糧液科技發展史展板
五糧液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科研發展史,人工勾調與計算機勾調技術,沸點量水技術、高開雙排曲房與特大型窖房車技設計,人工窖泥液制作與窖池養護技術、無害化效益化丟糟處理技術,五糧液風味指紋圖譜,五糧液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微生物新菌種、五糧液高質量倍增工程……每一項技術的進步都在助推著五糧液高質量發展和引領行業進步。
參會嘉賓觀看展板
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企業,目前,五糧液已構筑了以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為統攬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有國家創新平臺7個和省部級創新平臺6個,創新平臺數量行業領先。同時聚力科技攻關,瞄準白酒釀造領域科技前沿,攻堅核心瓶頸難題,獲13項國際領先水平成果、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20余項、重大科技創新成果30余項,擁有專利1800余項,成果數量行業領先。
特別是,在國際上首次發現4株均以五糧液命名的新菌種,在國際上首次公布五糧液超3000種化合物的風味指紋圖譜,發現了一批具有促進細胞自噬、抗氧化、延緩血栓形成等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五糧液的健康屬性得到進一步科學印證。同時,五糧液正以科技項目為引領,實現“人才匯聚+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創新全鏈條貫通,老窖泥復刻工程與智能釀造的示范應用正在為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江南大學教授徐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江南大學和五糧液的聯合攻關,取得了很多重大科研成果。比如,五糧工藝有利于發酵酒醅與窖泥微生物的互動,可使發酵過程瑣菌目微生物的富集占據主導地位。再比如,在五糧液古窖池中,發現了白酒釀造生物界的“國寶”解乳酸己小桿菌,被命名為JNU—WLY1368,該菌株是生物學界首個以五糧液企業元素命名的菌種,揭開了濃香香味形成機理的奧秘,將有力促進濃香型白酒科技進步和優質率提升。
當天,五糧液股份公司技術總顧問趙東在“釀造技術與創新”分論壇上作報告,從1366工藝、獨特的釀造環境微生態、獨特的包包曲、獨特的窖泥微生態、五糧液白酒的風味及健康因子等方面向現場嘉賓分享了五糧液傳統釀造技藝的傳承與科學詮釋。他表示,五糧液在做好傳統工藝堅守的基礎上,以創新精神弘揚傳統;在發揮以往平臺作用的基礎上搭建更高水平的創新平臺,強力支撐公司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他表示,五糧液愿與大家一道繼續加深對白酒智能化釀造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圍繞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持續推進高效創新,推動白酒行業發展。
(圖片由五糧液公司提供)
2024年12月19日,由國際金融論壇(IFF)主辦的“重構與巨變”華盛頓研討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
作為五糧液集團所屬子公司的川紅集團,如何培養出兩名在全國大賽中獲獎的制茶匠人,榮光的背后又有哪些動人...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