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誰家的孩子誰抱走"!
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誰家的孩子誰抱走"!
但現實往往比這復雜得多。理想中的"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狀態與現實中的差距可謂巨大,實際情況總是充滿了各種問題,因此,直接將理想狀態投射于現實情境,往往是困難的。
在投資領域如果出現投資虧損,特別是比較大的本金損失,怎么辦?誰會心甘情愿坐以待斃?
誰都不會。所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手段一定要講究,不能病急亂投醫,否則往往事與愿違。
平安銀行最近股價跌的厲害,有行情的因素,但是也有輿情的因素。網絡上流傳的代銷負面信息讓投資者產生不良的恐慌,擔心什么呢?擔心平安銀行如果要為代銷的100億信托承擔兌付責任的話,那么后果不堪設想。
水皮特別理解當事人的做法,通過這樣的做法能引起各方的關注,同時能給平安銀行形成壓力,雖然明知銀行只是代銷,不可能替代信托公司剛兌。
大家都知道,2022年有很多金融政策落地,其中有一件事情是跟我們錢袋子息息相關的,它就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了。其實也不算新規,因為2018年4月就已經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四大部委聯合發布過。其中最引人引人注目的就是:打破"剛性兌付",理財產品不再保本收益。就像買股票、基金一樣,投資都自負盈虧。也就是說,原來都覺得銀行理財是靠譜的,現在給你當頭一盆冷水,讓你清醒一下,不僅收益不能保證了,甚至連本金都有可能產生損失。
但是,銀行畢竟"家大業大",出了事不找銀行還能找誰呢?投資理財出現了虧損,不管是由銀行代銷、托管的,還是資金匯劃清算通過銀行的,都死死地纏上了銀行。死馬當活馬醫,畢竟也是一種掙扎。
投資踩雷,尤其是踩到地產信托的雷,實在值得同情。地產市場的未來,開發商的命運,投資項目的回款能力,都是未知數。當然,肯定還是有希望的,地產行業正在逐步回暖,用時間換空間,還是有機會的,只是需要有耐心。
追款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找銀行打官司結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已知的十幾個案例,暫時都沒有勝訴的判決。
說實話,代銷地產信托的銀行不只是平安銀行一家,幾乎所有的銀行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業務,這是一個行業的問題,相信新成立的金融監管總局會有統一的精神。
再說,這也遠不是平安銀行自己能說了算的,剛兌本身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打破剛兌本身就是管理層一以貫之的倡導。
以平安銀行為代表的上市銀行,受代銷負面信息沖擊,股價走低,投資者受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也是行業共性問題。但換個角度看,"剛兌信仰"被打破前,這是否也是銀行業必然經歷的陣痛呢?
要知道,打破"剛兌",改變投資者理財觀念、提高投資水平,本就是“資管新規”題中應有之意;而完善金融體系,回歸服務實體更是頂層設計。
所以,回到我們的命題,"剛兌"兌不兌,其問題的核心還在于"剛兌"對不對?!
被發際線后移、頭頂稀疏困擾的發友們注意了!一則驚爆發友圈的重磅消息來了,2025 年 4 月 27 ...
歐林生物(688319.SH)于4月25日晚間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2025 年 04 月,在全球矚目的巴黎區塊鏈周(Paris Blockchain Week)上,B...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