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至24日,由全球化智庫(CCG)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CPAFFC)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10月23日至24日,由全球化智庫(CCG)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CPAFFC)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來自中國、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近100位知名智庫專家云集現場,交流全球趨勢的前沿觀點,制定全球挑戰的解決方案,著眼未來發展,構建前瞻愿景。
近年來,國際化合作明顯加強,隨著智庫在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事務的處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發展程度也正在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建設高水平、國際化的智庫已經大勢所趨。
政策支撐響應社會需求:建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作為專門從事開發性研究的研究機構,專家智庫聚焦于廣羅各學科各行業的專家學者和專業人才,運用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為社會經濟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滿意方案或優化方法。
總體來說,專家智庫的主要功能有提供咨詢,為決策者獻計獻策、判斷運籌,提出各種設計;反饋信息,對實施方案追蹤調查研究,把運行結果反饋到決策者處以便于糾偏;進行診斷,根據現狀研究產生問題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癥結;預測未來,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各種方法,提出各種預測方案供決策者選用等等。
于企業發展而言,專家智庫可以為吸引外資和創新改革提供思路(例如凱盛融英一直以來對吸引外資的拉動作用以及8月專利知識產權智庫匯聚58位專家以滿足企業數據創新、科技創新、構建知識產權全產業鏈的保護體系的需要)。
基于種種作用,學界也對專家智庫進行了專項研究,以知名學術期刊平臺為例,截止10月25日,在中國知網上以“專家智庫”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達到6479條之多;萬方數據中也收錄了2949條相關文獻。
隨著專家智庫行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和企業有了一個共同的期待: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
那如何建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呢?一方面,中國的智庫建設離不開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需要認真學習借鑒國外智庫的先進經驗及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中國的智庫建設必須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推進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支持民間專家智庫發展,促進提升專家智庫社會價值與社會貢獻
國內本土的民營專家智庫萌芽于2008年。彼時,我國第一家專業化、市場化的專家智庫企業凱盛融英(Capvision)成立,通過專業信息咨詢服務,助力我國企業的發展。據了解,凱盛所擁有的專家學者有企業高管、商業領袖、行業資深人士、學界精英、戰略分析人士等許多種類,覆蓋了商貿零售、醫療健康、TMT、咨詢服務、汽車及金融等各個領域。
其后,商霖華通(BCC)、灼識咨詢(CIC)等大批中小型專家智庫企業紛紛建立,民間專家智庫活動也逐步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決策的全過程,發揮著拉動外資投資需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凱盛融英的專家成員也逾50萬名,并漸漸與格理集團(GLG)、奧法賽(AlphaSights)、豈珀(Guidepoint Global)、高臨(Third Bridge)以及科爾曼(Coleman Research)等國際知名智庫形成相互學習共同競爭的局面。
對于秉持著“以和為貴,共同發展”的中國而言,我國特色新型智庫也受到傳統思想的滋養與影響。我國新型專家智庫將追求正和博弈為己任,促使博弈雙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損害,從而促進整個社會利益的增加,達到帕累托最優的效果。
以凱盛融英拉動外資投資增長的成就為例。目前,我國大力推行吸引外商投資舉措,吸引外商給我國的企業進行融資。由于凱盛融英近年發展較好,專業的服務能力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得到肯定,因此可以起到橋梁作用,幫助外資引入工作順利推進。
從外商投資者的角度看,凱盛融英完善的專家智庫體系可以幫助他們快速、深入地厘清行業發展脈絡、產業鏈條和發展趨勢,并且從多角度、多層面、多視角提供意見參考,提高決策科學化、準確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投資失誤;從促進我國高質量發展角度看,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也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這是一個共贏局面,我國公司獲得了資金和技術支持,外商也獲得了回報。
2012-2021年,在國際環境日趨嚴峻復雜的背景下,中國實際使用外資仍然保持了較快增長,特別是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的勢頭增長迅猛,年均增速達到11.7%;2022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繼續擴大,同比增長28.3%,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引資規模增幅分別達到了35%和26.4%。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
再以專家智庫促進國內專家資源流通來說,專家智庫通過匯聚豐富人才資源,促進各領域專家與企業之間的科學配置與實時協作,推進信息交流和資源對接,有效實現資源拓展,對于提高我國企業的科學決策水平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凱盛融英等專家智庫也構建起了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業務體系,為金融投資、戰略咨詢、行業分析等流程提供決策支持,發揮降低決策風險的“外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的產業升級和現代化事業。
專家網絡行業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專家網絡市場規模為158.5億元(人民幣)。基于過去五年內市場變化規律與市場發展態勢來看,預計在預測期內全球專家網絡市場規模將以16.03%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并在2028年將達386.87億元。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市場預計在2020年至2025年間以29.3%的復合年增長率迅速增長。
發揮行業龍頭示范意義,實現專家智庫合規健康發展
作為重要的智慧生產機構,現代智庫是一個國家思想創新的源泉,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標志。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國民間專家智庫經歷了高速發展時期形成了一批優秀的龍頭企業。但以凱盛融英合規整改事件為重要轉折點,特別是《反間諜法》的修訂,給咨詢行業發展帶來的挑戰和要求,實現安全發展還需要積極推進實踐探索,發揮行業頭部企業作用,并積極形成示范效果,帶動全行業實現安全共建。
強化我國本土的新型智庫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院長孫明指出,我國智庫作為國家的智慧儲備和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具有為我國對外交往提供更多智力支持的作用以及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中國的意義。
強化我國本土的新型智庫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與別國的文明交流互鑒,“自塑”我國國家形象,把中國智慧帶入西方、把西方智慧帶入中國,融合中國-西方推進全球化事業,彰顯全球化的中國自信與中國自覺。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執行院長朱鋒強調,智庫跟研究機構不是一個概念?!爸菐熳钪匾氖蔷哂猩鐣?,必須代表民眾的聲音,成為一種社會機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智庫不僅是要去有效地發揮社會的聲音、力量,最重要的在于有廣泛的社會性交往、社會性聯系,以此作為智庫的重要依托。所以,中國的智庫要發展,要在國際上有效傳遞中國聲音,還要進一步深化中國智庫的社會背景、社會角色和社會力量?!敝挥挟斏鐣?、文化性、人和人之間、跨國間的全球性交流變得越緊密,中國智庫才越有能量,越有底氣去講好中國故事。
如今,我國智庫建設發展進入快車道,在信息資源無限膨脹的背景下,未來決策有更多“卡脖子”“卡腦子”的問題需要專家智庫來聚焦破解,更多研判風險、戰略伐謀的任務需要專家智庫來擔當,支撐高速發展的剛需不會減少。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智庫積極介入智庫產品提供,參與國家戰略層面的發展規劃、信息服務、咨政建言以及指數排名、第三方評估等服務,與官方智庫一道,通過獻策供智,服務政策眾創和科學決策。
第二屆肌膚細胞級抗皺科研大會圓滿舉辦。林清軒重磅發布行業首部中國細胞級抗皺護膚藍皮書及兩款新品,推進...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