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模型時代下,如何推動數字金融創新?
大模型時代下,如何推動數字金融創新?“必須要建立一個能實時決策,用算法代替人的先驗經驗決策的一個新型組織;構建一個可產生穩定結果,讓人工智能按人的預期提供可靠金融服務的新架構;構建一個與合作伙伴產生群體智能的新體系。” 11月3日,馬上消費副總經理兼CTO蔣寧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的主論壇演講中,給出大規模數據決策與數字金融創新的關鍵戰略。
香港金融科技周是亞洲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金融科技活動之一,是香港金融科技界的旗艦盛事。該活動由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與投資推廣署主辦,并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保險業監管局及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聯合籌辦,旨在推動全球金融科技創新,推動金融服務與更多領域的發展。今年,活動以“金融科技新定義”為主題,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行業領袖、監管機構代表、投資者和創業者,就人工智能、Web3和綠色金融等業界重要議題展開討論,熱議金融科技領域的最新趨勢和創新成果。
數據進入決策:金融大模型的關鍵命題
如何縫合大模型與金融間的距離?在蔣寧看來,關鍵是在數據、算法、算力和平臺四個維度,推進金融機構的數據、知識到決策的全鏈路變革。
演講伊始,作為深深扎根業務一線的技術專家,蔣寧首先給聽眾拋出了4個問題:技術的迅速迭代的當下,如何感知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得出精準的業務決策?如何管理幾何級增長的數據,讓數據形成數據資產,產生價值?機構如何保證可靠、穩定的算力?組織內如何構建一個能夠實時決策的業務體系,推進自適應式、自動化的營銷和風控?
這幾項問題,是每一個尋求數字化轉型的金融機構關注的重點,也是變革金融科技繞不開的命題。
蔣寧認為,具體而言,數據層面,要把客戶穩定態的數據和高度稀疏特征的數據結合,將客戶的行為特征變成可計算、可推理的數據資產;算法層面,需突破基于時間序列的因果關系推斷,讓大模型找到數據間的邏輯關系,支撐機構決策;計算層面,要構建新型的算力流程,能夠在跨云、多云場景下提供穩定的算力;體系層面,要實現大規模仿真,并從中找到客戶需求點和因果關系,進而取代先驗的人工經驗。
“我們要用數字化決策技術,構建一個嶄新的零售金融平臺。”蔣寧直言,要利用金融領域的新“武器”,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架構,構建先進AI驅動的模型決策系統。
在蔣寧看來,讓大模型執行金融任務,要滿足3個條件:一是在線持續學習,讓模型實現實時推理預測,能基于用戶行為做出快速的、最佳的個性化判斷;二是要構建組合式AI平臺,讓大模型和傳統的數千個普通模型有效組合,達成合作;三是滿足安全合規這個最根本的要求,用對抗學習來解決模型的魯棒性問題,以保證金融100%的安全、合規。
這些技術細節和解決方案的提出,都建立在馬上消費深厚的科研積累和長時間的數字化實踐之上。
今年8月,該公司發布全國首個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鏡”,并已在自動化營銷、風控等實際業務場景應用近6個月。“今天,馬上消費每天能基于用戶1000萬個行為做出個性化的營銷和風險判斷,每天做上億次模型計算,每秒可以處理150萬特征的計算”,蔣寧說,經由這些大規模數據處理能力,馬上消費由傳統的機器學習躍遷到大規模特征計算和大規模模型計算體系,并以此推動零售金融創新發展。
6大任務,升級金融大模型系統布局
蔣寧稱,海量的數據資產、大規模數據決策、極致自動化業務流程,是支撐金融大模型的基礎設施、探索支撐和落地到零售金融場景的能力。
具體而言,馬上消費在8年里積累了1.8億用戶、100P數據、10萬+變量、20萬張用戶數據表和超過2000個模型,在零售金融的六大風險場景構建了全方位的風險管理體系。這些多模態、高質量的數據,成了馬上消費不斷挖掘數字金融,將金融大模型做深做實的依托。
為了能給同業系統布局金融大模型提供參考,蔣寧以馬上消費的業務實踐為例,指出大模型在金融領域落地應用的6項任務:一是讓訓練數據不受限,讓數據更廣泛,包括非結構化的數據、聲音、視頻等多模態數據;二是讓訓練更快速高效,找到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訓練的方法和模型蒸餾的技術;三是讓知識掌握沒有門檻;四是讓群體智慧可匯聚集成;五是讓金融風險全面控制;六是讓監管合規變成原生。
這6個方向,包含通用大模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模型組合能力,再到金融大模型所需要的創造能力和安全合規能力,能力要求層層遞進。唯有如此,才能讓金融大模型全方位覆蓋機構的營銷、獲客、風控等各個環節,產生業務價值。
演講中,他以馬上消費真實的自動化營銷流程為例,詳細解析大模型可信安全核查的技術方案。線上事件營銷需要預測用戶意圖,識別個性化行為,大模型要經過反復的對抗學習訓練,找到測試提示、內容安全判別、生成回答的最佳方案,在保證金融大模型創造能力的同時,滿足安全合規的需求。同時,機構也要關注事前合規,著重控制內容生成,解析監管文件,實時檢測判斷,并在經營中對員工開展合規培訓考試,自動生成風險報告,把合規安全貫穿在業務體系的全流程。
“擁抱大模型,金融機構將在產品和服務個性化、價值鏈效率、決策科學性方面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11月2日,蔣寧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人工智能新紀元:探路金融大模型”圓桌論壇上,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財經金融及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平安壹賬通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費軼明、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共同探討金融大模型的產業應用。蔣寧認為,要改進數據的組織方式,形成數據資產,進入決策,產生智能,讓AI在實時人機協作、持續學習、多模態維度促進變革與發展。
蔣寧表示,未來,馬上消費科技服務收入占比會不斷增長,在“自營+開放平臺+金融云”的戰略定位下,將不斷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和科技驅動進程,與合作伙伴打造一個開放融合的新型的數字生態。
為增強青少年金融素養,提高風險識別能力。“2024年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期間,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
在特朗普政府頻繁關稅威脅及其貿易伙伴硬派反制下,關稅的不確定性依舊對海外市場形成較大的干擾,海外整體...
為貫徹落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部署,切實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及風險防范意識,平安養老險總部及全國各...
今年以來,現貨黃金價格大起大落,但市場整體熱度持續攀升,基本面信息長期看漲金價,諸多投資機構紛紛上調...
在行業深度重構期,華龍航空(Sino Jet)以41架的機隊規模持續領跑,第六次登頂亞太公務機運營商...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