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4日,腦機接口初創公司和澤科技(Symbionics)宣布完成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昆侖資本獨家投資。
10月24日,腦機接口初創公司和澤科技(Symbionics)宣布完成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昆侖資本獨家投資。
和澤科技專注于研發柔性腦機接口設備,成立于2023年,距離1973年“Brain-Computer Interfaces”腦機接口概念正式被提出恰好過去了50年。早期受限于各方技術,腦機接口的發展較為緩慢,近些年隨著材料科學、納米技術的不斷進步,真正能夠鏈接碳基生命與硅基設備,實現二者間的直接通訊,拓展人腦能力邊界的新一代腦機接口已經走進現實。
腦機接口在醫療、康復、娛樂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醫療領域,腦機接口可以用于神經假體和神經調控,幫助殘疾人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的能力;在娛樂領域,腦機接口可以用于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技術的實現,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真實的沉浸式體驗。此外,在軍事、教育、工業、安全等領域,腦機接口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按照信號獲取途徑,腦機接口可以分為非植入式與植入式腦機接口兩個大類。非植入式腦機接口由于技術相對成熟,發展更早,但因其受限于腦膜、顱骨等天然的解剖結構屏障,非植入式腦機接口的信號分辨已至瓶頸。植入式腦機接口最早的臨床實踐采用上世紀90年代開發的硬質猶他電極,在近12年的臨床實踐中,硬質的猶他電極展現了腦機接口的多種可能,但也暴露了硬質電極的各類弊端,如會出現免疫排斥、信號漂移等問題,阻礙了腦機接口真正滿足下游需求。神經電極是整個腦機系統中需要長期植入人腦的關鍵元器件,理想的神經電極需要滿足長期穩定地收集高質量神經信號。和澤科技的柔性電極技術目前已經實現長期穩定收集高質量單細胞分辨的神經信號,完美的逃逸活體排異反應,植入電極展現出極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神經界面穩定性,解決了傳統硬質電極的諸多問題。
2021年9月,科技部啟動了中國腦計劃項目,該計劃涉及59個研究領域和方向,其中包括柔性腦機接口的研究,這一研究領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也顯示出我國在柔性腦機接口領域的決心和投入。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MARC Groupe的數據,全球腦機接口的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了15億美元,而國內腦機接口行業市場規模僅10億元左右,占全球市場規模的比重不足10%,國內腦機接口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當前,全球腦機接口行業市場規模正在逐步擴大,預計到2027年,全球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達到33億美元,市場空間廣闊。
和澤科技團隊首席科學家戴小川和CTO高騰深耕柔性神經電極領域多年,是神經元擬態電極的開拓者,為腦機接口關鍵底層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們師從全球納米材料和生物電子領域奠基人、四院院士、哈佛大學Charles M. Lieber教授,兩位科學家歸國后分別在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建立獨立實驗室,專注于腦機接口技術在腦科學研究和臨床應用方面的持續研發與轉化。和澤科技創始團隊核心成員畢業于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頂尖高校。
和澤科技CEO吳恕表示:“腦機接口是一項擁有巨大潛力的技術,不僅可以在醫療上給多種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方案,還可以設想在未來創建一種更加無縫的人機交互方式。和澤在腦機接口的關鍵技術研發和產品上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我們非常贊賞昆侖資本和我們一樣擁有通過腦機接口技術改變世界的愿景,感謝他們對和澤團隊的高度認可。”
昆侖資本表示:“從改善殘障患者生活質量出發,腦機接口最終有機會改變人類與機械的交互范式。作為一項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關鍵技術,腦機接口開發需要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并且能夠本土實踐的團隊。和澤科技團隊來自領域內世界頂尖實驗室,并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本土落地,在腦機接口開發的長跑賽道,昆侖資本看好團隊的持續創新能力。”
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團隊擴充、基礎平臺搭建、技術產品定型,推動柔性腦機接口技術發展,為人類帶來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為了幫助企業做好春節福利采購工作,京東企業購面向企業級客戶推出了“企業年貨節”,精選糧油調味、零食禮...
為了更好的服務百姓健康,叮當健康旗下叮當快藥&叮當快醫于1月6日開啟新一輪品牌領航計劃,推出兒科、呼...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