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產階級有三寶,拉夫勞倫、lululemon、始祖鳥。
作者 | 趙思蕊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備受中產階級追捧的始祖鳥要上市了。
投資家網獲悉,始祖鳥母公司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傳出在美申請IPO的消息,并計劃于明年初上市,公司估值可達100億美元(約700億人民幣)。據悉,亞瑪芬體育本次IPO計劃籌集資金10-3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中國鞋王”安踏就聯合方源資本、騰訊等組成的財團,以360億元收購了亞瑪芬體育,創下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史上最大的一筆跨國收購。倘若亞瑪芬體育本次成功上市,將成為安踏旗下首個上市的子集團,為其創造一筆不菲的賬面收益。
一
中產階級有三寶,拉夫勞倫、lululemon、始祖鳥。
當其他戶外品牌大打價格戰之際,始祖鳥卻不走尋常路,以一件售價高達5000元的沖鋒衣脫穎而出,孑然傲立于高端市場,成為新晉“中產三寶”。
在戶外運動市場,始祖鳥一向以高昂的售價著稱,甚至可以對標愛馬仕、LV等奢侈品牌,中產階級將其作為一種身份信號,在國內各大社交平臺刮起了一陣“老錢戶外運動風”。
始祖鳥的火爆“出圈”,既受益于近年來戶外運動風潮的興起,也離不開背后掌舵者安踏的助力。追溯發現,安踏與始祖鳥之間的緣分,始于一場震驚業界的跨國收購。
2019年3,安踏聯合方源資本、騰訊等機構組成的財團,斥資46億歐元(約370億人民幣)收購了亞瑪芬全部股權,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史上最大的一筆跨國收購案。
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場“蛇吞象”式的跨國收購,雙方在體量、影響力等方面差距懸殊,對安踏而言,吞并成立70多年的亞瑪芬相當于打了一場硬仗。
最終,安踏在財團中注資15.43億歐元(約330億人民幣),占亞瑪芬的持股數最多。據安踏上半年財報顯示,目前其在亞瑪芬母公司AS Holding的權益占比為52.7%。
圖片來源:安踏2023年中期報告
其實,大手筆收購亞瑪芬,安踏本身壓力不小。安踏董事會主席丁世忠曾在員工信中表示:“這是我創業到今天所做的分量最重的一個決定”。他曾在收購之前,連續幾天徹夜失眠。
在收購亞瑪芬之前,安踏在國內市場如魚得水,日子過得相當滋潤。彼時,安坦早已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運動服裝企業,被外界譽為“中國鞋王”,其2018年的年度營收高達241億元,約是李寧的兩倍。
安踏收購亞瑪芬的壓力還體現在財報上。數據顯示,在收購亞瑪芬之前,安踏的總資產負債率基本處于30%及以下水平,但自2019年起,其資產負債率一度高達50.21%,雖然2022年有所下降,但仍達45.32%。
安踏之所以愿意承受債務負擔將亞瑪芬并入麾下,是因為格外看重亞瑪芬旗下品牌的影響力,以及和公司戰略的協同效應。
此外,亞瑪芬還是安踏布局高端化和全球化的重要一棋。正是這次收購之后,安踏的發展戰略從“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轉變為“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
但亞瑪芬對安踏并未構成多大貢獻。據安踏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1年,安踏全資持有亞瑪芬的合營公司AS Holding分別虧損10.92億元、11.4億元、1.54億元,三年連虧近24億元。
而這一切似乎都在丁世忠的預料之中。早在2018年的業績會上,丁世忠便做出預測:對亞瑪芬的收購,短期內不會有大的利潤。
二
能讓安踏砸下大筆真金白銀跨國收購,并且不計較短期利潤的亞瑪芬,究竟有何魅力?
公開資料顯示,亞瑪芬成立于1950年,以煙草業務起家,之后通過收購的方式,逐漸將業務延伸至出版、紙業、印刷、體育用品、汽車、塑料制造、紡織、冰球等多個領域,試圖通過投資找到一個最佳方向,代替煙草業務。
在不斷的摸索中,亞瑪芬注意到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潛力,于1986年成立了體育部,并陸續收購多家體育用品制造商,在2004年徹底退出煙草業務,全面進軍體育用品市場。
發展至今,亞瑪芬旗下擁有一眾高端品牌,包括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壁克峰及Atomic等,涵蓋了網球、戶外用品、登山鞋、戶外手表和滑雪裝備等領域的頭部品牌,有體育用品行業的“勞斯萊斯”之稱。
雖然此前主力市場位于海外,但這兩年隨著戶外露營風、“山系穿搭”的興起,亞瑪芬在國內的知名度節節攀升,先是始祖鳥躋身“中產三寶”,隨后身穿始祖鳥、腳踩薩洛蒙成為時尚穿搭。
當下備受中產階級追捧的始祖鳥,也曾經歷一段動蕩歲月。始祖鳥品牌源于1989年,由一位加拿大攀巖愛好者創立,該品牌在2002年被阿迪達斯全資收購,并入Salomon部門。但在阿迪時代,始祖鳥的發展陷入停滯。
2005年10月,亞瑪芬花費4.85億歐元,整體買下了阿迪達斯的Salomon部門,始祖鳥因此成為亞瑪芬的一份子。多年后,隨著安踏豪擲巨資將亞瑪芬收入囊中,始祖鳥也輾轉并入安踏麾下,迎來全新發展階段。
有聲音認為,安踏收購亞瑪芬,是想將其培養成“第二個斐樂”。2009年,安踏花費3.2億元從百麗國際手中買下時尚運動品牌FILA(斐樂)的中國運營權后,斐樂在安踏的運營下持續多年實現高速增長,成為安踏的“現金牛”。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斐樂品牌的營收已達122.2億元,占安踏同期收入的41.2%,其13.5%的收入增速也遠超安踏主品牌的6.1%。盈利能力方面,斐樂更是以69.2%的毛利率領先安踏旗下其他品牌。
圖片來源:安踏2023年中期報告
有安踏運營FILA的成功經驗在前,外界對亞瑪芬的表現也充滿期待。據悉,安踏此前定下了“2025年亞瑪芬體育旗下品牌營收達1000億元”目標,其中,始祖鳥、薩洛蒙和威爾遜三個品牌將被分別打造成“10億歐元”品牌。
要知道,安踏2022年全年的營收也僅有536.5億元,其對亞瑪芬的重視程度溢于言表。如今,亞瑪芬傳出赴美IPO的消息,安踏對此回應“不予置評”。有熟悉安踏的分析師表示,亞瑪芬上市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應該只是先不公開”。
倘若亞瑪芬成功在美股上市,安踏與財團其他成員將會共享上市成果,而作為財團主要投資者的安踏或將成為最大贏家,獲得一筆不菲的賬面收益。
三
實際上,這不是亞瑪芬第一次傳出上市消息。2022年12月初,就有外媒報道稱,安踏考慮分拆旗下亞瑪芬進行IPO。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底市場傳出亞瑪芬擬上市消息的兩個月后,安踏進行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管理層變動。
今年1月,安踏前掌門丁世忠卸任首席執行官并留任董事會主席,直接管理集團內部審計與監察職能及收購合并事宜,此后由集團首席財務官賴世賢、專業運動群首席執行官吳永華成為新的聯席首席執行官,安踏形成了“雙CEO”格局。
與此同時,2008年進入安踏的執行董事鄭捷卸任集團總裁及戶外運動品牌群CEO職位,以亞瑪芬體育首席執行官的身份負責相關業務。
如今看來,安踏對亞瑪芬的未來寄予厚望。對于亞瑪芬的下一步發展,安踏在今年上半年財報中表示,2023年亞瑪芬集團將有望完成5年前定下的“大品牌、大渠道、大國家”發展戰略,并且正在規劃和制定下一階段的發展策略和目標。
圖片來源:安踏2023年中期報告
在業內人士看來,安踏擬分拆亞瑪芬上市的舉動并不令人意外,“從經營壓力、國際經濟形勢變化以及亞瑪芬體育的發展前景等多方面考慮,拆分上市、贏得國際資本青睞都是將其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必行之舉。”
回顧發現,在被安踏收購之前,亞瑪芬原本在納斯達克赫爾辛基證券交易所上市,被收購后于2019年9月4日摘牌,此后一直未在安踏財報中合并報表,不排除安踏自收購之日起就有將其再次上市的可能,只是上市細節暫未敲定。
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了,安踏為亞瑪芬定下了“2025年亞瑪芬體育旗下品牌營收達1000億元”的目標,當前亞瑪芬尚未實現目標,就傳出赴美IPO的消息,此時是不是上市的好時機呢?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對于企業而言,上市時機關鍵看與企業需求的匹配度,只要滿足企業當下的需求或能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就是好時機。
一個重要的現實是,自2022年以來,亞瑪芬的成長性逐漸顯現。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AS Holding的收益同比增長21.8%,自被收購后,亞瑪芬首次為安踏貢獻了2.8億元的利潤。
據安踏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亞瑪芬收益同比增長37.2%至132.7億元,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增長149.2%至17.8億元,取得自投資者財團收購后最佳上半年業績。
圖片來源:安踏2023年中期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亞瑪芬在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水平,已經比安踏之前的“強將”斐樂高出約10億元。能亮出這張成績單,亞瑪芬的綜合實力大家有目共睹。這也意味著,亞瑪芬有望成為繼斐樂之后,安踏的又一個“現金牛”。
2025年2月14日,由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和北京貝克瑞會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的【焙烤新...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