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杭州,早就不只是互聯網了。
2023年4月,杭州發布了《2023杭州獨角獸&準獨角獸榜單》。與2018年相比,獨角獸企業從26家增長至42家,準獨角獸從105家增加至354家。
除了數量的增長,賽道的變化也引人注目。2018年,電子商務和企業服務是主力軍,而現在先進制造和生物醫療占據半壁江山。
上市公司情況也能鮮明反映杭州的變化。在2022年杭州A股IPO企業的行業分布之中,可新興產業和實體制造領域的企業進一步增多。新上市公司市值前10名中有3家半導體企業,其余則集中在軟件信息、計算機、自動化裝備、基礎化工等實體制造領域。
近年來,杭州持續發力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2022年,杭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0.7%,制造業投資增長26.4%。在制造業投資增長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長分別為22.3%、58.2%和72.4%。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杭州產業迭代的特征。這座城市,正在打破“網紅城市”的單一印象,在互聯網之外發掘更多的增長點,以全力爭奪北上深廣之后的“第五城”。
過去,我們一提到杭州,就會想到“電商”。俗話說,杭州有三寶——短視頻、直播、開淘寶。它是中國最大的電商聚集地,同時也是最大的網紅聚集地,是名副其實的“網紅之都”。
有個段子說:杭州湖濱銀泰一塊板磚拍下去,都能砸到一群網紅,全中國的網紅,差不多有一半在杭州.......說不定你在路上走,遇到一個漂亮小姐姐迎面走過來,她就會突然來了個后空翻或者當街劈叉,讓你驚掉下巴。
但是其實,杭州真正能打的,絕不僅是電商網紅,而是實打實的“硬科技”。
如今,杭州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首次躍至世界第14位,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居全國第2位,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成功獲批,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居副省級城市第3位。
在2022年2月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杭州提出的目標是: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服務全國、帶動全省”的高水平現代化引領區,努力成為比肩“硅谷”的科創高地。如今,目前,杭州已經有1個國家實驗室和7個浙江省實驗室。同時,2個“大科學裝置”(杭州超重力場、杭州極弱磁場)在加快推進建設。
目前,依托著這些創新平臺,杭州已經誕生了一批在全球都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科技成果——
比如,突破“卡脖子”問題,打造高通量激光直寫光刻技術與裝備。
光刻機,一直被認為是擋在我國芯片產業發展道路上的巨石,是我國半導體行業發展最大的痛點之一。之江實驗室研發的高通量激光直寫光刻技術與裝備,為國產光刻技術開辟了全新的技術路徑。
研發團隊將激光直寫光刻的精度提升至20nm-50nm尺度,十通道激光直寫系統實現了100M/S的刻寫通量,六通道激光直寫系統僅需2小時就能完成傳統單光束2天多才能完成的刻寫。
再比如,全球首個,專為人工智能應用構建的計算機——“之江天目”。
近年來阿爾法狗、chatgpt等讓人工智能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面對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和算力需求的不斷提升,自主可控的智能計算機成為行業風向標。
而杭州之江實驗室開發的“之江天目’是專為人工智能應用構建的集群系統,是全球首個基于開放計算規范的千卡規模液冷智能計算機,算力規模達到110PFLOPS,能效比達到1.08,可支撐超千億參數巨量模型的高效、并行訓練,支持業界主流框架和模型,能夠提供一站式的從訓練、部署到推理的完整解決方案。
其他傲人成果還包括:
“之江瑤光”智能計算操作系統,讓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隨時隨處可得的資源。
西湖實驗室,找到阿爾茲海默癥導致遺忘的“機關”——研究發現該病癥的全新分子機理解釋。
湖畔實驗室(達摩院),研究新一代視頻編解碼技術,推動視頻比“超高清”更高清。
良渚實驗室,研發了一種能夠用于診斷不同亞型AML(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深度學習算法,能為臨床醫師提供輔助診斷依據。
......
一項又一項的“硬科技”,讓大家認識到杭州絕不只有“軟文化”,“硬實力”也同樣能打。
因此,雖然現在說起杭州的產業,很多人第一反應還是電商。但其實杭州的產業底色,絕不僅僅限于“互聯網”創新,而是整個“新經濟”的創新。“互聯網”是在杭州創新沃土上,早年間生長出來的最大成果。
你可能不知道,原先的杭州可遠不像現在這么發達,原本的經濟底子很薄,缺乏支柱產業,城區也很小,直到80年代初都一直維持著數百年來的格局,主要的商業街區就延安路、孩兒巷、武林廣場這么幾個地方,以至于有人開玩笑說“連偷情都很容易撞見熟人”。
2000年,杭州由于開始發力“新經濟”,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而互聯網就是最大驅動力。
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當時還只是個沒多少人在意的小企業,但馬云已經發出如此豪言——西雅圖今天講,我有微軟,我有波音;紐約今天說,我有IBM;我們希望有一天,杭州人說,我們有阿里巴巴。
杭州人喜歡問一個問題:“到底是馬云成就了杭州?還是杭州成就了馬云?”
如果不是杭州,可能也不會有阿里。企業的成長,離不開杭州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第一個淘寶訂單、第一次掃碼支付、第一筆生活繳費、第一張電子證照、第一個無感停車……杭州為阿里開辟了許多“第一次”的試驗場,為阿里提供了快速成長的沃土。
阿里巴巴也不負眾望,成為了杭州的一塊“金字招牌”。如果把杭州的電商行業比作太陽系,那么阿里巴巴約等于最亮的那顆恒星,其他大大小小的電商在恒星周圍運行。
在“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氛圍感染下的杭州人,幾乎開啟了“全民創業”模式。有數據顯示,在全國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中,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電商有50%在浙江,而這50%中,又有8成在杭州。網上有個說法是“每20個杭州人里頭,就有一個淘寶賣家。”
如今,繼電商之后,杭州再度發力下一個“新經濟”的風口。根據《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杭州“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力的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產業。
杭州的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全國一流、長三角領先的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基地,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0%以上”
劍指3000億!那么現在杭州走到哪一步了呢?
2025年的目標,2021年杭州就已經不遠了。2015年至2021年,杭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從1212億元增長到2827.74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從42.1%增長到68.97%,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占工業比重日益提高,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撐帶動和引領能力持續增強。
如此看來,從互聯網時代的電商之都,再到逐漸升溫的高端制造和生命科學,杭州每一次都能走在時代的前面。
對于“新經濟”的敏銳洞察,讓杭州走出了一條“靠自己”的獨特之路,他的迅速成長主要并不是依靠外部投資(無論是外資還是國家投入),而是內生的自發生長。
那么,杭州的創新活力從何而來?
首先,歸功于杭州的企業家們,民營經濟已然成為杭州的“鐵柱鋼梁”。從80年代的夏鼎湖、魯冠球、宗慶后,到90年代的李書福,再到互聯網時代的馬云和丁磊,數以萬計的創業型企業書寫著民營經濟的“杭州故事”。
在“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杭州市有41家企業入圍,占全國的8.20%,占浙江省(107家)的38.32%——這意味著,杭州市上榜的企業數名列全國城市第一、全省第一。
從已上市公司來看,杭州市企業上市與并購促進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杭州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88家,境內上市公司達到215家,穩居全國城市第四位。這215家A股上市公司累計市值達到2.8萬億,同樣穩居全國城市第四。其中2家上市公司市值超千億,6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過百億。
“有效市場+有為企業”。除了“企業家”之外,杭州的“公務員”同樣讓人刮目相看。
互聯網醫療“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曾分享過自己的親身經歷:2003年當他在老家試圖申請成立企業時,部門工作人員對他說“你的想法很前衛,但有知識的人不上網。”但后來來到了杭州,時任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長的徐土松得知丁香園后,主動上門扶持企業。
當企業處于急需資金的最艱難關口時,好不容易有境外投資人愿意投資,但一般而言外匯流程耗時十分冗長(如北京、上海需要3-6個月),那杭州呢?
從整理資料遞交到外匯管理局,到A輪200萬美元入賬,僅花了18天時間,實際行政審批只有8天!
李天天曾如此感嘆:“杭州讓我重新認識了政府,重新認識了政府公務員。”
誠然,杭州政府的辦事效率,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自2016年起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無論是開辦企業,還是市民生活,只要跑一趟,基本全都能給辦完了,這在國內是無出其右的。
有微博大V曾分享過自己的經歷——本來計劃要三次來回跑才能拿到的產證,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就到手了。
杭州政府,不僅為企業和老百姓節省辦事時間,而且還很有主動服務的意識,這已經不是“只用跑一次”了,而是“一次不用跑,服務主動送上門”。
杭州已經建立微、小、中、大型企業分類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有序推進精細政策輔導,尤其是還發揮了杭州“大數據”的優勢,通過對企業行業類別、經營范圍等數據的分析,為企業“靶向”進行政策推送,幫助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例如杭州有家還處于前期研發階段的生物制藥企業,由于前期采購了大量原材料、耗材、設備、試生產設備等,且產品尚未正式投產,資金壓力很大。稅務部門發現企業留有較多的增值稅留抵稅額,立即主動聯系輔導企業申請享受,沒過多久,5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就到達企業賬上,幫助企業緩解資金的“燃眉之急”。
如今,杭州不僅自己要服務好企業,還正在聯動社會力量,尤其是重視發揮資本的力量來撬動企業發展。今年6月,杭州市國資委發布政策文件,提出將整合組建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和杭州并購基金三大母基金,由其參與投資N支行業母基金、子基金、專項子基金等,最終形成總規模超3000億元的“3+N”杭州基金集群。
杭州還重視搭建各種各樣的平臺,為資本、投資者等“牽線搭橋”。如今年6月20日,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幸會杭州”投資促進大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專家濟濟一堂,共享投資機遇、共商合作大計。一場大會,洽談簽約項目共48個,涉及投資總額超千億元,其中大會集中簽約項目30個,涉及總投資超700億元。
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杭州也不斷對外宣示著它的“野心”。在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上,提出“在全省更好發揮頭雁作用,爭取躋身國內一線城市、全球城市第一方陣。”
公開信息顯示,這是杭州官方首次明確提出爭取躋身國內一線城市。
國內一線城市是誰?約定俗成的說法,就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
此外,民間已經有了“北上深杭”的說法。例如“新財富”根據2021、2022年中國各城市金融業發展數據綜合計算后,2022年進入金融力Top30的城市中,杭州超越廣州,成為北上深之后的金融力第四城。
那么,各位看官朋友們,你覺得杭州未來城市排位如何,能順利成為“第五城”嗎?
由投資家網協辦的“云端杭潮 智匯鵬城” 2024年杭州(深圳)產業投資促進交流會圓滿舉行,此次活動聚...
北京時間2025年3月20日,歡聚集團(NASDAQ:YY,簡稱“歡聚”或“集團”)發布2024年第...
2025年3月21日,這款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智能投顧工具宣布全面開放下載,其“科技平權”理念引發...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