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能源車企,又倒下了一個!
在激烈的車市競爭中,造車新勢力的日子愈發難過,以至于破產時有發生。
這不,近日又一造車新勢力破產。
它就是拜騰汽車,曾經與蔚來、小鵬、威馬并稱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
創立之初,其核心管理團隊曾囊括來自寶馬、特斯拉等巨頭的骨干人員。
成立6年,燒光84億元,結果一款量產車都沒造出來,拜騰汽車還辯解能“救活”,法院都不信了。
歷數過往倒閉的造車新勢力中,哪個“生前”最輝煌各有各的看法,但誰倒下后的聲音最大,拜騰汽車絕對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你們覺得,5000萬能干什么?
可以全款拿下萬柳書院一套200平別墅,可以每月拿到10多萬的銀行利息;
然而拜騰汽車,土豪到直接拿5000萬給員工買一年零食。
果然,一家假的“土豪”車企,再多的白衣騎士也救不了!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句話成了眼下拜騰汽車最真實的寫照。
當年的造車新勢力“四小龍”再折戟一位,行業淘汰還在繼續...
壹
被巨頭眷顧的造車新勢力,也會面臨出局。
在“蔚小理”交付量大洗牌之際,曾經與“蔚來小鵬”等并稱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的拜騰汽車,已行至危崖,被申請破產了!
最近,拜騰汽車兩家關聯公司被法院立案破產清算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
此番拜騰汽車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源于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行新能源”)和南京知行電動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動車公司”)新增的破產重整事項。而這兩家公司是拜騰汽車的關聯公司。
相關民事裁定書顯示,知行新能源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持有電動車公司51%的股份,為電動車公司的實控人,拜騰汽車則是知行新能源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在相關裁定書中,盡管兩公司辯稱拜騰汽車仍舊有“救活”的希望,并表示其已具備量產條件,正在進行資產重組,且市場價值遠大于賬面價值。
但法院認為債權人權益已多年得不到保障,現公司停止經營數年,歷經數次的自我重組也未成功,顧決定立案。
那么為什么這兩公司會選擇如此“掙扎”呢?
其實這是關系到它們的切身利益,畢竟一旦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汽車生產資質將會被工信部注銷,之前各方的投入將付諸東流。
其實,拜騰汽車早就半死不活,走向破產也是遲早的事。
據天眼查顯示,早在2021年,知行新能源車公司就存在一條破產重整信息。據統計,知行新能源車公司風險總量達1123個,知行電動車公司風險總量達1260個,南京拜騰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風險總量達512個。
法院自2020年至今立案受理和待受理的知行新能源執行案件80余件,涉案金額約1.5億元;知行電動車則涉及100余件,涉案金額約30.5億元。
拜騰汽車,這次怕是真的要倒下了!
貳
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之一,拜騰汽車的起點并不算低,曾跟蔚來、小鵬、威馬并列稱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
可是,從拜騰汽車過往來看,明顯屬于高開低走。
拜騰汽車(英文名:BYTON)成立于2017年9月,創業之初與理想、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其團隊可謂“大咖云集”。
創始人分別為“寶馬i8之父”畢福康、在東風英菲尼迪、華晨寶馬均擔任過高管的戴雷,以及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CEO付強等,這些人均有著豐富的豪華車市場經驗,是汽車行業專的資深人士。
拜騰將全球運營總部、智能制造基地及研發中心都設立在中國南京,負責智能汽車用戶體驗和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開發的北美總部設在硅谷,負責車輛設計與產品概念研發的設計中心在德國慕尼黑。
2017年9月,拜騰汽車正式發布。拜騰汽車的豪華高管陣容,以及其全球布局使得拜騰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融資對于曾經的拜騰而言,似乎易如反掌。
公開資料顯示,拜騰汽車共經歷了6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高達84億元,其投資機構包括富士康、一汽集團、寧德時代、騰訊投資、啟迪控股等眾多明星企業。
可以說,拜騰汽車在成立之初是集萬千榮光于一身的,業內人士可以說是相當看好拜騰的未來,甚至將拜騰和蔚來、小鵬和威馬并稱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
面對品牌不斷涌現的新能源汽車賽道,拜騰有著很大的野心,一度想超越特斯拉。
然而,特斯拉Model系列賣到飛起,拜騰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M-Byte跳票一年才亮相,上市更是不斷延期,毫無戰斗力可言!
叁
“造車,我們認真的。”
誰也沒想到,拜騰汽車2020年4月21日17﹕08分發布的這條微博,居然成了拜騰汽車最后的告別!
而這一切的轉折出現在2019年。
2019年4月,合伙人之一的畢福康出走拜騰。
2019年,車市變得冷清。
中汽協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4%。資本市場同樣遇冷,拜騰一汽領投的C輪融資卻遲遲未到位。
進入2020年,拜騰遭遇了一系列問題,不僅首款車型M-Byte沒能如約而至,公司還接連傳出負面新聞,拖欠員工工資和供應商款項、高管集體降薪、工廠停工、員工“放長假”甚至被解雇。
拜騰汽車花5000萬天價買零食的背后,卻是連生產基地的電費都掏不起了,內外信任與口碑一起崩塌。
就在外界期盼M-Byte早日量產上市之際,央視報道卻揭開了拜騰汽車的“遮羞布”,直接點名拜騰“燒光 84 億未造出一臺量產車”。
21 年初,拜騰宣布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稱力爭在 2022 年一季度前實現首款車型量產。
但最終由于拜騰的財務狀況不斷惡化,加之中國一汽集團、富士康也都放棄了“救援”。
如今破產信息到來,拜騰首款 M-Byte 車型最終夢碎,最終都未能成功量產!
燒光近百億的拜騰汽車,最終被釘在了新能源車失敗者名單上,徒留一陣唏噓之聲。
肆
我們不禁發問,明明是一手好牌的拜騰,為何卻打得稀爛?
高管不和、內部管理的混亂以及中美多地業務開展過程中的低效溝通,不斷拖累著拜騰汽車的造車進程。而在花銷上的豪橫支出,則進一步侵蝕著公司的“錢包”。當融資進展停滯之際,拜騰汽車錢燒光了,車卻沒能實現量產,最終一步步走向瀕臨破產的困境。
實際上,身陷經營困境的并非拜騰汽車一家,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此前也屢屢曝出拖欠員工工資、建議員工自費社保、總部退租等消息。此外,被稱為“四小龍”之一的威馬汽車也身陷困境,難以自拔。而李一男創辦的自游家(NIUTRON)也在新能源汽車賽道淹沒。
在競爭日益激烈、新品牌快速涌現的當下,車市優勝劣汰已成為常態。
近期包括華為余承東、長安汽車董事長等多位業內人士公開放話,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未來主流玩家不會超過5個。
造車注定是一場耐力戰,實力與資本缺一不可,“強者更強”的馬太效應也逐漸顯現。
基于這一背景,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車企步入拜騰汽車的后塵。
你認為,下一個會輪到誰,最后新勢力會剩下哪幾家呢?
參考資料:
《84億打水漂,又一明星企業跌落神壇》,投資家
《拜騰汽車行至危崖或將離場 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劇》,中國經營報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白衣騎士”難尋,拜騰終破產》,華夏時報
《又一新能源車企被申請破產,曾與蔚來小鵬等并稱“四小龍”》,華爾街見聞
在論壇上,2025年中國數字化治理領域最新評估結果揭曉,阿里云成為首批通過信通院“企業用云治理能力成...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