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漲!漲!漲!
共享單車又悄悄漲價了!
漲價幅度驚人!一些城市單價已經漲到了6.5元/小時!
說到共享單車,如今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對于很多人來說,共享單車甚至已經成為了他們每天出行的交通工具,即環保又鍛煉身體!
2015年左右共享單車剛出現的時候,幾乎呈現出了“百團大戰”的態勢,大街上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讓人摸不清頭腦!甚至讓一些后加入戰局的玩家們連顏色都沒得選的了!
當時為了拉新不少共享單車的供應商甚至連費用都不要,只需交押金就可以提供用戶免費乘騎。
但后來大家也知道了,隨著行業不斷洗牌,大部分共享單車玩家都死了,還留下了一地的雞毛,坑走了用戶不少的押金錢!
時至今日,整個共享單車行業僅剩下了美團單車、哈啰單車、滴滴青桔三大巨頭互相競爭,占據了市場超過95%的市場!
當然,按照互聯網企業的慣例來說,一般都是前期燒錢拉新,后期不斷的轉化留存,最后就到收割了!
這不,如今關于“共享單車漲價”的新聞時不時就會在很多地方出現。可見,共享單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向用戶們下手了!
壹
共享單車漲價,每小時單價達到6.5元!
共享單車這種便民的服務曾一度被廣大老百姓們所喜愛,畢竟它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年輕人們下了地鐵還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家,但自從有了共享單車以后,大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就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但如今,大家又發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隨著共享單車不斷的漲價,如今的共享單車騎行費用已經越來越讓人難以承擔。
最近,關于“共享單車漲到1小時6.5元”的話題就快速的沖上了微博的熱搜,成為了大眾討論的焦點話題。
據相關媒體的報道顯示,最近在一些大城市共享單車的漲價速度非常快!以上海為例,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的收費標準為前15分鐘1.5元,此后每10分鐘收費1元,算下來騎行一小時的收費就達到了6.5元!
有人做了統計,一些中長距離的路程中選擇騎共享單車的費用已經超過了坐地鐵和坐公交的費用!
當然,為了方便一些經常騎行的用戶,共享單車企業們也開通了相應的月卡或者季卡服務!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這些月卡和季卡服務也開始頻頻漲價了,即便你每天騎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根據相關媒體做的統計顯示,目前市面上的三大共享單車企業美團單車、哈啰單車、青桔單車的90天騎行套餐的售價分別為49元、43.8元、35元!
然而,這還是618的限時活動價!如果按照原價計算,三大品牌的90天騎行套餐的售價分別為90元、90元和75元!
這時候,我們就來算一筆小賬!一輛普通自行車的售價基本上在200元左右,而如果按照90天騎行套餐原價計算,用戶僅騎行半年多的共享單車的費用就足夠購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自行車了!
由此可見,現在的共享單車的收費標準是不是確實有些高了呢?
貳
共享單車,一直在漲價!
根據紅星新聞的報道來看,共享單車集體悄悄漲價是從2022年開始的!
2022年1月,哈嘍單車宣布將騎行套餐7天卡10元漲到15元,30天卡25元漲到35元,90天卡75元漲到90元。
2022年8月,美團單車也發布公告將騎行暢騎7天卡從10元漲到15元,30天卡從25元漲到35元,90天卡從60元漲到90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承擔高額的旗下費用外,現在用戶還需支付調度費等額外費用!
以前,共享單車野蠻生長的時候,用戶無需為停放而擔心,想騎到哪就騎到哪,順手一停一關鎖就行,十分的方便!
但如今,隨著行業逐漸走向正規化,監管和政策也隨之而來,要求共享單車企業需要停放到規定的地點上。
為了讓用戶按照要求將共享單車停到指定的地點,共享單車企業們也出臺了一系列的限制規則,例如不停放到規定區域就要收取調度費和違規費用等,使得很多共享單車的用戶名怨聲載道!
對此,不少用戶都表示,共享單車按規定停放是一件好事,但有時候趕著上班,但規定的停放地點又找不到或者停滿了,最終致使自己在騎行費用之外,扣除了一些調度費用!
在黑貓投訴上,搜索相關共享單車品牌,用戶的投訴量眾多,基本都圍繞“找不到停放點”、“亂扣調度費”、“單車質量問題”等。
一些用戶還表示,現在的共享單車還有區域的限制,不能騎行到一些遠郊的地區。一旦超過運營區域就會收取調度費用。不僅如此,這些調度費收取的額度還很高,有時候往往達到了15-20元/次!
也是因此,不少用戶表示,以前騎共享單車都是圖方便,但現在共享單車沒有想象中那么方便了,價格貴不說,規則陷阱也多,因此有時候寧愿打車都不太敢騎共享單車了!
叁
共享單車漲價背后,企業也身不由己!
當年,共享單車剛出來的時候,由于其解決了“最后一公里”問題,甚至被網友們調侃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確實,自從共享單車出現,不少人的交通生活便捷了不少。但反過來看,雖然共享單車便捷了人們的生活,但它并不見得是門好生意!
首先,共享單車本事屬于重資產投資,制造和運營共享單車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錢江晚報曾報道過,早期的共享單車一輛成本平均達到2000多元!
如今,隨著監管和相關政策要求共享單車的停放問題,致使企業在共享單車的調度上還需投入大量的人員和資金去運維!
哈啰CEO楊磊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一輛單車每日運維成本為0.3元,每天每輛車的折舊成本是0.6元。
也是因此,一直以來共享單車都是不賺錢的買賣!
根據哈啰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凈虧損分別為22.08億元、15.05億元、11.34億元,再加上2021年一季度8.36億元的凈虧損,三年多時間,累計虧損已50多億元!
另據媒體報道,被美團全資收購的摩拜單車2018年-2020年累計虧損接近50億元。滴滴2021年的財報數據顯示,青桔共享單車被劃分進300億的“其他業務”的虧損中!
換句話說,企業并不可能長期做慈善!如果一個業務長期保持虧損,它還不如不做!因此,通過不斷的漲價先維持盈虧平衡,再想方設法最終盈利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
而一直以來互聯網企業也確實都是這么玩的!先用低價吸引你,待你養成習慣了,再慢慢收割,把以前虧的錢慢慢賺回來!
最后只能說,只有一小部分用戶會選擇放棄,仍舊有大部分用戶都是選擇妥協!
畢竟,即便花同樣的錢可以購買一輛自己的自行車,使用起來仍舊沒有共享單車方便!
就像是共享充電寶,即便它的收費越來越夸張,但人們還是只能選擇使用它!因為你不得不承認,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它確實是剛需產品!
蛇年春晚,張藝謀導演的創意融合舞蹈節目《秧BOT》引發關注,節目由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和演員們聯袂主...
通知要求,所有微短劇需按照國產網絡劇片分級監管原則,進行分類分層審核管理,以提高審核效率,優化行業發...
隨著“5G+工業互聯網”項目的持續推進,我國已超過1.5萬個項目實現落地,覆蓋全部41個工業大類,7...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