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銀行是經濟命脈,每天都要和錢打交道,“穩”字當頭就成了市場對其最根本的要求!
隨著A股上市銀行業績報的陸續披露,各家銀行經營指標也隨之浮出水面。
面對風高浪急的外部經濟形勢,作為蘇州地區唯一一家法人城商行,蘇州銀行(002966.SZ)交出了一份復雜的業績答卷: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10.7%和11.1%;凈息差為1.87%和1.77%,一季度環比繼續下行、同比企穩。
蘇州銀行凈利潤跳漲背后卻難掩營收增速逐年下滑的事實,而且公司凈利差、凈息差都在收窄,資本充足水平也出現了下滑。
但奇怪的是,蘇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卻大幅飆升至 530.81%。
資本市場的表現也最為真實,近半年蘇州銀行的股價如同過山車一般,先是走高突破8元,然后一路下跌至6.82元,最新收盤價7.15元/股。
蘇州銀行的破局之路,看似平穩,實有隱憂!
壹
商業銀行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相信我們每個人也都跟銀行打過交道,它也是我們現代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中國銀行協會發布的《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報告2022》,截至2021年末,我國城商行資產規模總計45.1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重為13.1%,城商行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又以北京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國內四大城商行最為出色,業績斐然!
不過,城商行中卻有個不知名的存在“蘇州銀行”,正在暗暗發力,向著大型商業銀行之路破局。
一般來說,大型商業銀行網點遍布全國,資產規模皆以萬億為單位;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次之;城商行與農商行立足于本地業務,體量較小,但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商行,也有不少能把資產規模做到數千億乃至過萬億。
通常上市城商行的規模在1000億至5000億之間,如西安銀行、廈門銀行。一些城商行總資產規模已步入5000億以上區間,就達到了中型銀行的標準,如鄭州銀行、杭州銀行、天津銀行、蘇州銀行。也有上市城商行資產規模突破萬億以上,四大城商行皆在此列。
不難看出,城市商業銀行的規模與當地經濟發展及金融生態密切相關!
江蘇省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貴精、藏富于民”,而蘇州作為江蘇版圖上的璀璨明珠,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工業城市,經濟發達,民生富庶,被譽為中國第一地級市!
貳
蘇州市GDP近年來常年位居江蘇省內第一,近三年位居全國第六,2021年蘇州市GDP總量為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2.63%,人均GDP為137,039.00元,蘇州市人均GDP為177,500.00元,也高于江蘇省人均水平。
蘇州發達的經濟水平為蘇州銀行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
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由農商行改制而來的城商行,蘇州銀行是從蘇州吳縣起步的一家區域銀行,原為江蘇東吳農商行,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掛牌開業,是全國第5家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
2010年9月28日,江蘇東吳農商行正式更名為蘇州銀行,并于2011年升格調整至中小銀行監管序列,蘇州銀行的行業性質也正式由農村商業銀行轉變為城市商業銀行。
2016年,蘇州銀行首次提交A股IPO申報稿,此后經歷了兩年之久,IPO之路終成功;
2019年8月,蘇州銀行正式登陸A股,成為江蘇省第9家、A股全國第33家上市銀行,也是繼南京銀行和江蘇銀行之后江蘇省第三家上市的城商行!
經過十余年發展,目前該行的經營版圖不斷拓展。
在集團化經營方面,該行旗下控股了4家“東吳”系村鎮銀行以及蘇州金融租賃公司。去年,該行聯合組建蘇新基金公司,是江蘇第一家公募基金,也是全國第16家銀行系公募基金。
此外,去年蘇州銀行還成功獲批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成為近8年來首家獲批的中資銀行。
可惜的是,在江蘇這片銀行經營的沃土上,蘇州銀行掌握區位優勢。坐擁金山卻不盡其用,對外比不過其它城商行,對內弱于江蘇的南京銀行!
叁
蘇州銀行作為蘇州地區唯一城商行,區域優勢顯著,截至2023年1月末,其在蘇州市布局網點數量132家,遠高于省內其他城農商行。
2022年末公司蘇州地區投放貸款占比62.7%,江蘇省其他地區投放貸款占比 37.3%。整體來看,蘇州仍然是公司經營基本盤所在。
截至2022年末,蘇州銀行資產總額5245.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79%;各項存款3163.4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57%;各項貸款2506.3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51%。
較總資產突破2萬億的南京銀行,中型的蘇州銀行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截止2023年5月23日收盤,蘇州銀行跌1.92%報7.15元/股,最新市值262.17億元;而928億市值的南京銀行是其3.5倍還要多!
4月24日晚,蘇州銀行發布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度報告,業績方面,截至2022年末,該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7.63億元,同比增長8.62%,凈利潤41.17億元,同比增長25.23%,歸母凈利潤39.18億元,同比增長26.13%。
今年以來,蘇州銀行發展勢頭有增無減。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蘇州銀行營收31.58億元,同比增長5.26%,實現凈利潤13.51億元,同比增長21.9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6億元,同比增長20.84%。
單從財務數據來看,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蘇州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均維持在20%以上的高增長,但23年一季度20.8%的增速較2022年全年26.1%及前三季度25.9%的高位有所放緩;
蘇州銀行2022年、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分別增長8.6%、5.3%,較2022年前三季度11.5%的增速持續放緩!
蘇州銀行非息收入表現偏弱,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蘇州銀行非息收入同比變化幅度為3.8%和-5.2%;其他非息收入同比變化幅度為8.3%和-17%;其中,投資收益同比減少14.5%和30.5%,一季度匯兌虧損為0.47億元。
肆
歷史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蘇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逐年大幅提升,由2018年的174.33%提升至2023年的530.81%,整體增長達356.48個百分點,較22年年初上升107.90個百分點。或存隱藏利潤傾向!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財政部發布《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針對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方面提出的規定顯示:“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例,監管部門要求的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150%,對于超過監管要求2倍以上,應視為存在隱藏利潤的傾向,要對超額計提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從近兩年數據來看,江蘇銀行在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的情況下,該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不排除其或有隱藏利潤傾向的同時,若未來上述規定落地并實施,該行也將面臨較大的降撥備壓力。
弱敏感資產終將成為燎原星火,銀行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在爭取客戶,銀行的產品和服務落腳點都是客戶需求和客戶體驗,蘇州銀行還有待加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蘇州銀行破局的關鍵時期,掌舵人卻換了!
2023年2月3日,蘇州銀行公眾號發文宣布王蘭鳳因年齡原因將辦理相關離任手續, 崔慶軍先生任蘇州銀行黨委書記。
4月10日,蘇州銀行發布公告稱,崔慶軍該行董事、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獲核準。
近一年多以來,蘇州銀行一直是A股銀行板塊的“例外”。
過去的2022年,A股42只銀行股走勢分化明顯,統計顯示,只有14只銀行股實現上漲,其中8只個股漲幅超過10%,4只個股漲幅超過20%,但整體銀行行業指數去年累跌10%。
反觀蘇州銀行,公司股價從最低點5.67元扶搖直上,一直到2023年1月5日的8.14元,全年漲幅超過了35%,位列2022年銀行牛股榜單前三甲。
不過,之后蘇州銀行的股價波動十分厲害,近期表現有所低迷!
也許是蘇州銀行陷入增長困境,破局之路的隱憂逐漸展現,金融業形勢逼人,城商行新增長機會在哪,銀行如何尋求未來生存之道?
眾所周知,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推動數字化轉型,探索科技賦能業務全流程管理體系已成為銀行業發力的重點。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信息技術和能力,驅動商業核心的變革。在他看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個關鍵就是建立數字化的企業戰略模式與文化、掌握數字化技術能力、以及將數據視為企業的戰略資本。
數字化轉型成為銀行紛紛下注的重要抓手,這也是銀行未來發展的“命門”所在!因為對銀行而言,數字化能力已經不是要不要開展的問題,而是能否得以生存的問題!
你看好蘇州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嗎?
參考資料:
《蘇州銀行研究報告:立足姑蘇,未來可期》,未來智庫
《蘇州銀行總資產突破5000億,深度解讀“八大核心競爭力”》,勝馬財經
《蘇州銀行:資產端持續擴張以量補價 貸款增速回落需求端有隱憂》,證券市場周刊
《蘇州銀行"換帥"!"70后"老將接任,一年來還有這些上市銀行高管生變》,券商中國
2024年12月19日,由國際金融論壇(IFF)主辦的“重構與巨變”華盛頓研討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
2024年12月26日,中國領先的科技益智產品企業洪恩(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IH)(以下簡稱“洪...
隨著《周大生品牌年度盛典暨腕美串珠藝術節》的進行,周大生在一年終了之際向行業提交了一份“腕”美的年終...
12月22日,AIGC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成果展在深圳開幕,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等各領域近50...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