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孚康(浙江)工業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孚康”)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凱風創投、飛圖鑫元創投跟投,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兩大方面。
英孚康成立于2016年,以高端伺服驅動器起家,通過自主研發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核心編譯器,掌握源代碼,推動大中型PLC與高端伺服產品的國產化進程,為工業控制領域的客戶提供穩定可靠、易于使用的高品質工控自動化產品和服務。團隊方面,目前英孚康核心團隊出身于自動化國際知名大廠,長期深耕自動化領域,平均具備10余年自動化行業豐富的研發設計及管理運營經驗。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推動下,工業自動化控制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爆發出千億市場容量。據相關市場數據,我國工業自動化控制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1837億元,預計增長到2022年的2360億元,包括PLC、控制器、工業網關、邊緣服務器等核心部件亦相繼步入國產化的黃金時期。尤其是高端伺服和PLC領域,因其極高的技術壁壘,該市場一直被西門子、施耐德、羅克韋爾等歐美玩家,以及松下、安川、三菱等日系廠商所壟斷和主導,國產中大型PLC的市場份額不超過10%,伺服控制器的國產化率也低于50%,PLC國產化率極低,是當下工業4.0國產化進程中真正的卡脖子環節。一方面,伺服涉及驅動與電機配合,是實現自動化精密與柔性制造的核心技術,從定位精度看可分為高端伺服(多軸實時<0.01度)、中高端伺服(單軸<0.01度)、低端伺服(<0.1度),其中高端及中高端伺服的軟件架構更好,面向大型高精度設備、注塑機、包裝設備等系統性復雜應用。另一方面,PLC是自動化機械控制的核心,能夠讓機械設備根據有邏輯、可編輯的機械控制指令自動完成相關操作,可分為大、中、小型三類PLC,其中中大型PLC可用于復雜的邏輯控制和連續生產過程,存在極高的技術壁壘。具體來看,中大型PLC具備極高的可靠性,不僅需要達到百萬小時級別的平均無故障時間,還需要在高溫、高濕、抗碰撞、抗干擾等極端的環境下保持運行穩定性,同時需要根據I/O數量、擴展能力、控制要求進行選型,并且面臨著大量的通信和交互需求。現階段,西門子、三菱、歐姆龍、羅克韋爾等國外巨頭均自研了中大型PLC系統,而國內大部分玩家則以進口德國Codesys的PLC軟件編程工具為主,后者類似于工業界的安卓。在長遠來看,采購國外PLC編譯器產品在軟件適配性和穩定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從整個大趨勢來看,PLC的國產化背后有幾大原因。一是在疫情環境下,西門子、羅克韋爾、倍福等國外廠商的交貨周期普遍增加;二是目前多種因素催生了供應鏈“逆全球化”,而國內中大型PLC進口依賴度高,產業風險加劇;三是進口產品逐漸漲價,擠壓了行業利潤;四是國企對工控安全防護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因此,英孚康選擇自研PLC系統,從而實現行業突圍,并且是國內首家完全自研中大型PLC內核,且實現量產的公司。現階段,英孚康構建了信息層、控制層、設備層三大產品線,成功研發并量產了PLC、驅動系統、遠程IO模塊、PAC(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等多款產品。其中,英孚康的中大型PLC產品系列采用100%自主研發的PLC編譯平臺與模塊,無進口使用權成本,經客戶驗證已經能實現進口一線品牌替代。在實現國外大廠相同性能和穩定性的情況下,英孚康中大型PLC的產品價格能降低至少50%。英孚康的伺服產品系列包括驅動和電機,具有高性能多軸結構、監控及故障診斷、擾動自消除模型、無傳感矢量控制、可配套高端PLC等特性,而精確調節且穩定的伺服系統是機器性能、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關鍵。在部分場景下,英孚康伺服產品的波動性比國際大廠至少低50%,而同類型產品的價格也比國外大廠低30%以上。
關于商業路徑,英孚康的策略是通過無差別替代國外伺服產品,逐漸形成高端市場口碑,從設備層向上滲透,再利用自身的產品技術優勢、通過價值銷售,以更高性能、更低或同等價格為策略實現中高端市場的進口替代。英孚康講究“無感替代”,所謂無感,就是指客戶將進口品牌替換成英孚康的產品時,性能和穩定性均不下降,這也是中高端用戶的追求,如今公司已經能無差別替代國外伺服產品。落地方面,目前公司已幫助幾十家西門子,羅克韋爾,倍福客戶實現了伺服產品的無感替換,中高端客戶基礎扎實,累計出貨量到2022年底已超10萬套。同時,公司的中大型PLC產品已進入光伏電池、輪胎、印刷包裝、醫療、衛材等多個行業,并獲得一線品牌的認可,合作客戶包括晶科能源、通威太陽能、天合光伏、中策輪胎、寧德時代、穩健醫療等。
英孚康工業是一家擁有全方位自主創新研發的工業智能制造服務企業。通過應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產品質,讓企業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