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白酒國際化受到代表委員們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白酒國際化受到代表委員們關注。
近年來,中國白酒國際化進展緩慢。2022年中國白酒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重僅為0.24%,出口額占白酒銷售總收入的比重僅為0.72%,總體處于起步階段,內外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較為突出。
近日,時代周報記者從五糧液獲悉,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的建議,主要圍繞白酒國際化和白酒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在《關于支持中國白酒擴大出口的建議》中表示,建議加快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推動破解白酒貿易條件和關稅壁壘,建立中國白酒對外推廣的聯動機制。
建議加快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
目前,烈酒進入我國“一路綠燈”,但白酒出口海外“一路關卡”,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對白酒實施特殊的管理辦法,設置了技術標準、技術法規、包裝標簽規則等方面的貿易壁壘。
在曾從欽看來,中國傳統優勢產業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中國白酒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針對性解決影響中國白酒擴大出口的“標準偏差、文化反差、政策落差、貿易逆差”問題,有助于以規則相聯促進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也有助于提升中國白酒國際競爭力,促進中國白酒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在更高開放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環。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酒類累計進口51.56億美元、出口15.06億美元,貿易逆差為36.5億美元,其中烈酒進口22.8億美元、白酒出口7.16億美元,貿易逆差為15.64億美元,這與我國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不匹配。
此外,我國從2018年起將包括3個洋酒品類在內的187種商品的平均關稅由17.3%降至7.7%,而海外各國依舊普遍對中國白酒課以重稅,個別國家征收的綜合稅率高達300%,致使中國白酒國際市場準入成本高、海外終端零售價格高,削弱了國際市場競爭力。
對此,曾從欽建議,加快制定與國際接軌、完整規范的中國白酒國際標準,讓中國白酒擁有符合國際貿易的“身份證”;積極推動破解白酒貿易條件和關稅壁壘,針對國內外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別,開展有關貿易談判,爭取在貿易條件評定、稅收等方面得到公平待遇,使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公平競爭環境;建立中國白酒對外推廣的聯動機制和國際貿易信息共享平臺,提升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政策保障水平。
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圖片來源:受訪人供圖
推動中國白酒釀造技藝“打捆”抱團申遺
曾從欽在《關于支持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中指出,加快推進白酒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創新實踐,有利于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推動中國白酒加快國際化進程、推動白酒釀造技藝系統性保護。
目前,其他國家釀酒文化已有成功申遺案例,全球已有6項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國白酒傳統釀造技藝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具有獨特的發掘和保護價值,且五糧液等白酒釀造技藝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并“打捆”進入“中國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具備加快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基礎和條件。
基于此,曾從欽建議,將中國白酒釀造技藝列入我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重點計劃優先推薦;加快組建高規格、多層次的白酒釀造技藝申遺工作機構,牽頭負責和協調申遺相關工作,進一步做好白酒釀造技藝申遺工作的統籌安排。
他表示,可以借鑒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打捆申遺”成功經驗,靶向發力,突出重點,積極發揮白酒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完善申遺信息共享機制,強化申遺相關資源整合,進一步推動中國白酒釀造技藝“打捆”抱團申遺。
“建議加強對龍頭企業釀造技藝保護的指導和支持,加大對白酒釀造工藝師特別是工藝大師申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支持力度。”曾從欽說。
2022年,我國酒類累計進口51.56億美元、出口15.06億美元,貿易逆差36.5億美元——這一串...
2022年,我國酒類累計進口51.56億美元、出口15.06億美元,貿易逆差36.5億美元——這一串...
4月2日,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信息”)正式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聯合制定的《常見輕微病癥健康管理中國專家...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