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建筑服務商「聯恒智控」宣布完成累計 5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云沐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等方面。對于本輪投資「聯恒智控」,順為資本合伙人程天表示:“順為團隊長期關注科技為人類生活提升效率與幸福感的新機遇。近年來智能家居產業受益于 AIoT 技術高速發展、國家政策扶持、消費者使用習慣升級等多重利好因素,正加速步入全屋智能時代。當前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已突破 6,000 億元,行業滲透率相較歐美發達國家仍然較低,未來增長潛力巨大。智能家居 To B 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環境相較 To C 領域存在更好發展機會。聯恒智控創始人王志敏擁有豐富的產品經驗和產業資源,對 To B 業務模式具備深刻理解,期待看到團隊能夠成功結合‘智能硬件+應用軟件+運營服務’體系,用高品質兼具性價比的產品,為用戶帶來更多美好生活體驗,成為物聯網時代智慧建筑企業。”
一、智能家居商業化走向建筑層面
智慧建筑、智能家居等是 IoT(物聯網)的典型應用領域,近年來發展迅速。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6-2020 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由 2608.5 億元增至 5144.7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8.51%。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 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可達 6515.6 億元。而隨著國內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物聯網的推廣,智能家居發展將進一步提速,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智能家居市場已經告別市場萌芽和初創期,已經進入成長階段。具體到商業化層面,前幾年的智能家居市場以傳感器、智能音箱等單品、爆品邏輯為主,那么到了現在,智能家居的產品線逐漸完善,用戶的需求也逐漸走向“全屋智能”,商業化也從家居走向了更廣泛的建筑層面。聯恒智控正是瞄準這樣的市場機遇而成立。
聯恒智控創始人是連續創業者,在樓宇自動化、智慧建筑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創始人王志敏表示,目前全屋智能的底層技術已經成熟,在供給端已經具備行業爆發的條件。從需求端看,智能建筑的需求潛藏在各行各業,包括房地產、酒店、政企辦公等等。參照目前國內智能家居市場 10% 左右的滲透率,如果再細分到全屋智能,滲透率則更低,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按產業鏈區分,智能建筑領域可分為上游零部件與核心技術提供方、中游產品生產商及智能系統方案集成商,以及下游的銷售渠道。聯恒智控的角色較為綜合——既整合了自有產品及第三方產品,也做系統方案集成。面向有智慧建筑需求的企業,團隊能夠提供包括“智能硬件+應用軟件+運營服務”的一站式服務。“成立之初,聯恒智控重點在于建立市場渠道,摸索可行的商業模式,到了 2022 年,則開始了智能產品的打造過程,并且在多個場景已經有了落地案例。”王志敏介紹。
地產是智慧建筑的典型場景之一。在前幾年,地產商大力興建商品房后,如今需求已經進入過剩階段。業主更愿意為高品質居住體驗買單。而地產商也將智能家居、樓盤智能化升級作為賣點,以期提高銷售效率和利潤率。以具體場景為例,地產裝配環節大致可以分為前裝及后裝兩大部分,聯恒智控的方案會深入到前裝環節,直接對接為企業提供產品交付、安裝、售后、物業運營等服務。在前裝環節,聯恒智控通過安裝核心硬件,將向外延伸到各類應用場景——如智能影音、家居清潔等,連接各類智能電器,讓用戶進行統一操作和管理。在協議層面,聯恒智控的產品可以接入目前市面上全部主流的智能家居平臺。聯恒智控整合了米家品牌及米家生態鏈,加上聯恒自有品牌產品,如今已經有超百個硬件 SKU。而針對房地產、政企辦公、酒店等領域,聯恒智控也已經形成通用的模板,能加快交付和服務效率。除此之外,聯恒智控還會為特定項目提供運營維護及增值服務。在智慧住宅、辦公、養老等場景中,聯恒智控會和其它專業團隊一起幫助客戶提供增值運營服務,比如建筑的節能運營等。
“地產只是智慧建筑的其中一個細分場景。”王志敏表示,如政企客戶也有非常多辦公、展廳等需求,同樣需要智能硬件和應用,以 2-3 年為單位進行升級迭代,聯恒智控也已經服務了這類政企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非常考驗團隊的交付實施等服務能力。王志敏表示,到 2022 年底,聯恒智控已經建立起覆蓋全部一二線城市的渠道和服務網絡,未來三年將布局覆蓋全國 80% 的城市。在商業化層面,2022 年,聯恒智控營收已達數千萬元,且已經簽訂近億元訂單。談及未來發展規劃,王志敏表示,團隊在 2023 年將繼續豐富硬件產品線,形成完整自有供應鏈。另外,聯恒智控也將加速市場拓展速度,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集成商、渠道合作伙伴等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