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视频-国产五月色婷婷综合-国产五月婷婷-国产午夜不卡-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在线看片二-曰韩一级毛片

更多精彩 >

再生醫學:開啟突破性創新療法的新思路|華興醫療觀點

2022-11-25 16:52:15   來源:  作者: 

摘要:十四五重點規劃之再生醫學是全球都在關注和布局的創新療法的前沿方向。

十四五重點規劃之再生醫學是全球都在關注和布局的創新療法的前沿方向。隨著干細胞、基因編輯和遞送、核酸藥物等技術的交叉革新,“醫療”的定義和兼容正在不斷拓展,再生醫學有望為下一代創新藥輸出新思路和新希望。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再生醫學將走出怎樣的發展路徑?工業化放大與成本優化路徑如何關聯?成藥性的歷史性拐點是否即將到來?

  我們整理了“第十屆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領袖峰會—再生醫學圓桌論壇”實錄內容,希望這些寶貴而精彩的思想火花,傳遞給更多關注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發展的讀者。更多峰會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論壇嘉賓

  陳功|神曦集團創始人兼首席科學顧問

  何奇志|科鎂聯生物首席執行官

  王立群|星奕昂生物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王文元|河絡新圖創始人

  魏君|睿健醫藥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主持人

  蔡大慶|夏爾巴投資創始管理合伙人

圖片1.jpg

  創業初衷:再生醫學發展正當時

  蔡大慶:謝謝華興的邀請,華興辦這個會非常專業,五位嘉賓都是行業內的大咖。在我的概念里大部分人在做CGT的東西,放在再生醫學這個大板塊里面還是非常好的。

  前兩天我跟朋友聊,認為再有20年,每一個人都養著幾頭小豬,不光是為了吃肉,這里面各種病毒、各種免疫原性基因都敲掉了,需要角膜、腎都能直接拿來,這會是再生醫學未來的里程碑,當然還有其他的技術路徑。按照今天的主題,在中國再生醫學領域的科學突破和政策支持下,請各位談談切入再生醫學賽道的初衷,以及臨床發展路徑是怎樣的?請陳老師開始。

  陳功:我直接切入主題,接著蔡總剛剛講的,每一個人要養幾頭小豬,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大可不必,干嗎要養幾個小豬呢?缺了腦細胞用豬腦細胞來置換,缺了角膜要用豬的角膜置換嗎?我覺得可能不需要養豬。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人的大腦里有可分裂的細胞,人的肝臟里有可以分裂的細胞,人的眼睛里也有細胞可以分裂。所以,如果用我們人體內可以分裂的細胞進行自體置換豈不是更好?我們神曦集團做的是利用大腦里的膠質細胞,通過轉錄因子表達,原位直接再生人體需要的細胞。進一步地,我們的脊髓、眼和全身其他的器官,都可以利用可分裂的細胞進行原位再生。

  準確地說,在大腦里面,當神經元死亡了,比如腦中風、老年癡呆癥、帕金森病等等,我們就用神經轉錄因子把可以分裂的星形膠質細胞直接原位轉化為神經元,再生新的神經元來治療各種各樣的神經疾病。這樣的技術叫做轉分化技術,這個轉分化技術跟大家熟悉的iPSC屬于同一大類技術,就是通過轉錄因子,比如Yamanaka四個轉錄因子,就可以把皮膚細胞變成多能干細胞。我們稍微比別人又向前跨了一大步,我們不是在體外的培養皿里做轉分化,我們是直接在人腦里做原位轉分化。

  何奇志:陳總說的在大腦,輪到我說說肝了。大家知道肝是身體里非常特別的器官,把肝切除三分之二還能再長出來,長到原來一模一樣大小就不會再長了。所以肝的再生能力,不是靠stem cell來做的,因為速度是不夠的,肝的再生有regenerative ability。肝里面承載著人體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解毒,它的代價就是肝細胞的死亡。所以我們每天都有大量肝細胞死亡,你一定要給肝細胞予以非常強的再生能力,但是這個再生能力不是我們持續擁有的。大家提到再生醫學常常想到器官的再生或者細胞再生,而我們用的方法是比較特別的,我們是通過小核酸來解決這個問題。小核酸怎么解決肝的問題呢?在人體進化的過程中,這個細胞不需要了我就把它消除掉,這是因為在肝細胞里面激活了部分基因,肝細胞在衰老的過程中也不斷有program designed activation,所以我們是通過小核酸來抑制這些基因。

  所以,我們的方法跟大家有點不太一樣,但是對于肝這個器官來說是非常特別的。

  王立群:前面兩位的介紹我覺得特別好,剛才說我們有不同分化功能的細胞,我們怎么再生。我這邊做的特點可能還要進一步,我們不是想再生一個天然已經有的功能性細胞,我們想工程化一個細胞,拿它作為一個藥物,其實已經超出了再生的概念,更多的是合成生物學的概念,我們希望達到一個功能能夠讓我們干預一種疾病。具體我們做的就是用iPSC多能干細胞,經過工程化制造出一種對腫瘤有特殊殺傷力功能的NK細胞。所以我們是合成新細胞,增強免疫體系殺傷腫瘤。

  王文元:我要介紹一下我為什么介入iPSC再生醫學的領域,這是我對再生醫學這個領域非常深刻的思考。2005年我從麻省理工回國的時候考慮一個問題,再生醫學最終的目的,或者將來的再生醫學是什么樣的?我的設想是將來再生醫學最終目的就是器官再造、組織再生。

  我們從這個終點往前推,什么樣的起點是比較合適的?這是2015年我回國以后從iPSC技術平臺開始做的原因。邏輯很簡單,如果你想做器官,你要做再生,首先要把細胞做好,從細胞的角度來看,iPSC是一個非常好的種子細胞,因為可以避開很多問題。現在我們河絡新圖基于iPSC的血小板和紅細胞等血液細胞再生,也是我們經過仔細思考選擇的產業方向,基于廣泛的應用場景,臨床需求和市場前景,另外從其他的角度來講也是路徑非常清晰的產業化方向。這是我們切入這個賽道的原因。

  魏君:我今天坐了很好的位置,可以跟陳功教授來個首尾呼應。我們跟陳教授有一個共同的平臺,都是對細胞進行轉錄的調控,從而讓細胞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只不過陳教授是在體內實現原位轉分化,而我們借助了iPSC的平臺。

  我是學發育生物學的,在2006年開始接觸到iPSC,利用iPSC作為研究平臺,我自己的主業一直專注于在早期發育生物學中如何利用化學小分子進行轉錄調控,從而讓干細胞變成各種不同的細胞類型。

  接下來說一下我為什么切入這個領域,首先要創業一定會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方向,iPSC我做了很多年,對它比較了解。如何改造iPSC,如何把iPSC變成有用的類型,我也有自己比較獨特的化學誘導核心技術。基于這兩點我選擇了對我來說最容易的化學誘導的方式來制備通用型細胞藥物。

  為什么選擇神經領域?這是平衡了風險和市場的選擇。作為一個小的biotech企業,要能夠快速在市場上有立足之地,一定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我們承擔的風險就是選擇CNS領域。這個領域相對來說比較冷門,但是根據團隊的積累,對我們來說也意味著更大的機會和突破。進入這個領域實實在在做企業,團隊經驗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進入這個領域不僅僅是技術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創始團隊在各自的領域里面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這是我進入這個領域的原因。

  全球化路徑:科學突破引領產業發展

  蔡大慶:謝謝魏總。我剛才拋的問題大家說得非常好,很多病的初期,或者是開始用到器官移植等等這樣的一些再生醫學方式之前,就有用各種手段來把這些事情解決完,下面一個問題跟現在國內的情況特別緊密的事情,在突破先進性這個問題上,幾位在各自的領域里面與現在國際最領先的水平相比是處在什么樣的階段?

  魏君:我先說一下我們的適應癥。我們做的適應癥是帕金森,大家知道目前在帕金森的領域里只有兩類已經在臨床上進行了多年驗證的方法。第一種就是對患者提供左旋多巴化合物或者類似的藥物,還有一種是進行物理治療。但是這兩種方法都不能解決帕金森的核心問題,我們回到了帕金森的起因,核心問題就是我們腦部里面特定神經元的缺失怎么辦?

  這里首先闡明睿健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細胞替換療法推到臨床的企業,2017年日本的京都大學就已經開始了細胞替換療法IIT實驗。2021年1月拜爾旗下的BlueRock也申請了細胞替換療法的IND,但是我們跟他們相比用了自己非常獨特的化學誘導技術,目前從拿到的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獲得比國際競爭對手更純的細胞藥物的純度,而且在動物實驗上,我們更為謹慎的選擇了食蟹猴和大鼠兩種模型評價有效性和安全性,跟國際上走得比我們快的機構進行數據頭碰頭比較,我們平均起效時間比他們提前了兩個月。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我們采取的是獨特全化學誘導的方式,所以我們成本控制上做得非常好。在產品設計上我們是站在更廣的維度進行成本整體設計。所以我們藥物最終拿下來的成本相對來說低很多。

  美國Aspen提供治療服務,對患者進行治療平均價格是100萬美金/例,我希望我們的藥物可以讓更多的患者用得起。這是我們自己在純度、療效、安全性以及成本上全局性的優勢。

  王文元:我講一下我們在iPSC體外誘導工業化的血小板和紅細胞產品管線的情況。我們目前做的是iPSC在體外生產人工的血小板或者紅細胞,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在體外重塑血液系統。從這個產業方向考慮,國際上都在經歷從0到1的過程。從血小板這個管線來講,走得最快的是日本的一家企業,已經完成了兩例人體臨床試驗,美國有一家企業也在臨床前開發階段,和我們基本同步。河絡新圖經過兩到三年的技術研發,目前在體外生產血小板的效率上優于日本企業,我們也在盡快把產品管線往臨床推進。基于中國、美國、日本不同的情況來看,我們的產品管線可能在中國有更大的臨床需求和市場前景,我們自己產業化的方向,一開始就沖著怎么做成off-the-shelf這個產品方向去做的。我們的目的非常清晰,從生物研發到管線優化都在做,目標是在體外血小板產業化方向上做成全球領先的企業。

  王立群:我們要明確現在的狀況,直到去年中國才真正有第一個細胞治療產品,國外,以美國來說,也僅是在四年前,我們在細胞治療方面也就僅僅落后美國四年,相對很多其他的創新藥,這可能是差距最小的種類了。

  目前,美國和中國批準的都還是自體細胞,我們用干細胞來衍生NK細胞是要產生通用型的產品。這也是這兩個領域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正在努力改變的,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是定制式自體細胞治療還有很多局限性,價格也很高昂。跟國外的差距,我們在自體上比國外晚了四年,異體我們要追趕上去,我們差不多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這也是我們想要做的,能夠量產化的,能夠通用的,還能夠治療實體瘤的免疫細胞產品,來為患者造福。

  何奇志:我們的技術是領先于世界所有其他的同領域的公司,或者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為什么這么說?肝再生的研究,我們的科學創始人Torsten教授是十年之前就已經用in vivo平臺找到過novel的基因,當時是一個很小pool里面的screening,而且這個基因現在已經上了臨床,有big pharma 已經進入二期了,現在我們的技術是在更大的基因庫里,用同樣的技術找到更加好的在肝里的類似于PD-1廣泛效果的基因,來沉默它,所以在技術的角度我們分兩個部分,一個是生物的,一個是化學的平臺。化學平臺小核酸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國際上一些公司都在我們之前。但是我們獨特的地方是我們怎么跟他產生差異化呢?就在我們biology insight 上,我們通過biology的first-in-class的novel平臺和靶點,我們利用肝的再生把基因給沉默掉。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big pharma 都主動地來接觸我們,我們科學創始人被他們邀請去講課,他們就馬上要求合作。

  今年年初一二月份的時候,Alnylam和諾華簽了一個discovery stage collaboration agreement,用肝再生來解決終末期和fibrosis的問題,這是一個discovery stage,我們的novel靶點都已經經過了所有in vitro、in vivo的驗證,包括3個動物模型,我可以理解為什么big pharma都在找我們。所以我相信,只要繼續的努力,我們希望能夠保持在國際上領先的優勢。

  陳功:我們是國際上最早通過神經轉錄因子NeuroD1在大腦實現原位神經再生的,現在應該是在整個領域很有名了。NeuroD1可以把阿爾茲海默癥模型小鼠里的應激性星形膠質細胞原位轉化為功能性神經元,這項工作被Cell Stem Cell評為“2014年度最佳論文”。2016年Shinya Yamanaka在京都大學舉辦十年iPSC討論會的時候請我講了大腦原位神經再生的工作,我是討論會中唯一沒有說任何iPSC的教授。

  在美國做了18年教授以后,我把原位神經再生技術帶到了中國,我們的NeuroD1在成年哺乳動物的大腦里,其實不光是大腦,更準確地說是個體,把膠質細胞原位轉化為神經元,獲得了全世界第一個專利,大家可以搜一搜。我們現在已經有160多項專利申請,45項授權專利,所以我們神曦集團目前有全世界最領先的原位神經再生技術,我們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兩年里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原位神經再生技術帶上臨床治療疾病的公司。

  這里我也順便吐一下槽,我雖然把最先進的技術帶回了中國,但經常遇到一個困難的問題,投資人說“陳教授,請問在歐美有沒有哪一家對標的公司比你做得更好”?沒有,據我所知沒有。我們確實是最先進的,可人家就是不相信你。不相信也沒關系,我們要拿出實際的東西來。

  差異化發展:工業化和成本優勢

  蔡大慶:謝謝陳老師,陳老師說的問題我們也深有體會。有一些投資人同行第一個就是問你對標的公司是什么,在國外的VC早期投資就是看你的科學和數據,而不是上會的時候一定說對標公司怎么樣,估值到了什么地步。如果投出來的東西是跟在人家背后的,再往下五年、十年,在國際上站不住腳的,一定還是投自己扎扎實實依據于科學的數據。中國的創新藥和創新藥投資遲早要走到創新,不然總是對標別人,這沒有意思,也不利于國家創新的發展。說到這個問題幾位在自己的領域里都有很強的創新性,我們稍微拓開一點為大家準備的問題。我們自己來想,再往后,中國的環境在工業化和成本這些方面,會有一些自己的路嗎?會有什么樣的優勢?我想一定是有的。王總您是經歷過兩套系統的探索,國內國外的,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王立群:我覺得首先是剛才說的,細胞治療產業化哪怕全球也還是在起步階段,我們今天很難做一個定論,給三年、五年的時間,根據細胞治療商業化的成熟情況再下結論,現在很難估量,但是有一點知道的,剛才說的細胞治療包括基因治療都是非常昂貴的。

  這種情況下怎樣通過創新降低我們的成本,能讓患者可及,我相信永遠是我們這一行人的重要課題。光想著創新,做出來東西很好,但是沒人用得起那也不行。

  所以我認為這里面有多方面可以考慮:

  第一,我們國內對于整個細胞治療作為一個產業鏈重視程度還不夠,我們還有很多可能做基礎或者轉化、研究,但是把它作為一個產品,很早就開始考慮生產工藝和成本,這個可能相對還少。

  第二,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成熟度還不夠,所以造成了很多物料和設備都要到國外進口。如果大家都重視,在這個行業我們有非常豐富的上下游企業一起推動的話,我相信我們能夠把產品開發好,能夠把成本降下來,讓患者用得起。

  蔡大慶:相對來說,你覺得在未來五年能得到較大的緩解是哪幾方面?

  王立群:真正能驅動很明顯成本降下來的一定不是物料的國產化,這個改變的影響不大,尤其是國內人力成本也上去了,生產成本也上去了,國產化的物料跟國外的一樣,還要經過監管的認可成GMP級別,它成本也上去了。真正要想從本質上降低我們的成本還是要技術創新。

  舉一個例子,剛才說到我們批準的免疫細胞治療是自體的,自體意味著一個病人一個批次生產,只能治療他/她自己一個人。我們可以想象一堆人從一開始研發、到生產、質控、物流、治療,這么多人圍著一個病人轉,你可以想象價格有多高,但是想要降下來必須是技術創新,我們要做通用。你可以想象,回歸到生物制品,我們抗體藥怎么生產,就是做好三級細胞庫,拿一管出來就能制備一大批抗體,通用型的細胞藥物也應該達到這一步,這個時候成本就是幾個數量級的降,這才是真正降低成本、降低價格的方法。

  蔡大慶:我非常贊同,當年的HER-2一年療程都是二十幾萬人民幣,十幾年來,都是隨著技術的創新不斷有新的players進入,新的技術環節改善,把成本一點點降下來。我們希望新的再生醫學CGT這些也會逐步地看到進展。

  魏君:我說一下我們在創業過程中的例子。在我們決定要做帕金森的時候首先跟患者朋友以及醫生朋友經過深入的探討,探討了產品接受度和價格的話題:如果有這樣一種細胞治療的藥物走到市場上可以治療帕金森,你們能夠接受的最高價格大概是多少?他們當時給了我一個非常驚喜的價格,他們可以接受的價格只比化藥累計加起來的價格稍微多一點。

  我們立項的時候把患者的可及性作為非常重要的指標,這也是后來我們堅決采取自己全化學誘導方式的主要原因。因為用全化學誘導,只需要用一定的化學誘導劑添加到基礎培養基里,我們就能實現細胞的快速轉化,同時在這個基礎之上快速實現規模化量產,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把成本降到最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CGT領域里面細胞治療藥物如果能夠真正實現商業上的成功,成本和利潤之間的比例一定要非常關注。

  所以我非常贊同各位老師的看法,咱們的創新一定要有的放矢,能夠解決無論是患者,醫生、還是市場上存在的關鍵問題,這種創新才是真正能夠推動藥物往前走的核心的創新力。

  蔡大慶:謝謝魏總,再生醫學和CGT整個領域我們看到很多人在用自動化等各種各樣的方式。自動化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嗎?各位有哪些具體環節走到了自動化階段的?

  王立群:確實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能夠自動化生產肯定可以降成本,效率會提高。但是現在我們還在早期產品開發的過程當中,就像我說的,通用的還沒有一個產品全球批出來的情況下,它的工藝可能還在不斷地變化,而且也是挺復雜的。因為細胞是活的細胞,活細胞做藥,你可以想象,在培養細胞時,今天培養基有一點點不一樣,或者多了一點時間、少了一點時間很可能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

  要想把這么復雜的生產工藝全部自動化,目前看來還是比較難的,但是這不意味著難就放棄我們的努力。像我之前說的,我們做產品的把產品做好,也希望上下游企業該做自動化的把自動化做好,該做物料的把物料做好,這樣才能夠有很好的效率和行業前景。

  陳功:其實對這一點我可以接著剛才王總講的,我覺得要想降低成本,最重要的還是要創新,源頭上創新。

  怎么創新?比如像我們現在做轉分化,我們從體外跳到體內,原位直接轉分化,我們利用大腦內源性可分裂的膠質細胞,通過AAV遞送載體來遞送神經轉錄因子。AAV是病毒,病毒生產以后可以-80度凍存,可以運輸到醫院,4度解凍以后在一周、兩周以內可以保持相當穩定功效。

  更好的技術其實已經出現了,現在mRNA疫苗已經普及了。所以我們神曦集團也在做下一代的產品,我們用mRNA來遞送轉錄因子,可能價格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我相信將來我們都有可能用RNA技術來做轉分化,遞送這個產品。一旦做到像mRNA疫苗這樣,那你就可以真正降低成本,惠及大眾了。

  成藥性驗證:即將迎來歷史拐點

  蔡大慶:大家認為還需要多長時間完成驗證?周期需要多長?

  陳功:我不知道可不可以透露,其實我們是可以實現RNA遞送做到原位轉分化的,只是轉分化的效率還沒有那么高,但是我相信這是我們未來十年的大方向,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高效體內原位再生,我們神曦當然是聚焦在神經再生上,但是理論上我也鼓勵所有的人去做肝臟的、或者在其他器官里做原位轉分化。

  如果你能用體內可分裂的細胞原位再生另外一個細胞,并且將來可以通過RNA遞送來實現的話,這不是非常好的事兒嗎?

  何奇志:陳教授講的這一番是很好的鋪墊,我們做的是小核酸領域,如果大家熟悉小核酸就知道,小核酸有一個非常高效的遞送系統叫GalNAc遞送系統,要比LNP要好一千倍,從manufacturing的角度,從效率的角度,從特異靶點定位的角度,治療效果持續時間的角度,現在我們用GalNAc遞送,可以做到大規模的生產,可以做到半年給一次藥,很快就會是一年一次,而且不是完全集成到你的基因組里面,沒有安全隱患,只到你的肝,所以不會影響你的其他地方。

  所以用RNAi這個技術做肝的再生是再好不過的結合了。而且我們肝再生不用轉,不用脫分化和轉分化,本身就有再生的能力。我們的方式是怎樣喚醒它的再生能力,或者讓我們的再生能力回到我們小時候都有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是因為有些被激活,就像PD-1被激活,你老了不需要這么多的再生能力我干嘛給你?所以它會激活這些基因,如果我們有方式找到這些基因我們沉默它,成藥性就會非常高。而且GalNAc批量生產是非常成熟的技術。

  我回到大慶總前面一個問題,中國公司能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前面siRNA的技術主要是罕見病,他們有很大的壓力降低成本。現在CMC和manufacture在國外也是很大的瓶頸,中國公司這方面是最強的,你能夠生產小分子,最后就能夠生產siRNA,整個siRNA的生產非常復雜,單體要合成,你的遞送系統、siRNA的鏈,所有復雜的過程都使得manufacture很復雜,但是這其實是中國CRO這方面的優勢。

  今天是剛剛開始,有一段的路程可走,長遠來說這是非常能夠規模化生產,而且對于肝病來說這個技術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我們很有信心。

  蔡大慶:謝謝,真是看到這個領域在快速起飛,我們希望在其他的領域也可以很快。

  王立群:所以問到我們多快能驗證這些很創新的modality,我想說的是CGT有一個特點,我們的藥本身就是活的細胞,比原來你們熟悉的化藥、抗體藥的開發我覺得時間上是要縮短的。為什么?因為對于那些藥來說先要把biology搞清楚以后,確認了通路、這個靶點是要干預的,然后再做藥。做藥能不能做成,能不能達到體內療效的暴露等等。而CGT把兩步變一步了,驗證生物學功能的同時,藥就已經出現了。

  研發來講,CGT時間上要比其他創新藥的時間肯定要短一點,但是反過來講,畢竟是創新,有它的規律,有它的時間,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沉淀。所以我也是覺得,雖然現在經常聽到各方催我們要快,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新藥研發有一定的規律,我們該走的路一定得走。

  王文元:提到多快的時間能夠在再生醫學領域進行驗證,它的應用領域有多大,從我們產品線來講,因為我們做體外血小板和紅細胞的大規模工業化制備和生長,有一個特點就是相對于細胞治療或者基因治療其他的產品線來說,臨床實驗相對快一點,如果僅僅是從體內驗證有效性或者安全性的角度來講,我們在體外制備的基于iPSC的人體血小板已經在準備進入臨床實驗驗證階段。

  雖然說相對而言進行臨床驗證可能要快一點,但是要真正做成一款生物醫藥的產品,而且做成一款off-the-shelf的、可及性更高的、普適性的產品,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因為它是一個活細胞的藥物,跟一般的化藥、抗體藥比還是有它的特殊性的,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你不可能違背生物學的規律。整個CMC的制備流程、血液系統的匹配等等都需要技術創新,和嚴格的技術開發和臨床實驗,盡管我們覺得產品線可能會快一點,但確實還是需要時間仔細打磨,把整個流程安全有效的打通。

  臨床經驗分享

  蔡大慶:兩位王總說得非常重要,確實是科學的規律不可能自己創造,這跟我們見到的有一些投資人,幾乎在說為什么這個婦女生小孩要十個月,我花十億難不成五個月不能足月嗎?我本人就不信,這個東西不符合科學規律,這些細胞制藥有它內在的規律,你再想加快也加快不了的,我是非常贊同他們的觀點。要有只爭朝夕的態度,但是也不能亂干。

  我最后一個問題問一下臨床,你們臨床的經驗能不能給大家分享一下。

  魏君:這個話題我接著剛才大家的討論來說,一款新藥什么時候可以真正在臨床上進行驗證?除了大家剛才說了技術平臺的問題,還有最核心一關就是跟監管機構的溝通,如何說服他們這樣一種創新可以在臨床上實現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在創新藥上面,我個人的建議是一定要在項目盡可能早的階段就跟監管機構進行溝通,無論是技術細節還是治療的方式,我認為怎么早都不為過,因為他們不僅僅是監管機構,其實是跟你在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監管機構給出的指導意見是可以幫助掃清臨床障礙的,這種溝通會非常有幫助的。因此,一方面是要在技術層面進行加速,另外要盡早跟監管機構溝通,提高溝通的效率。

  蔡大慶:謝謝魏總,你們每一個人在臨床的溝通上、跟CDE的溝通上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因為畢竟是安全性和未來臨床路徑,還要多長時間、花多少錢非常重要的問題,在這里面走過來最遠的就是王立群王總了,請王總總結幾句。

  王立群:可能很多人覺得我們的監管是特別tough,但實際上我不覺得,我們國家這幾年CDE變化很大,非常跟國際接軌,他們以非常開放的形式會跟你討論。

  我想說的是一方面因為現在他們很開放、寬進嚴出,造成了感覺拿到IND就覺得很厲害了的印象。實際上業內的人都知道IND不是以前我們想象的那么那么難,藥品獲批上市才是真正的成功。整個審批過程就是降風險的過程。關鍵的是你跟監管溝通的時候你手上要有數據,要用科學的方法跟他討論到底有沒有增加風險、增加對患者的臨床風險,只要講得通的事情我覺得他們真的能接受,我在這里也是為他們背個書。

  蔡大慶:謝謝王總。我們的時間正好也到了,跟我剛才說得一樣,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我自己都還有很多的問題希望跟各位請教,但是時間已經到了,再次感謝各位嘉賓,我希望有機會以后再溝通,再請大家在像華興這樣的場合把自己的觀點向大家宣傳,促進這個行業迅速穩健的發展。

  謝謝各位!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嘉賓立場,并不代表華興資本集團(“華興資本”)之意見,華興資本不擔保文中信息之準確性或完整性。任何人如因使用本文之材料而承受直接、間接或相關的損失,華興資本不對此等損失負任何責任。


猜你喜歡

拓疆無界,共赴星河:華興資本FA業務榮譽任命四位業務合伙人

華興資本金融科技

近日,華興資本宣布投資銀行事業部已完成其業務組織架構戰略升級,同時四位行業領軍者榮膺業務合伙人稱號。

2025-02-10

華興資本首席執行官王力行受邀出席2024科創大會并進行觀點分享

華興資本創新創業

12月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科創大會在上海舉行。

2024-12-06

華興資本,最新人事任命

華興資本金融科技

2024年11月29日,華興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資本”或“公司”)宣布,任命公司聯席總裁...

2024-11-29

華興資本王力行參與虹口區跨國公司總部頒證儀式并進行主題分享

華興資本創新創業

華興資本聯席總裁、投資銀行事業部負責人王力行受邀參與授牌儀式,并在活動現場分享專題報告——《中國創投...

2024-10-24

華興資本宣布復牌,將于9月9日恢復買賣

上市公司華興資本

華興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資本”或“華興”,股份代號:1911.HK)9月6日宣布,已滿足...

2024-09-06

大模型 APP 的兼容挑戰與破局之路:行業深度洞察

創新創業大模型 APP

在科技蓬勃發展的當下,大模型 APP 如潮水般涌入市場,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

2025-03-10

左右家居再登央視:從沙發到生活,從生活到傳奇

大消費左右家居

沙發,是家居的溫柔港灣;家居,則是生活的詩意棲居。

2025-03-10

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大會在天津成功舉辦

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大會

2025年3月7日,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大會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隆重舉行。

2025-03-08

精創電氣丨代表發聲:履職盡責擔使命,科技創新促發展

創新創業精創電氣

在重要的國家會議召開之際,李敏代表發聲:作為民營經濟領域的代表,同時也是精創電氣的創始人,我深感責任...

2025-03-08

從品質標桿到7年全國銷量領先:小刀電動車質量背后的技術實力

創新創業小刀電動車

在電動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關注愈發聚焦于動力性能、安全配置、續航能力、智能化...

2025-03-07

設計實力再獲全球背書!徠芬Mini吹風機榮膺2025德國iF設計大獎

創新創業徠芬Mini吹風機

近日,在剛剛揭曉的2025年德國iF設計獎評選中,徠芬科技憑借高速吹風機Mini再度折桂。

2025-03-07

化工企業變革逆襲秘籍!百思特咨詢助力化工企業蛻變重生

創新創業百思特

當下,化工行業正處于關鍵變革期,把握趨勢、順勢而為至關重要。

2025-03-07

圍絕經期綜合征

醫療健康圍絕經期

圍絕經期綜合征,常稱為更年期綜合征。

2025-03-07

原創

關店超200家,又一巨頭大敗退

消費

知名品牌突然宣布,關店200多家

2025-03-07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分化浪潮中的堅守與突破 | 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即將啟幕

分化浪潮中的堅守與突破 | 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即將啟幕

在時代的浩渺長河中,“分化”宛如一條隱匿的脈絡,貫穿于萬物的生長、發展與變遷。從生命的進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屆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業投資峰會將盛大啟幕

第二屆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業投資峰會將盛大啟幕

第二屆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業投資峰會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盛大啟幕。

雕刻耐心|第18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伙人峰會在滬召開

雕刻耐心|第18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伙人峰會在滬召開

“中國投資年會”作為私募股權行業的年度盛會,已成功舉辦了18屆,吸引了全國VC/PE領域從業者的廣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在线观看 | 日韩理论视频 |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 日本道久久| 亚洲 欧美 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11p | 男人的天堂2018 | 三级做人爱c视频18三级 | 久久一二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午夜精品同性女女 | 欧美另类videosgrstv变态 欧美另类高清xxxxx |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 黄色美女一级片 | 久草在线新视频 | 日韩国产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在线播放 | 视频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 亚洲欧美影院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 久草网视频 | 91久久精品 |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 | 国产99久久 |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在线视频 自拍 | 成人久久免费视频 | 看欧美毛片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黄页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 欧美一级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