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柯泰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柯泰亞生物)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斯道資本和紅杉中國投資,老股東源碼資本、食芯資本跟投。其中,源碼為公司A輪融資領投方。本輪融資將用于管線的研發落地、人才團隊擴充以及加速生產設施的建設運營。
此前,柯泰亞生物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超億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也是柯泰亞生物成立1年時間內完成的第三輪融資。柯泰亞生物成立于2021年9月。柯泰亞是一家致力于創造純凈、安全、可持續生物基產品的合成生物學公司。公司擁有全球視野和資源能力,研發中心位于中國上海市,同時近期將在日本和美國落地研發和業務分部。公司應用前沿的合成生物學技術,通過高端生物制造為營養、個護、醫藥等市場提供天然、綠色、可持續的創新原料產品,進而幫助當前社會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解決包括環境污染、碳排放和氣候變化等諸多全球性問題。柯泰亞生物是全球范圍內為數不多的兼具研發能力及生產交付能力的合成生物公司。創始人兼CEO趙立山博士曾擔任美國合成生物學開拓者Amyris公司研發副總裁和中國區總裁,以趙博士為首的創始團隊具有超過40年的海內外合成生物研發和產品開發經驗。公司成立一年以來,已組建了一支來自Amyris、贏創、梅花生物等國內外合成生物學領軍企業的30人團隊,初步構建起全球一流的研發平臺,自有產品管線也在快速推進中。充分利用團隊的全球化的視野和資源,公司已與多家海外企業深度推進合作;通過嫁接海外先進的研發技術和中國本土生物制造供應鏈優勢,疊加自有先進的合成生物平臺研發能力,實現產品“端到端”生產交付。合成生物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多次肯定合成生物在生物經濟中的價值,“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創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種計算設計、高通量篩選、高效表達、精準調控等關鍵技術,有序推動在新藥開發、疾病治療、農業生產、物質合成、環境保護、能源供應和新材料開發等領域應用”,以推動生物制造行業巨大變革。美國拜登政府近期頒布行政法令保護美國生物經濟發展,也印證了合成生物學在全球范圍內的關鍵價值。而合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平臺驅動的研發能力及生產制造能力兩者缺一不可。中國擁有完善的生物制造基礎設施和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包括菌株開發在內的研發能力水平整體低于美國等國家。以生物發酵行業為例,中國是生物發酵產業大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產值和產量均處于世界前列,多個生物發酵品類產值全球第一。中國生物發酵產業鏈條也非常完整,包括工程人員、能源、原材料在內的生產要素穩定且成本低廉,精密生產裝置也逐漸自主可控。但由于中國生物發酵發展初始源于國外技術的引進,關鍵菌株的自主研發和篩選能力仍嚴重不足,這也是制約中國真正成為生物智造強國的卡脖子問題。而美國和日本等市場擁有全球最為領先的研發技術平臺,如Amyris、Ginkgo等公司歷經10年以上時間,已構建自動化、高通量的高效菌種優化平臺,并結合大數據和機器學習,能夠對底盤細胞自動化、智能化改造, 具備了針對下游產品需求快速響應的能力。但是美國和日本市場人力成本高昂,大規模生產場地有限,本土生產供應鏈不完整,受到疫情沖擊后生產制造“空心化”趨勢愈發加劇,缺乏體系化生物制造基礎設施。對于完成本輪融資,趙立山博士表示:“作為一門新興、多學科整合的技術,合成生物學有望變革生物研發的方式,大幅提高生物研發效率,縮短生物研發時間,降低產品開發投入。合成生物學的應用能夠推動全球從傳統石化基向可持續的生物基生產加速轉型。目前全球化學產品市場規模達4萬億美元,而生物基產品僅占6%,為未來基于合成生物技術的生物制造發展帶來無限可能。而兼具頂尖研發和大規模生產制造能力的公司,能夠真正實現合成生物學顛覆性潛力,并在這場全球生物經濟浪潮中創造巨大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