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凌生物制藥(LEALING Biopharma)(蘇州)有限公司(下稱立凌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由薄荷天使基金和元生創投共同投資。本輪所獲資金主要用于TCR技術平臺的完善,相關項目管線的推進和團隊建設等。近年來,CAR-T療法的成功上市使得細胞免疫療法的關注度持續增長,在實體瘤治療中具有更大優勢的TCR-T療法也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多項臨床研究。現有臨床數據顯示,TCR-T療法在實體瘤治療效果上有著顯著的改善,在安全性方面耐受性也均良好,此療法有望為患者帶來新的革命性治療方式。但現有TCR-T療法可選擇的靶點有限,同時篩選TCR的時間和流程較為繁瑣,成本也較高,是限制這個領域發展的瓶頸。個體化TCR-T利用病人自身腫瘤反應性TCR來治療腫瘤,有望突破細胞治療靶點和適應癥的限制。TCR類雙特異性抗體靶向細胞內靶點,通過T細胞來殺傷腫瘤,可以實現低成本和大量生產,同時大大提高了病人對藥物的可及性。立凌生物利用自身技術團隊的行業經驗積累和技術平臺優勢,快速深度布局個體化TCR-T和TCR類雙抗藥物,有望率先在相關產品研發中取得研究進展,引領和促進相關行業發展。立凌生物創始人王文博博士表示:“TCR療法擁有能夠識別胞內腫瘤特異性抗原、實體腫瘤浸潤更好等優勢,在實體瘤治療中展現出令人激動的潛力。現今TCR療法的關鍵瓶頸在于特異性TCR的篩選鑒定、規模化工藝和制備周期。立凌生物建立的新一代自主研發的TCR快速篩選平臺和克隆技術,將篩選周期由常規的約兩個月縮短至約3周,能有效解決序列篩選耗時長和通量低的問題,為TCR藥物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元生創投合伙人成崗博士表示:“以CAR-T和CD3雙抗為代表的免疫療法已在血液腫瘤中顯示了革命性的療效,但迄今為止在實體瘤中收效甚微。TCR療法具備多種潛在優勢,包括可靶向細胞內靶點、副作用更加可控等。2022年1月,FDA批準了史上第一款針對實體瘤(葡萄膜黑色素瘤)的TCR/CD3雙抗,是該領域內的一個重大里程碑。近期TCR細胞療法也有令人鼓舞的注冊性臨床試驗結果發表,國際上的頭部產品有可能在未來數月至一年內獲批。這些進展初步證明了TCR療法針對一些實體瘤的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想象其發展前景。立凌的兩位創始人具備扎實而互補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快捷高效的TCR序列篩選技術路線,同時他們所展示的勇氣、韌勁等成功創業者所必備的精神更是讓我們印象深刻。元生期待為立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協助他們早日開發出達到國際水準的TCR療法,造福廣大的實體瘤患者。”
立凌生物坐落于蘇州工業園區bioBAY,是一家聚焦于細胞內靶點,致力于研發個體化TCR-T細胞療法和TCR雙抗藥物的創新技術企業。公司具有不依賴基因合成的TCR快速克隆和篩選技術、多種優化的aAPC模型、分泌單域抗體的免疫細胞、優化的TCR雙抗結構等多個技術平臺,能進一步消除TCR相關藥物現有的短板。公司創始人王文博曾在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美國Jackson Lab、CARL JUNE Lab、上海瑞金醫院等科研臨床機構有十余年交叉學科的研發經歷,聯合創始人劉洪川曾為君實生物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公司現已搭建了一支在細胞療法和雙抗治療上具有豐富早期研發經驗的專業團隊,涵蓋了TCR快速克隆與篩選、TCR類抗體發現、候選產品體內外藥效評價及后續工藝開發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