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本年度最后一期企投家成長營在蘇州舉辦,在本次結業模塊上,我們聚焦“資產全球化與財富管理”,學習如何把脈全球資產配置趨勢,掌握各類資產的投資策略和分析框架。
近日,本年度最后一期企投家成長營在蘇州舉辦,在本次結業模塊上,我們聚焦“資產全球化與財富管理”,學習如何把脈全球資產配置趨勢,掌握各類資產的投資策略和分析框架。本次活動特邀東吳證券副董事長陳李、擅長企業治理和財富傳承的潘躍新、國內頭部財富管理機構恒天財富的郭開香等重磅嘉賓,與學員共話財富管理與傳承。
恒天財富股份執行總裁郭開香在本次活動重點聚焦行業監管和企業家的財富管理及資產配置等話題。
他表示,2017年底-2018年上半年,隨著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的出臺,金融行業迎來了全行業的分水嶺,資管新規的根本目的旨在支持實體經濟,調整產業結構,維護金融安全秩序。在新的監管下,行業呈現出混亂出清、通道消亡、非標壓降、權益增配等特征,市場上的產品,也從以非標債權產品為主導的市場,逐漸向標類產品、凈值化產品過渡,資產證券化、基建REITs、“固收+”產品、結構化產品等創新型產品大有可為。因此,作為金融行業的參與者,提升投資能力,回歸資管本源才是明智之選。
在談到投資人的轉變時,郭開香認為,在新的市場態勢下,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呈現出的最大特征就是權益資產的配置熱情越來越高,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深入理解。
A股新格局
“長牛”行穩致遠
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進入權益時代,在2018年之后,資本市場改革取得了不錯的階段性成果,一是在頂層設計方面,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全面注冊制即將實施,為A股長牛化趨勢提供適宜的制度土壤;二是在政策監管方面,資本市場進入“嚴監管”時代,直接融資功能發揮效用、上市公司質量進一步提升,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三是在居民配置方面,金融供給側改革逐步深化,理財產品打破剛兌,疊加房住不炒的大背景,居民資產配置面臨“資產荒”,權益市場成為最佳去處;四是在市場參與者方面,機構投資者占比進一步提升,去散戶化讓市場定價更加成熟,以上四點夯實了A股走上低波動慢牛道路的基礎。
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制度環境、市場結構、上市公司質量上都呈現出向好趨勢,并且股市流動性好于社會宏觀流動性,居民、機構、外資等持續增加權益資產比重,未來A股市場整體將震蕩上行。
財富行業新趨勢
大資管時代來臨
《資管新規》實施三年來,行業內前期存在的若干問題已從根本上得到治理,影子銀行風險顯著收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資管業務正逐步回歸本源,未來資管行業發展方向也更加清晰。
第一,長期低利率環境。日本和歐洲早在疫情暴發之前就已處于零利率或負利率的環境之中,全球負收益率債券總額規模還在不斷增加。疊加全球經濟缺乏新的增長動力、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沖擊,未來低利率環境預計將持續存在,這也給財富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第二,全球宏觀杠桿率提高。在現代貨幣政策理論下,全球經濟增長對于債務擴張的依賴度不斷提高,使得全球債務水平不斷增長。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后,歐美國家采取了非常積極的貨幣刺激政策,為了對沖疫情影響,我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逆周期調節政策,我國宏觀杠桿率從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020年的270.1%,增幅為23.6%。
第三,資管業務逐步實現統一監管,從全球發達國家來看,資管業務實現統一監管是金融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設立專門機構有利于風險隔離和聚焦經營主業,更有利于按同質同類機構實施統一監管,也有利于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進一步提升行業監管效率。
進入大資管時代,我國財富管理市場蘊藏巨大機遇。從全球視角看,全球資產重新配置的背景下,近期海外部分國家開始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全球資產增配中國資產將成為長期趨勢,這對我國而言是一個機會。
從國內視角看,我國經濟發展帶動家庭財富增長,但資產配置結構還待進一步優化。目前,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但在財富配置中,銀行存款和房地產投資的占比仍然較高,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的占比較低。在當前房住不炒和低利率的宏觀背景下,傳統理財收益將難以滿足客戶投資目標,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將成為未來長期趨勢。
傳統理財規模收益雙降
公私募基金發展迅猛
在大資管時代的背景下,政策監管標準趨于統一,各類金融機構與外資巨頭同臺競技。其中信托和銀行理財等傳統金融機構業務調整節奏加快,自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后,各類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呈現出下降趨勢,根據Wind統計,截至2021年8月,保本固定型和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逐漸趨零。同時,理財產品收益率水平也在持續下滑,當前全市場3個月期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經下滑至3.3%左右。
圖1:資管新規后各收益類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均下行
資料來源:Wind,恒天投研中心
圖2:資管新規后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
資料來源:Wind,恒天投研中心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得益于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完善,管理規模得到迅速擴大。根據Wind統計,2016年初公募基金數量不到3000只,而截至2021年7月,數量已超過8000只,公募管理資產規模也達到23.5萬億元,較2016年底增長1.6倍,從全球第九上升至目前的全球第四,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圖3:2016年以來公募基金發行份額及數量情況(億份,只)
資料來源:Wind,恒天投研中心
私募證券基金發展同樣也不遜色,根據Wind統計,私募證券管理規模,從2016年初的1.8萬億到如今的5.5萬億,產品數量從15000只增長到67000只,規模與數量均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
圖4:2016年以來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份額及數量情況(億份,只)
資料來源:Wind,恒天投研中心
易會滿主席在出席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時提到,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基金業已成為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力量,特別是最近四年多來,我國基金業在改革中成長,在開放中提高,在規范中進步,成績可圈可點。
郭開香還表示,在后疫情時代,對于正處于不同成長發展階段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而言,如何做好資金管理并為企業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成為所有企業的共同目標。2017年,恒天財富成立了企業金融事業部,目前為止已經累計服務了包括金融機構、民營企業、上市公司在內的機構(企業)客戶5000名左右。通過對這些客戶連續多年的服務,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變化。在傳統理財產品無法滿足企業及企業家現金管理和個性化投資需求時,越來越多的私募基金開始獲得企業家及企業客戶的認可。
隨著監管加強和私募基金發展逐步規范,私募產品的監管要求顯著提升。另外還可以根據客戶要求成立定制化的產品,投資策略和產品申贖上也更加靈活,現階段私募基金已經成為企業投資理財的新渠道。
他還列舉了自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的統計數據。
以上市公司為例,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規模水平有大幅提升,2020年投資規模達到了14276億元。從投資產品類型來看,包括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證券公司理財產品、投資公司理財產品、信托計劃、基金專戶以及逆回購等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種類不斷豐富。
圖5:上市公司歷年購買理財產品統計
數據來源:Wind,恒天財富
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年內已有22家上市公司認購27家證券類私募的32只產品,認購資金總規模高達23.36億元,創歷史新高。從單筆認購金額來看,多以千萬元級別為主,也有幾筆認購金額超過1億元。
從產品類型來看,上市公司認購的有債券私募基金、量化私募基金以及股票多頭私募基金等。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將債券私募基金作為傳統銀行理財的替代選擇,用作企業流動現金管理。債券市場本身具備低風險、低波動的特征,能夠滿足上市公司對于閑置貨幣資金保值和穩健增值的需求,不追求太高收益,同樣不用承擔過多風險。
除了債券私募基金外,量化私募基金同樣也備受上市公司青睞。
近兩年,量化私募基金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A股結構性行情凸顯背景下,量化私募基金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一方面頭部效應加強,百億量化私募數量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也獲得了更多機構投資者的認可。
企業利用閑置資金進行理財的需求長期存在,此前以購買銀行理財、固定收益信托為主,但是隨著理財收益率持續下降,特別是今年受地產債權違約等因素影響,尋找可替代的投資標的迫在眉睫,伴隨私募基金整體合規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未來私募基金和權益市場將成為企業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除了專業產品,恒天財富企業金融還不斷推陳出新,圍繞企業財務投資及戰略投資需求,提供投資顧問、研究顧問、產業顧問及法稅顧問服務;并針對企業家群體推出企業高管專屬服務,從健康醫療到企業賦能,全方位服務于企業及企業家。到目前為止,恒天財富已為包括房地產、醫藥生物、計算機、鋼鐵、醫院等28個行業提供過資產配置服務,服務軌跡遍布175個城市。
最后,郭開香表示,時代在變,市場在變,機會在變,唯有順風而行,才能揚帆遠航。權益配置時代已經到來,能否抓住這次機會將是財富實現再分配的又一個歷史關口。
在消費低迷影響產業鏈持續承壓下,縱觀優然牧業2024年度業績公告,財務、生產指標穩步向好,經營質效顯...
4月1日,民爆光電(301362.SZ)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增長穩健,全年營業...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