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真功夫快餐,很多朋友在生活中甚至去店里吃過。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真功夫快餐,很多朋友在生活中甚至去店里吃過。這個公司最初只是東莞107國道旁的一家小快餐店,后來發展成中國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但同時它又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由一個家族兩個家庭創立。
真功夫創業時三個大股東是一對夫妻蔡達標、潘敏峰和妻弟潘宇海,創立時的股權比例設計原則是保證公平,所以兩方各自持有企業50%的股權。當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時候,一半對一半的股份,確實體現了一種公平和親情。但當家庭破裂,不再是一家人的時候,沒有了感情的維系,這樣的股權結構就為糾紛埋下了伏筆。
2006年,蔡達標與潘敏峰離婚,這使得蔡達標與潘宇海的關系發生了改變。在雙方簽署的離婚協議書中,潘敏峰用自己所持真功夫25%股權交換了兩個孩子的撫養權。但隨后,潘敏峰狀告蔡達標重婚,要求拿回25%股權。由此真功夫陷入了無休止的爭端,并因此發展到誰都不能完全控制大股東對公司管理權的爭奪。
真功夫的股權結構設計使得爭端雙方形成僵持不下的局面,矛盾徹底公開化后,蔡達標等高管人員被舉報職務犯罪,導致公安機關介入。2013年,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蔡達標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抽逃注冊資本罪,判其有期徒刑14年。
這個案例最后無休止的公司管理權爭奪,被公認是所有權結構不合理導致的。當離婚使得原本一家人變成不是一家人時,家庭糾紛不僅涉及到財產的分割,也會延伸到企業控制權的爭奪。不合理的股權設計進一步放大了家庭內部的爭斗,直至兩敗俱傷。
但這些問題還不足以引發到最致命的法律風險,導致蔡達標最后鋃鐺入獄的風險起源于“家企不分”,也就是家業和企業的混同。
類似于蔡達標這樣犯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的行為在中國民營企業家中很普遍,主要原因是企業家根深蒂固的想法:既然是一個我控制的家族企業,企業就是我的,企業的錢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這就造成企業與個人資產混同的風險。
聽完這個故事,我們來總結一下企業與個人資產混同的幾種比較常見的方式:
01企業資金任意調度
第一種情況是我們這個案例中提到的企業資金任意調度,利用職權隨意處置公司財產。很多民營企業家認為控股了企業,個人的錢和公司的錢不用做法律上的隔離。常見情況比如:企業主家庭需要買東西,比如買一輛車用公司的錢付,直接開票報銷,或者是別的地方需要用到錢直接讓出納從公司賬上把錢轉走,企業變成家庭生活支出的銀行。甚至有企業家采用虛構的交易合同,把錢打到自己另一個控制的關聯公司,再通過這關聯公司把錢套現出來。
這些利用職權隨意處置公司財產的行為需要負一定的刑事責任,責任者可能會涉及職務侵占罪和挪用資金罪。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如果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
其實作為公司控制人,如果實在需要從公司提取資金,完全可以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規避這些刑事風險。一個股東也好,一個實際經營人也好,從公司合法取錢,除了薪酬和分紅,企業家還可以開股東會,通過一個決議對自己進行獎勵,完稅后就成了合法的收入。但是,很多企業主出現問題的根源在于沒有這個意識。
02個人賬戶和企業賬戶混為一體
第二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個人賬戶和企業賬戶混為一體,包括個人賬戶收取企業往來和無償為企業“輸血”。個人賬戶和企業賬戶混為一體,不僅可能引發民事法律風險,更嚴重的可能會誘發刑事法律風險。
首先,用個人賬戶來收取公司應當收取的款項,有逃避稅收的嫌疑。
舉一個例子,某企業主從事店鋪出租生意,每月都有穩定的租金收入。為了少開發票不交稅,企業主讓部分不需要發票的商戶將租金直接打到女兒的個人銀行帳戶中,幾年累積下來,帳戶共收租金過千萬。孰知后來女兒女婿鬧離婚起訴至法院,女婿聲稱妻子名下有千萬存款是夫妻共同財產,堅決要求分割,而女兒說明那是父親公司的錢,不是自己的收入。如此一來,父親借用女兒帳戶收取企業往來經營款的行為被曝光,就要面臨偷逃稅的刑事責任。
另外,如果將企業借款用于個人及家庭生活開支,企業債務會轉嫁到個人頭上,導致股東自己的財產為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03企業家個人財產無償投入企業經營
第三種情況是企業資金周轉不靈時,企業家將個人財產無償投入到企業經營中去,使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混同。如果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家庭財產可能會被用于優先償還員工工資和銀行借款。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當企業在融資時,往往會讓股東個人甚至其家庭承擔無限連帶保證責任。家族企業在發展中都存在資金問題,為此,企業在向銀行或者是風險投資機構融資時,會被要求由股東個人或者家庭財產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如企業最終無力償還欠款,債權人主張權利時,也會把作為保證人的股東或者股東的家庭成員作為共同被告,從而導致股東個人或者家庭財產承擔償還責任。
總體來說,家企混同的風險點在于:如果“家企不分”的企業存在債務糾紛,很有可能被法院認定股東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會判決企業家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如果涉及隨意處置公司資產甚至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比如職務侵占罪及挪用資金罪。
綜上,民營企業家一定要牢固樹立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獨立的法律觀念,才能確保防范這類風險。
風險提示:文章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承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而采購作為鏈接企業內外部和產業上下游的關鍵環節,更是反映整個...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