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5日晚,國民技術(300077.SZ)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
8月15日晚,國民技術(300077.SZ)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民技術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126.90%;扣非凈利潤1231.75萬元,同比增長126.22%。
值得一提的是,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后,國民技術實現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168.75%;扣非凈利潤9699.14萬元,同比增長306.50%。
集成電路業務同比增長129.41% 高研發投入構筑產品壁壘
分業務來看,國民技術集成電路及新能源負極材料兩大領域業務均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集成電路領域,受益通用 MCU產品銷售實現較大幅增長,國民技術實現營業收入3.38億元,同比增長129.41%。
據了解,國民技術持續聚焦“通用+安全”產品及市場戰略,產品涉及通用MCU、金融安全、物聯網安全、可信計算、超低功耗藍牙等芯片產品。其中通用MCU產品線擁有M0、M4、M7全線布局產品規劃與規模量產優勢,產品系列化齊全、覆蓋消費、工業、車規等各大主要應用場景應用場景。
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夯實技術壁壘。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為1.70億元,同比增長58.94%。其中,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研發投入金額為1.56億元(含研發資本化支出),研發投向主要為通用MCU芯片及下一代安全芯片,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目前,公司基于ARM Cortex-M0及M4系列內核的通用安全MCU產品已實現批量供貨。
美國芯片法案正式落地 或將加速半導體國產替代進程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迅速走向數字化,各行各業對芯片的需求猛增,但半導體產業發展一直是我國的“卡脖子”問題之一。目前我國芯片進口依賴度非常高。近日,美國芯片法案落地,美國擬投入超520億美元推動芯片研制和相關勞動力發展,獲得資金援助的芯片企業在未來10年內將不得在中國大陸增建28nm以下的先進制程芯片,該法案旨在促進美國半導體制造的發展,同時也是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直接限制。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芯片產業具備廣闊的國產替代空間,美國此舉將使得我國半導體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凸顯,或將促使相關產業鏈的國產化進程加速。芯片國產替代機遇已至,作為主要從事自主品牌的集成電路芯片研發設計及銷售的企業,國民技術芯片業務發展或將迎來新起點。
公司表示,將繼續拓展實施“通用+安全”產品戰略,并且做精做深,重點在高端高性能MCU,高可靠性車規、工規MCU,高可靠性BMS等戰略產品線上加大人才和資源投入。
高端與性價比兼顧 集成電路業務持續增長動能充足
近期,市場上備受關注的一件事為,部分芯片產品價格出現下降,引發了不少擔憂。
事實上,國際貿易政策的摩擦、疫情的反復不定,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電子領域以及各類終端市場造成了影響。雖然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新興領域相關的產品由于品牌終端不斷追求創新和差異化、產品更新和迭代速度快,需求仍在上漲,但是,在低迷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可支配用于購買電子產品的資金減少,高性價比的產品更能吸引用戶,采用更多高性價比的零部件幾乎成為許多行業終端廠商勢在必行的選擇。
此外,與消費需求疲弱相對應的是,眾多企業持續提高芯片產能。業內人士表示,伴隨我國芯片制造水平提升和產能突破,相對低端的芯片在具體的供需互動過程中供大于求,芯片價格自然會隨之進行調整,此次芯片產品的價格下跌,大多數集中在中低端的芯片產品。但是,高端芯片供給短缺問題仍然相對突出。
據了解,國民技術在進軍高端芯片的同時,敏銳把握和兼顧市場高性價比的需求,適時推出各種性價比標桿的系列產品,兼顧了MCU的性能、功耗,又在同價位產品中有極強的性能表現可以滿足消費、汽車、工業等領域的多個使用場景。
長遠來看,國民技術的科學布局與合理的產品規劃,既是順勢而為,也是長期深入的市場研究后的厚積薄發,一方面提供了更符合終端客戶需求的產品擴大市占率,另一方也能有效應對市場外部風險沖擊。可以充分期待在外部環境改善后,市場增速回彈,公司具備可持續性的、強有力的增長動能。
負極材料業務同比增長129.77% 年產10萬噸一體化項目穩步推進
新能源負極材料領域,上半年受益于鋰電池產業發展較快,國民技術該業務銷售業績再度實現高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129.77% 。
據工信部有關信息,今年上半年,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和下游旺盛需求帶動下,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主要指標實現高速增長,鋰離子電池產量超過280吉瓦時,同比增長150%。受益于此,2022年上半年我國鋰電負極材料出貨量54.0萬噸,同比增長68.8%,帶動國民技術負極材料業務業績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負極材料產量達81.59萬噸,占全球總產量比重高達92%,中國廠商產能供給在全球市場中占據絕對領先地位。據國聯證券預計,2026年全球鋰電池需求將達到3467GWh,對應433萬噸的負極需求,需求量5年CAGR為43.85%。負極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全球持續踐行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需求有望持續擴張,對于國內負極企業是重要機遇。
據了解,國民技術的新能源負極材料領域業務由控股子公司內蒙古斯諾承擔。目前,公司在內蒙地區投資建設的兩條石墨化產線均已達產,在滿產狀態下預計年產能可達到20000噸以上。此外,上半年公司啟動在湖北省隨州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新能源動力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待項目建設完成并投產,公司負極材料供給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另外,公司將在保持與現有客戶穩固合作的同時,繼續積極突破行業內大客戶、優質客戶,重點開拓潛力型客戶,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
業內人士認為,負極企業一體化逐步投產將提升自身利潤率,一體化產能建設更快、下游配套客戶更好的公司將擁有核心競爭力及更強的盈利能力。
未來,芯片國產化進程加速疊加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負極材料需求持續攀升,國民技術集成電路以及新能源負極材料業務高成長可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作為主要從事自主品牌的集成電路芯片研發設計及銷售的企業有望迎來快速成長的機遇期,國民技術(30007...
4月2日,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信息”)正式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聯合制定的《常見輕微病癥健康管理中國專家...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