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沂景資本投資企業好多素教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道生資本領投,沂景資本等多方跟投。此前,好多素教于2021年6月完成A輪融資,當時的投前估值已超1億美元。沂景資本從天使輪起,連續三輪加注好多素教,去年A輪領投1000萬美元,本次A+輪再次跟投2000萬元。
沂景資本董事長張劍群表示:“雙減后,教育行業重新洗牌,新機會涌現。好多素教高效響應國家政策,切實解決雙減落地問題,創造了正和價值。沂景資本會持續支持、陪伴其成長。”好多素教是國內領先的課后服務運營商,致力于提供課后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標準化教學品控、精細化教務運營,全方位解決學校的管理、課程、師資需要。助力“雙減”政策全面落地,促進教育數字化快速發展,推動教育資源普惠共享。2021年7月,“雙減”政策出臺,教育行業發生顛覆性變革,文件要求“學校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并鼓勵“學校教育服務引進校外合作”。校內課后服務隨之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剛需。2022年6月,教育部再度發文《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工作,力爭在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校校全覆蓋”。課后服務全覆蓋不斷加速,然而,課后服務課程多樣、課時分散、統籌管理難,學校自身資源無法滿足。在落實課后服務過程中,學校產生了三方面需求,即高效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多元的課后服務課程、專業的師資運營服務。面對以上三大需求,眾多企業從不同維度切入課后服務市場。管理系統是提高學校統籌管理效率的“工具”;優質的課程是課后服務最直接的“剛需”;師資運營,包括派師進校等,是課后服務實際落地的“關鍵”。作為課后服務一站式運營服務商,在工具層面,好多素教打造的數字化管理系統,覆蓋教育局、學校、老師、家長和社會資源5大端口。該系統已服務眾多教育局和學校,并被多家教育主管單位作為信息化年度優秀應用,提報至教育部評選“優秀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系統”。同時,好多素教已完成某省教育廳全省課后服務平臺的統建和數據標準制訂。在課程層面,好多素教運營團隊圍繞五育并舉的理念,搭建四大課程模塊,涵蓋百門素質教育課程,致力于“幫孩子找到一生熱愛”。在構建公司核心能力,提供行業差異化服務上,好多素教將重點放在“規模化”師資運營能力的突破,重點解決派師進校、教師培訓、教務支持等問題。同時,好多素教在2021年10月就已聯合國家開放大學發起了“課后服務行業教師資質認證”項目,該項目現已正式運營,也成為了產教融合的典范案例,為課后服務教師在全國范圍的職業化、規范化打下基礎,是課后服務“教師培訓”中的重要一環。事實上,規模化的師資運營能力,是好多素教快速打開課后服務市場的核心壁壘,也是好多素教創始團隊在過往歷史中積累的核心能力。好多素教創始人趙劍鋒表示:“雙減政策之下,50%以上的素質教育市場,將轉移至校內課后服務場景中落地,預計在三年內,市場規模會從雙減前的150多億,爆發式增長至2400億。當下,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有20.7萬所學校、1.58億名學生,校內場景中每人每年素質教育投入將超過1500元。然而,要全面滿足1000所學校的課后服務需求,就需要儲備10萬名老師,如何落地規模化的‘派師進校’成為了實現全覆蓋的關鍵點。”詳細來說,一所1200名學生的學校,要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會開出50個左右課后服務班課,在校內教師資源之外,至少還需要20名以上校外課后服務老師的支持,1000所學校就需要2萬名以上老師。然而,鑒于各校課程需求多樣化、課時分散,課后服務老師基本都是兼職狀態,要精準匹配1000所學校的2萬名老師需求,至少需要儲備10萬名老師。這一道“規模化”運營難題, 是課后服務市場破局的關鍵,也是入局者跑出產品和服務差異化的突破口。規模化師資運營,本質上屬于個體服務的大規模交付范疇,而好多素教創始人趙劍鋒曾創辦國內最大的即時物流平臺(已被阿里全資收購),面向1億多用戶,運營400萬騎手,構建起日均配送300多萬訂單的龐大服務運營網絡。正是這種超強的大規模服務供給運營能力和資深經驗,使得好多素教能夠領先行業解決課后服務的規模化難題。據了解,2021年9月,雙減政策出臺5周后,好多素教從杭州4所學校開始服務,至2022年春季開學時,服務的學校數量超過了期初100倍。截至2022年3月,好多素教的服務已經覆蓋14個省份、49個城市,預計今年秋季開學后,相比春季,業務將增長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