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人教版英語、數學教材插圖事件愈演愈烈,其中反映出的思想入侵問題讓人觸目驚心,而這一切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問題。
近日,人教版英語、數學教材插圖事件愈演愈烈,其中反映出的思想入侵問題讓人觸目驚心,而這一切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問題。兩年前,少兒編程平臺Scratch被曝辱華,論壇上充斥著分裂國家、借中美貿易摩擦抹黑中方的言論等,問題可見一斑。
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編程教育是重中之重,堅持自主原創開發,將主動權從國外平臺奪回來,用我們本土化的平臺教育我們的后代,這也正是帕拉卡創始人李西峙一直在做的事情。
【1】
1984年2月16日,鄧小平在上海參觀十年科技成果展,看到現場小學生熟練操作計算機,他指示說:“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
不久之后,計算機課程首次進入上海的高中課堂,并于次年成為高中必修課。
當時,是中國計算機產業最接近世界領先水平的一次機會窗口:
硬件上,中科院在北京成立計算技術研究所,組建東光電工廠,在上海組建了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組建無線電十九廠,奠定了一南一北,中國最早的兩個半導體產業基地,中科院計算所南門一間15平方米的傳達室里,聯想也已悄然問世。
軟件上,北京大學已經在研究中文激光照排,南京大學研究程序語言和分布式系統,人民大學研究數據庫,機械電子工業部正在創辦中國軟件技術公司,而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的正式成立,更是讓軟件從硬件中分離出來,第一次成為獨立產業。
到1990年時,中國與美國的x86架構芯片技術差異,一度縮小到只有1年。
然而,隨著“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政策施行,從80年代末開始,從軟件、硬件,中國底層的計算機技術和產業都遭遇了斷崖式地全盤毀棄,芯片制造和計算機生產企業大批倒閉,國產操作系統全面停用。
直到多年之后,中國重新奮起直追時,已經與海外領先巨頭存在巨大的技術和生態差距。最終我們看到,一紙拒絕令下,芯片和軟件斷供,中興、華為等中國科技領軍企業盡皆被動。
此時,在互聯網領域,中國從跟進、學習到創新、引領,已經成長為與美國并肩的世界兩極,在集成電路、軟件等領域,也已經在傾舉國之力,不斷追趕。
然而,計算機編程語言的國產化,依然處在被人遺忘的尷尬角落。
一方面,是中小學的信息化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政策扶持。
2017年,中國開始制定政策,推進編程納入中小學課程,2018年,教育部中學新課標方案發布,人工智能進課堂,編程技術入高考。而全國已有48所“211”高校的338個專業,指定信息技術為選考科目,在高校公布的選考科目范圍中的上榜率排名第三,僅次于物理和化學。
另一方面,時至今日,幾乎所有主流的計算機語言(機器、匯編、各類高級語言),都還被國外全部壟斷,從高等教育到中小學生的校內外培訓,所采用的C/C++,Java,Python,Swift,Scratch等主流編程開發語言,都全部來源于國外。
什么時候,中國才能在計算機語言這個關鍵領域,豎起自己的大旗?
這是大富網絡CEO,神經元并行計算機語言(Neural Parallel Language簡稱NPL)發明人李西峙的夢想,也是他正在努力的方向。
李西峙
【2】
縱觀中國互聯網行業,從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到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幾大巨頭,這一代的創始人,普遍出生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1982年出生的李西峙,并沒有趕上這一波時代大潮。
但他的幸運在于,擁有一個可以朝著夢想放肆成長的家庭環境,最終得以在計算機語言領域不斷深耕。
李西峙7歲那年,英特爾剛剛推出486處理器,Tim Berners-Lee剛剛發明萬維網雛形,電腦在中國還遠未普及。但在哈工大任教的父親,已經在家里買了電腦,甚至還找了老師為李西峙教授編程,這讓李西峙從小就積累了大量的編程經驗。
2001年,成績優異的李西峙,被保送進入了“學神集中營”浙江大學(工科)混合班,隨后進入計算機系(竺可楨學院)。然后,在大三的時候,就開發出了自主原創的NPL計算機語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超前的設計:
它在2004年,通過類大腦神經元的架構設計來實現并行/并發編程,從而實現了代碼簡潔高效、可動態進化,數據類型靈活,可以更好地面向分布式計算,開發者無需關心多線程與網絡底層邏輯,就可以開發復雜的高并發網絡應用;無需修改代碼,就可以部署到任意復雜的分布式計算機網絡。
此外,NPL甚至還很好地支持3D渲染與仿真,能夠兼容PythonLua等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
只不過,當時的李西峙,還沒有考慮太多宏大的想法。
在學業之外,他只是在NPL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更多的擴展應用:比如AI仿真平臺,比如3D引擎ParaEngine,比如3D兒童動漫創作平臺KidsMovie Creator。
畢業以后,他也只是拿著IDG和Decent天使投資,殺入了當時火熱的PC游戲領域,研發了中國第一個3D兒童創想樂園哈奇小鎮(后來的魔法哈奇)。
直到2010年,因為父親的工作關系,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大富科技董事長孫尚傳。
聽李西峙詳細講述了自己的技術和工作,孫尚傳皺起眉頭問他:“你既然有這么強的編程能力,為什么不更加專注于底層技術,而是去做游戲研發?中國在各種軟件工具技術上有那么多的空白,我們還迫切需要本土的技術,來支撐中國在軟件和硬件上擺脫國外的束縛啊!”
孫尚傳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大富科技曾經接到過一個精密的工業零件訂單,需要使用計算機仿真軟件來輔助設計開發。大富找到了外國公司,提出購買軟件,結果外國公司開出了高價,而且只租不賣。
這些話,讓李西峙深受觸動。
他開始問自己,如今日夜研發的網絡游戲,是他開發NPL語言時的初心嗎?如果不是為了公司的生存,他是不是早就已經開始了AI仿真平臺的深入研發,并為之付出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持續努力?
機緣巧合的是,李西峙所在的行業,很快也迎來了新的變化:網頁游戲和手機游戲迅速興起,大量沖擊PC游戲的市場。如果要活下去,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改弦更張,開始做新的頁游和手游,但他卻在斟酌之后,毅然作出了另一個選擇:重新找回自己的理想。
2014年,李西峙結束了跟IDG長達6年的合作,加入大富網絡,目標是:進一步完善NPL語言,并用它開發更多創造性的平臺工具。
孫尚傳給了他一個承諾:在5年甚至10年之內,都不需要考慮收入,只需要認準一個目標:努力做出中國自主產權的3D設計云平臺,在底層軟件技術領域盡可能縮小與國外的差距。
多年后回頭來看,從2014到2020,在長達6年的時間里,即使大富網絡沒有真正收入,即使大富科技自身也一度遭遇嚴重的債務危機,但對于李西峙創新開發的投入支持,孫尚傳也確實從來都沒有猶豫過,沒有中斷過。
在此期間,李西峙也沉下心來,練好了內功:他從頭開始,重新整理了過去10年的100多萬行代碼和大量開發文檔,然后在Github上開源了NPL語言,在全國和世界各地召集遠程開發者加入開發社區,并發布了CAD計算機輔助設計、AI底層算法、分布式數據庫、個人史記系統、知識溯源系統、跨平臺引擎等30多項大大小小的NPL開源項目。
截至2021年,李西峙研發的原創編程語言和軟件,已經編寫并開源了超過200萬行代碼,獲得50多項軟件著作權及PCT國際專利。
更重要的是,NPL還需要一個關鍵的商業化支點來作為土壤,真正把用戶和產業生態進行鏈接并規模化發展起來。
這個支點就是面向青少年的STEAM教育和3D創作工具。
作為圍繞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項目創作的全新教學模式,STEAM教育近年來已經得到廣泛認可,未來更有望成為K12教育的主體。
尤其是編程教育,更已被多國納入中小學基礎教學體系,許多國家已要求小學生把編程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在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兒童編程甚至已經成為孩子繼閱讀、寫作、算術這三項基本能力外掌握的第四項必備技能。
而STEAM教育的效率,取決于創造平臺和工具是否先進、強大和易用,好的工具能夠最大程度、持續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此同時,計算機語言在STEAM教育中的普及程度,也將反向對高年齡層和專業領域的產業格局形成持續滲透。
在此之前,中國編程STEAM教育普遍存在的兩個問題,一是語言被國外編程語言基本壟斷,導致兒童編程的思維、認知、技術、習慣等各個方面,都對國外語言形成天然依賴;二是從機器人零件、代碼到方案,基本上都是由老師設計好的,甚至功能受限,學生只能按照方案進行簡單的拼裝,距離真正的編程還相差甚遠。
瞄準這兩個痛點,大富網絡用NPL打造了一個集3D設計、動畫、仿真、編程、制造、分享、營銷于一體的創造工具平臺:帕拉卡(Paracraft)。
從中小學生制作的3D動畫,大學生制作的3D游戲,甚至到專業團隊制作的大型項目,不同年齡段的開發者,都可以在帕拉卡平臺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并創造出獨屬于自己的獨特作品。
帕拉卡甚至推出了基于動畫的機器人仿真設計平臺,配合3D打印,學生可以從零設計和制造出任何市場上能看得到的機器人,并賦予它們強大的AI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從設計理念、代碼規模、應用強度、適應性、安全性等方面,都較國外同類工具有所提升。而且,同時具備了Solid works,3DMax, Maya, Premiere, Visual Studio等多種國外專業設計軟件和編程工具的核心功能,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集成和升級。
而且,它既支持面向初學者的可視化積木式編程,也能夠實現向文本編程的平滑過渡。
這意味著,帕拉卡不僅是一個面向K12學校學生的學習、探索和網絡創作平臺,更是一個面向未來、與各行各業實際應用緊密銜接的計算機軟件。它讓孩子無需切換創作工具,就可以實現從學習探索到工作應用的平滑轉變。
而這樣的少兒編程教育市場培育,也將會深刻影響中國軟件和工業未來創新的潛力與能力。
“只要線上、線下的計算機編程教學將帕拉卡引入到大中小幼各年級學校試點,進一步普及推廣至全國各行各業,那么五年后,我們就可以培養出億萬量級的計算機編程和人工智能后備人才,我國將徹底改變今天在教育、科技和文化領域里的被動和落后局面。”孫尚傳說。
【3】
當前,帕拉卡的團隊在日益壯大,而帕拉卡的規模化推廣也在逐漸提速。
從2019年,正式成立Paracraft市場與運營團隊;2020年,在部分省市中小學的試點應用和競賽活動。
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00個城市的300多所學校和150多家校外機構,使用帕拉卡平臺開展3D動畫編程教育,課程輻射學生已超過30萬人,在帕拉卡3D世界中,各地學生甚至已經自己搭建了100多個虛擬校園。
不過,對李西峙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
從“娃娃”抓起,將編程教育課程納入中小學核心教育體系,從小培養學生的編程思維與工程架構能力,讓他們逐漸成長為具備創造性思維和擁有編程技能的新型科技人才,這只是第一步。
當前,主流的計算機編程語言大多由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這是全球幾乎所有基礎軟件都是建立在“美國技術體系”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李西峙的目標,是要打造中國自主的,面向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語言體系和軟件生態,最終從底層打破國際巨頭的壟斷,提升軟件自主能力,支撐中國自主創新。
但是,和芯片、發動機、高端裝備制造等高精尖科技一樣,中國發展原創計算機語言的真正瓶頸在于,能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產業生態,不斷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和演進。
而計算機編程語言的創新生態構建,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作,需要各方協同努力突破。尤其是在西方主導計算機編程基礎架構的世界,要建立一套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語言體系,更加艱巨。
所以,接下來,他們還將在推動青少年編程學習,構建我國自主編程的教育體系的基礎上,通過開源社區的建設與運維、設立開源軟件基金會、推動下游商用應用生態等方式,與全球開發者共同建設一個開放、多元與架構包容的軟件生態體系,不斷推廣中國自主計算機編程語言的普及和使用。
這是一條還將艱巨而漫長的征途,但至少,李西峙已經在路上。
(文/王云輝)
2024年,中國出口規模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標志著中國企業在全...
又到一年“3·15”,又到各家銀行信用卡中心圍繞金融知識普及、消費者權益維護、金融風險防范做文章了。
近日,深圳潮生活惠民百事通旗下自主研發的 AI 超級個體課程正式上線,迅速在市場中引發強烈關注與積極...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