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微科技」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安芯投資領投,哇牛資本、諾延資本、海松資本跟投,輕舟資本、華蓋資本、布谷資本等老股東持續加碼追投。
「洛微科技」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安芯投資領投,哇牛資本、諾延資本、海松資本跟投,輕舟資本、華蓋資本、布谷資本等老股東持續加碼追投。
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團隊擴張,深化研發投入,產品量產認證、市場拓展。洛微科技(LuminWave)天使輪投資方包括中科創星、峰瑞資本,A輪投資方包括輕舟資本、華蓋資本、布谷資本、財通資本。
洛微科技(LuminWave)成立于2018年,公司致力于通過硅光技術和自主研發的光電芯片,為市場提供純固態芯片級激光雷達硬件、感知算法以及行業解決方案。基于硅光相控陣固態掃描、調頻連續波(FMCW)相干探測 技術,自主開發了純固態大視場補盲激光雷達D系列(Diversity Series)和硅光FMCW 4D長距激光雷達F系列(Foresight Series)系列。公司產品可用于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及ADAS的各類場景。
根據Yole提供的數據,2030年,全球每年預計銷售的1.2億輛新車中,L3/4/5 自動駕駛汽車將占比10%,激光雷達需求將達3000萬臺。而Yole數據預測,2023年自動駕駛應用占比超80% 。每一臺自動駕駛車輛都需要加載激光雷達、機器視覺等技術為車輛增加感知功能。
隨著自動駕駛市場擴大,激光雷達也迅速火熱起來。國內多家造車新勢力車企都將或已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型, 2021年被視為激光雷達元年。
在具體的技術路線上,自動駕駛領域的視覺方案和激光雷達方案之爭由來已久,自動駕駛頭部企業特斯拉堅定地采用以視覺為主的方案,而國內造車新勢力則是激光雷達方案的擁護者。視覺方案算法穩定性容易出現偏差,但激光雷達方案高昂的成本也是上車量產的一大阻礙。視覺方案成本低,但在精度、視野、穩定性上有局限,激光雷達方案精度高,但成本也高。
業內共識是,4000元是激光雷達量產上車的重要門檻,降低激光雷達成本成為激光雷達技術路線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根據萬聯證券提供的數據,激光雷達方案中,收、發模組在整個方案中成本占比能高達60%,減少激光收發裝置的數量成為降本的重要方式之一。
為減少成本,激光雷達的技術路徑也經過多次進化。最早的機械式雷達通過旋轉收發模組的機制來進行掃描,成本在10萬美金量級,存在成本較高、裝配困難、機械零部件壽命不長等缺點,較難應用在規模化量產的車型當中;之后出現半固態式產品,有旋鏡式方案和MEMS方案兩種,轉鏡式方案將機械式模組旋轉轉為棱鏡旋轉,減少了一定的收發裝置數量,該方案可以將成本降到數千至萬美金量級;MEMS方案,則把旋鏡式的棱鏡變成一個微機械棱鏡,該方案可以做到將成本達到千美金量級。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高性能百美金量級的激光雷達產品需要采用固態掃描方案,包括相控陣和FLASH兩種技術路線。
洛微科技基于自研硅光相控陣(OPA)及調頻連續波相干探測(FMCW) 核心技術,自主開發了純固態大視場補盲激光雷達D系列(Diversity Series)和硅光FMCW 4D長距激光雷達F系列(Foresight Series)系列。英特爾旗下Mobileye和英特爾也合作開發了硅光子芯片級激光雷達。同時Aeva 也在今年推出了基于硅光技術的FMCW 激光雷達產品樣機。
D系列(Diversity Series)主要用于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功能,可內嵌至后視鏡、車燈等產品,具有大視場角、高分辨率、高可靠性、低功耗、抗干擾等優勢,可用于構建多傳感器融合的高性價比補盲激光雷達解決方案。該產品于2021年3月發布,目前該產品已達成商業合作,實現產品量產。
F系列(Foresight Series)系列產品將硅光FMCW等芯片技術應用于激光雷達領域,主要面向前裝市場,在高分辨率、高可靠性、低功耗的基礎上實現遠距離3D感測同時可以直接獲得目標物體瞬時速度場,實現4D點云數據。由于采用相干探測方式,F系列激光雷達具有遠超其它探測方式的抗日光、抗干擾,抗互繞的優勢,可用于構建多維度高性能主激光雷達解決方案。該產品可用于測量范圍超過200米,預計將于2022年上半年發布。D系列和F系列產品可覆蓋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及ADAS的各類場景。
洛微科技CEO馮寧寧說,采用固態芯片級方案的激光雷達產品的競爭壁壘在于其高性價比和可大規模量產。激光雷達屬于高度集成的光電子產品,需同時涉及半導體光學和電學等多個跨學科前沿領域。以半導體為例,固態激光雷達涉及的核心光子集成芯片屬于模擬芯片,其設計難度較高,芯片性能對芯片物理機構,比如形狀、大小、深度等維度控制有較高要求。此外,激光雷達作為一個集成化的光電探測系統,除了核心光子芯片,其底層固件/軟件系統、算法、機械結構、半導體生態都需要相關專業人士。目前研發固態路線的企業大多是國外玩家,且基本都出自斯坦福、MIT等國家的研究室項目。
洛微科技(LuminWave)自研的專利的LuminScanTM技術可實現大視角和高分辨率的純固態芯片級光掃描,解決傳統機械式掃描和微機械掃描的成本和可靠性難題,并避免Flash方案的人眼安全和高光功率問題。使用固態掃描方案,允許軟件定義任意掃描區域,并可配合各類飛行時間和調頻連續波傳感器,可有效減少互擾和雜散光干擾,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的純固態激光雷達。
洛微自研的硅光FMCW探測器相干探測芯片技術可以有效增強光學反射信號,提高信噪比,提高LiDAR測距能力同時減少對于光源輸出功率的要求。且該技術可以幫助消除來自外界環境光和其他激光雷達產品的干擾,隨著越來越多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抗干擾能力是影響自動駕駛車性能的一個重要考量指標。
此外,基于多普勒效應,FMCW技術可使得激光雷達獲得瞬時速度場信息,將激光雷達實現從三維數據到長度、高度、深度、速度四維數據的轉變,為自動駕駛的AI算法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數據,提高了魯棒性和安全冗余度。
成本是激光雷達上車、量產的重要考量因素。馮寧寧介紹到,洛微科技的產品由于采用了芯片集成的固態路線未來都具有較大的降價空間。而固態激光雷達將產品價格降低的重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洛微的方案將離散光電器件高度集成在芯片上,且采用標準化工藝生產,芯片尺寸較小,成本較低;二是由于該方案直接采用成熟的半導體生態生產,整個流片、封測等工藝都有著標準的工藝,洛微無需生產定制化產品,這節省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同時加快了產品迭代周期。在商業模式上,公司主要與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和Tier1合作,為包括開放道路、園區道路、特殊場景等在內的各類應用提供感知服務。
公司創始團隊成員都來自于國內外著名學府和相關前沿科技公司,從事硅光技術研究及其商用化超過15年,擁有硅光子芯片設計和量產經驗以及成熟的基于自研硅光芯片技術的激光雷達方案。洛微核心團隊有著超過10年的成功創業經歷。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洛微科技開始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公司主要由多個跨學科技術團隊構成,技術研發人員占8成以上,其中碩博以上高學歷人才占比超7成。
在國內旅游市場蓬勃發展和需求多元化的共同推動下,游客對于旅行的期待已經從簡單的觀光模式轉為對深度體驗...
11月1日,南京市首單公募REITs、全國首單繞城高速公路REITs——華夏南京交通高速公路REIT...
本次發行儀式,見證了2025版熊貓貴金屬紀念幣的正式發行,回顧了歷屆熊貓貴金屬紀念幣的輝煌歷程,也展...
11月3日,在2024硬科技創新大會系列活動——光子產業峰會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發布了《硬科技...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