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
這一年中,“元宇宙”概念橫空出世,互聯網企業、游戲企業,甚至與“元宇宙”不太沾邊的家裝企業都將這一概念視作未來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元宇宙”是目前市場中最火熱的概念,但時至今日,恐怕依然沒有一家公司的業績真正得到了“元宇宙”的幫助,“元宇宙”依然是未來市場最大的那個預期。
現在很多公司都開始布局“元宇宙”這個概念,其中就不乏Facebook、谷歌、微軟這樣的產業巨頭,Facebook甚至更名為Meta,意為構建元宇宙,無可否認“元宇宙”大概率將成為未來數年“最大”的投資機會,它極有可能復制“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回溯互聯網發展初期,主要受益的卻是硬件廠商,只有當硬件層全面普及后,互聯網才開始滲透到其他領域。類比于互聯網,雖然如今“元宇宙”還是概念大于實質,但隨著基礎硬件的普及,“元宇宙”也勢必成為未來企業布局的焦點。
基于此,“元宇宙”前夜,硬件層極有可能最先在業績上受益于“元宇宙”的賽道,這一趨勢有望在2022年中逐漸得到兌現。
01.設備商將成第一受益者
事實上,對于設備層即將全面受益的判斷,已經得到了市場一定的驗證。
在剛剛過去的“圣誕假期”中,用于激活Oculus VR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應用軟件“Oculus”一躍從iOS排名十名開外上升至第一名,這從側面說明,人們對于Oculus VR頭戴式顯示設備的需求已經開始爆發。
Oculus VR設備是由剛剛改名Meta的原Facebook所打造,而布局“元宇宙”硬件層的,扎克伯格宣布將斥資100億美元投入“元宇宙”研發。
據IDC預測,全球VR設備和AR設備有望在2022年迎來全面爆發,出貨量有望從980萬臺和70萬臺,飆升至1800萬臺和140萬臺,預計增速將達84%和100%。
在此之前,Mate創始人扎克伯格曾表示,任何一個平臺,如果擁有1000萬人使用,那么研發相關內容的研發人員就能持續獲利。如今VR設備即將迎來千萬出貨量的大關,這也意味著屬于VR設備的奇點可能即將到來。
關注“元宇宙”的并非只有Meta一家,蘋果公司此前就表明,將會在明年推出一款AR耳機,此舉被華爾街視為對于“元宇宙”的試水。
除此之外,索尼也會在2022年發布新一代VR設備PSVR2,進一步豐富玩家們的視聽體驗。英偉達也提出了自己的實時協作模擬平臺OmniVerse,它被視為是英偉達在元宇宙世界的嘗試,讓藝術家可以通過云在軟件之間、在本地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實時工作無縫對接。
當然,在所有一線“元宇宙”設備中,也不乏中國企業的身影。聯想集團推出的ThinkReality A3增強現實智能眼鏡成功登上《時代》周刊評選出“2021年的100項最佳發明”榜單,意味著這款產品已經獲得了行業中的一致認可。
這離不開公司長期以來對于研發的投入,尤其在AR/ VR技術積累上,聯想集團儲備了大量人才,這成為“元宇宙”爭奪的殺手锏。
實際上,聯想對于VR的布局很早。早在20年前,聯想就成立了上海研究院,時至今日它都是一個獨立于業務集團之外的研發部門。雖然上海研究院不產生營收,甚至還是一個花錢的部門,但其職責卻是探索聯想的未來。
2015年的時候,上海研究院就開始了AR智能眼鏡設備的研發,并在2017年正式推出晨星AR,通過AR/VR技術賦能制造業,并已經應用于焊接機、檢測機等工業場景。
在2020年聯想全球創新項目中,聯想運用Mirage VR S3智能頭戴展現了全球10位杰出女性的故事,憑借虛擬現實技術讓用戶深層體驗故事與人物魅力,增強了彼此的文化認同感。
毫無疑問,全球尖端領先的“元宇宙”設備商中,聯想集團已經擁有了一席之地。
02.腳步漸進的“元宇宙”
1992年,美國賽伯朋克流派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用近40萬字向人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們可以像真實中一樣沉浸其中的“生活”,而這也是“元宇宙”的由來。
與目前的互聯網對比,“元宇宙”相當于一次互聯網的全面升級,這極有可能扭轉如今人們對互聯網的理解,新的機會正在萌芽,新的業態正在孕育,新的希望即將到來。
按照市場中的一致觀點:目前,元宇宙產業鏈已基本形成,甚至已經有券商將元宇宙產業鏈類比于互聯網,進行了7個層次的全面劃分。
具體來看,這7個層次分別是:體驗層、發現層、創作者經濟層、空間計算層、去中心化層、人機交互層、基礎設施層。
這7個層級并非毫無相關的單純堆積,而是循序漸進的思維遞進,只有在用戶體驗過“元宇宙”,并get到他的優勢后,其才能進一步的去長時間應用或者消費。
在中泰證券的研報中,VR/AR接口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它相當于“元宇宙”的基礎。就好像無論互聯網如何吸引人,如果你沒有一臺好的電腦,那么是無法接觸到這份美好的。
與之類似,硬件設備相當于“元宇宙”的入口,甚至直接影響用戶的沉浸感及內容質量,是現階段“元宇宙”最重要的環節。
只有在具備了用戶基礎后,才能在此基礎上去完善后續的創作者經濟層、空間計算層、去中心化層、人機交互層、基礎設施層。
由此,“元宇宙”的崛起勢必將從設備層開啟,極有可能復制互聯網的路徑,蔓延的勢頭或將超過當年。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基礎設備層的普及,那么就不會有后續的發展。
對于“元宇宙”,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曾明確判斷:“元宇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概念,有可能會成為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的下一代互聯網交互方式,它是浸入式的、持續存在的,很多場景體驗將被重新構建。業界對此有很多想象和探索,但還都沒有形成共識。”
正是基于對行業的準確研判,聯想集團才能領先于行業的率先進行投資新一代交互式終端的研發,目前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AR/VR設備提供商。
2021年的“元宇宙”元年,更多是概念的普及,而真正業績的顯現,很有可能將從2022年開始。
因此,2022年將成為“元宇宙”的關鍵一年,設備層的標的極有可能逐漸獲益,也將有可能出現市場公認的絕對龍頭。
03.崛起背后的沉淀
如果說互聯網讓人類從“三維真實世界”進入到“二維數字世界”,那么“元宇宙”就相當于再一次的將這個世界“三維化”,一個虛擬的“三維世界”。
互聯網讓人類的生活“數字化”,讓一切事物都變成可以由“0和1”構成的代碼;那么“元宇宙”就將進一步讓數字世界更加豐富。
如果“元宇宙”最終真的能夠形成,那么它就相當于一次全方面的價值重構。假若投資者無法想象這種重構帶來的威力,那么就可以回想一下新能源汽車對傳統汽車的沖擊。
未來,“元宇宙”極有可能全面取代如今的互聯網。
復盤互聯網時代,任何一家巨型企業,無一不是掌握了“流量密碼”。同樣的,“元宇宙”的到來也會讓流量被重新打散,對于企業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布局良機,誰能搶到“元宇宙”的份額,誰就有可能具備先發優勢,掌握財富密碼。
這才是資本市場如此看中“元宇宙”的原因,基于此“元宇宙”時代也必將到來。
這既是機會,但也是挑戰,只有進行多年布局的玩家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經過多年的積累,聯想已經能夠向消費者提供核心與新興技術解決方案,包括ThinkReality軟件和云平臺,以及ThinkReality A3等獲獎設備。
具體而言,ThinkReality平臺為企業AR/VR應用提供了一條從概念驗證到生產力的成熟、可擴展和簡化的路徑。ThinkReality是首批真正與設備和云無關的AR/VR平臺之一,使商業客戶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建立、部署和管理應用程序和內容,并獲得全球支持。
新的ThinkReality A3是為企業設計的最多功能的智能眼鏡。它們可以提高從小型企業到全球企業中,專業辦公人員到產業工人的生產力。從定制的虛擬顯示器和3D可視化,到AR輔助工作流程和沉浸式培訓,ThinkReality A3有助于改變企業許多層面的工作。
除了這些ThinkReality解決方案,聯想還將繼續投資于個人電腦、數據中心、移動設備、邊緣計算、人工智能、AR/VR和安全等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向元宇宙靠近時不斷增長的轉型需求。
從這些布局看,ThinkReality A3增強現實智能眼鏡獲得市場認可一點也不意外,因為聯想早已做好了迎接“元宇宙”到來的準備。
據悉,聯想的AR技術已經在商用大飛機的制造與裝配領域得到了落地應用。飛機工作人員可以借助聯想晨星AR設備檢測飛機艙內的現場,可以通過AR技術進行物理模擬,無論運動部件、流體、溫度、人體工程學等等,以幫助技術和操作人員更加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
AR輔助裝配解決方案的幫助下,原來需要三個工人同時作業的工作如今縮減為1個人,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未來,或有更多的行業受益于聯想的AR/VR解決方案。
邁入2022年,或許我們即將重新經歷又一次的“時代”更替。“元宇宙”爆發前期,VR設備或許將成為最先受益于這場“產業革命”的勝利者,就好像當年的PC那樣。
“元宇宙”的爭奪中,已經有中國企業開始嶄露頭角,并有望引領潮流。
華西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北摩高科(002985.SZ)作為我國航空制動領域的核心供應商,軍品需求回暖疊...
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全球消費電子與智能科技領域...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