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2021北拓資本年度峰會暨答謝晚會在三亞順利召開,本次峰會以“TIMING”為主題,深度聚焦中國數字科技企業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共話TIMING看到未來。

本次峰會上,北拓資本邀請到知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吳國盛、知名主持人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以及近百余位數字科技領域知名投資人與優秀創業者共同參與此次峰會。
這是一場思考的盛宴。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北拓資本創始人朱正國在演講中表示:“在數字化浪潮中,會誕生系統性的機會,我們要做的是順應和擁抱他。”錨定數字科技的系統性機會后,北拓選擇進行二次聚焦并持續深耕。在近三年的探索中,北拓探索出“投行+投資+增長”深耕范式。
清華大學吳國盛教授從人類科學演進史的專業角度出發,闡述了科技革命和人類變遷。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從未來人與機器的關系角度發出靈魂拷問:“你認為機器比你聰明,認為它的學習能力比你強,那么為什么要恐懼它做的會比人類差?”
不同領域的知名投資人與優秀創業者,也從產業角度深度分析了當前MarTech、PropTech、HRTech、HealthTech、數字基建以及企業資本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不同維度思考產業的新拐點。

主題分享:我們的思考與實踐

北拓資本創始人朱正國
在近九年的發展歷程中,北拓資本經歷了摸索、成長、聚焦和深耕不同的階段,最終成為了一家植根中國的創業服務平臺——北拓控股。
“理,治玉也,順玉之文而剖析之。”
朱正國表示:“最近三年,北拓探索出“投行+投資+增長”的范式并持續深耕。其中通過北拓資本、北拓國際覆蓋投行業務,通過一諾資本布局投資業務,通過數字科技社區FinancingForce助力企業增長。”
北拓資本: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投行,以“幫助優秀的企業增長得更好,活得更好”為使命,聚焦數字科技,深耕企服生態,提供包括投融資融資顧問、并購顧問等投行服務。
一諾資本:聚焦數字科技賽道投資的產業型投資機構。截止2021年底,一諾資本私募股權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30億人民幣。投資了包括第四范式、瑞可達、三力制藥、珍島集團、能鏈集團、途虎養車、黑芝麻智能、普強信息、影譜科技、ClickPaaS等企業。
北拓國際:北拓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是北拓控股旗下,一家專注為中國企業境外上市服務的持牌金融機構。
數字科技社區:FinancingForce專注于為企服行業的投資人、創業者、渠道伙伴提供一個實時、高效的音頻交流平臺。集直播會議、投融服務、語音社交、內容沉淀等功能于一體,深度聚焦行業需求,提升行業知識沉淀、信息更新和資本交易效率。

北拓資本創始人朱正國
上線三個月以來,FinancingForce上共舉辦了近50場企業服務行業相關研討會,有超過1000名以上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參與了活動交流,輸出了許多優質內容。
北拓資本創始人朱正國表示:“在聚焦數字科技,深耕企服生態的同時,我們希望與這個時代的創業者們產生一種有溫度的連結,成為一家有溫度的資本。”他認為一個好的資本和創業者的關系,一定是建立在資本賦能之上的更多探索,去完善和超越局限于資本層面的幫助,這也是外界不理解一家產業資本為什么會選擇開發數字科技社區的原因。
以數字科技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當中,資本需要以什么方式助推產業進一步升級以完成新的歷史使命?

北拓資本創始人朱正國
朱正國表示:“我們將通過投行及投資業務為產業提供資本層面的助力,通過數字科技社區和投后服務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的增長。真正做到幫助的優秀企業增長得更好,活得更好。”
主題分享:科學與技術革命

清華大學吳國盛教授
清華大學吳國盛教授從科學史的角度深入淺出的分析了數次工業革命中,技術與科學的重要驅動作用,以史為鑒,可知興替。
吳國盛教授認為,直到十九世紀之前,科學都沒有直接轉化為技術。現代科學在歷次工業革命中,實現了從希臘的求真科學到現代求力科學的轉變,即科學就是力量。
縱觀歷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締造了工業體系。
第二次工業革命源于電磁學的發現,是完全起源于科學基礎的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通過對電磁學、實驗醫學、化學的研究發展,促使人類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清華大學吳國盛教授
第三次技術革命,是發生在美國的以電子技術革命為先導的技術革命。從歷次工業革命中不難發現技術革命不是單兵突破。吳國盛教授強調:“科學、技術、經濟和軍事在技術革命中循環推進人類社會發展。”
主題分享:機器與人

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
如果我可以代替你活下去,你愿意嗎?
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近期在一個熱門視頻中,被仿生機器人“蔣昌建”如此問到。
十九世紀天體物理學家儒略申納探討了硅基生命的可能,如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正在席卷全球,另一種意義的硅基生命正在誕生。人類的未來到底需不需機器人的參與,人類會不會因機器人的存在而滅亡?
人類是否能夠接納仿生機器人走進生活?
1970年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了恐怖谷效應,當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人類亦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而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面和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只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

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
蔣昌建認為:“人類需要去理解,硅基生命究竟是不是生命?我們總會恐懼被機器所支配,但是令人畏懼的機器人學習和進化能力,也恰恰是他做的會比人類更好的保障。”
數字化浪潮與技術爆炸的今天,距離人類與機器共生共存的時間也進入了倒計時。蔣昌建更高維度的思考,探索人機共生和交互中的倫理問題。
本次峰會上,北拓與眾多創業者和投資人圍繞MarTech、PropTech、HRTech、HealthTech、數字基建等領域展開專題研討論壇,探討不同垂直行業在數字化浪潮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北拓資本創始合伙人黃少東在談到MarTech問題時表示:“存量經濟與存量流量驅動下,中國廣告營銷市場規模占GDP的比例將從1%提升到4%;其中,營銷科技賽道的規模在未來5到10年將從百億級別快速增長至千億級別。北拓期待與各位創業伙伴一起克服挑戰,擁抱機遇。”
在面對國內地產行業急劇變化,明源云合伙人童繼龍表示:“為了應對08年金融危機,國家4萬億的刺激計劃中有大量資本涌入地產行業,造就了地產行業的光輝10年,地產上下游企業都享受到了資本紅利。但是今天,當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更好的數字化營銷,更好的物業服務,更好的工程管理,才會變得有價值,管理紅利和科技紅利才剛剛開始。”
杏樹林創始人張遇升在回答數字醫療問題時指出:“目前的客戶需求多樣化程度較高,既需要標準化服務,也需要服務的個性化,如何把握服務的邊界,是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
肯耐珂薩創始人&CEO沈建在回答中美HRTech對比時表示:“根據肯耐珂薩連續多年進行的數千家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中型企業最關注的組織能力是敏捷度。中美的一體化HRSaaS相對比,中國的雇主更加需要HRTech公司提供更多的深度服務,進行數據價值挖掘,目前適合中國的產品組合,正如10年前的Workday, 70%是產品30%是服務。”
星空動力創始人鄧沙在談及元宇宙問題時表示:“前段時間發生的電力不足,給了我一些新的啟發,元宇宙與物理世界是無法脫鉤的。”
東方富海合伙人陳利偉從資本市場結構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企業資本化路徑,他表示:“交易所本身也是機構,滬深兩市都有其局限性所在。長期以來,國內資本市場主要面對的是規模化企業,對于中小企業并不友好。北交所的出現給了資本退出的小閉環的可能,小市值一樣可以在國內實現退出,促進了投融資更平滑順暢。”

當下,科技創新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回顧歷史,技術革命貫穿人類的發展脈絡,推動著人類走向更偉大的文明。我們深切的感知到,開啟下一個時代的TIMING正在到來。
數字科技所帶來的紅利正在逐漸釋放,并將成為未來國際競爭和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通過投行、投資、證券與數字科技社區四塊業務,北拓資本將為中國的數字科技企業搭建產融結合的橋梁、提供創新的土壤。全周期的資本化服務覆蓋,幫助優秀的企業增長得更好,活得更好。

本次峰會音頻資料,將在FinancingForce APP上獨家收錄。即刻下載,不錯過每一分鐘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