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時間,骨灰級的老牌新消費,白酒界里的營銷鬼才,日常把市場部門祭天的江小白,上演了一場行為藝術般的“求生欲”表演
前段時間,骨灰級的老牌新消費,白酒界里的營銷鬼才,日常把市場部門祭天的江小白,上演了一場行為藝術般的“求生欲”表演:
連發了一百條鄭重聲明。
先不說內容,這波操作屬于是營銷界的四季青了,海報文案直接論斤賣。
加上這種能把設計師朋友氣到腦中風的設計理念。
我愿稱之為互聯網的返祖現象,一眼萬年,下輩子都忘不了。
這一百多條“批發”來的文案,不僅把江小白送上了熱搜,“求生欲”一詞也時隔許久,再度登榜。
那個曾經充滿著戲謔意味的網絡熱詞,在如今已經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戀愛關系,到職場工作,想要生活過得去,必須懂點求生欲。
年輕的職場新人們,正在艱苦“求生”。
1
記得去年年底,差不多也是這段時間。
一個女孩連續加班半個月后,在生日當天,本來已經下班了,但是回家的半路上又被喊回去加班。
她在網約車上直接崩潰痛哭。
在黑夜降臨的城市中,唯一給她送來祝福的,只有垃圾短信。
她崩潰的原因,到底是長時間的加班,還是孤獨的生日,還是漂泊無根的未來。
我們不知道,很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
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她回到工位后,班還是要繼續加的。
因為進入社會之后,工作不會等你,項目不會等你,同事也不會等你。
如果你的“求生欲”不夠強,總會有更強的人,補上你的位置。
所有好的崗位,都已經卷開花了。
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明白的第一個道理,就是:
有的人生在羅馬,有些人生為牛馬。
看著曾經一個寢室的室友,有的回家繼承家產,有的出國考研鍍金,有的殺進大廠開卷。
似乎剩下的只有自己,還在為了生存,每天不斷掙扎著。
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求生欲到底有多強。
新的一天,從早上的鬧鈴開始。
潛意識告訴你昨晚熬夜刷手機,今天必須得多睡一會。
但是你的銀行卡余額會在更深層的潛意識等著你,然后用全世界最冰冷的三位數,把你喚醒。
這樣的起床,叫做窮醒。
為了上班打卡不遲到,你會開始進行復雜精密的一心多用。
比如一邊穿衣服,一邊吃早飯,一邊進行排泄。
干凈又衛生。
等走出家門,越來越緊迫的時間,就像自己即將要被劃走的工資一樣。
能讓你爆發出自己的身體極限,做出諸如穿著高跟鞋追公交擠地鐵等極限操作,并且依然能夠在最后一刻趕到公司。
玩的就是心跳,閻王見了都笑。
等到了工位,求生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對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一腳邁入公司,就如同貝爺進了雨林,每秒鐘都是荒野求生。
最典型的,就是過度操勞,過度緊張。
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基本就是這種狀態的真實寫照。
打印文件,填寫表格,按照模板填個PPT,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生怕因為自己不夠細致不夠全面,導致公司倒閉。
還有就是,很多新人會變成不敢拒絕的“職場老好人”
不管是誰指派的工作,不管是什么樣的工作內容,都是來者不拒。
只要你敢開口,誰說個不字誰就是孫子。
畢竟剛進公司,一來業務不熟,得多練練,二來職場關系都藏在冰山之下,得罪誰都不好。
很多職場小白就是抱著這種心態,從“老好人”變成了“工具人”。
即便是“份外”的請求,他們也不敢拒絕。
對職場小白來說,主要工作干完,永遠都還有各種種搬磚打雜的工作在等著你。
在求生欲的自驅下,老板甚至都不需要給你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等好不容易熬到晚上,準備下班的時候,你會發現公司的氣氛開始變得詭異,所有人都釘在工位上一動不動,連喝多了水,憋得滿臉通紅的王哥,也不敢挪動半步。
你只能在微信小群里,發出為什么沒人下班的疑惑。
直到,你瞥見站在辦公室門口的老板,眼鏡上反射出的詭異的光,你才恍然大悟。
感謝自己的求生欲,守塔成功。
在你久經職場后,一定能學會如何管理自己對下班這件事的期待閾值。
因為當你準備好下班沖刺,突如其來的加班,會讓你想要給老板來個咸魚突刺。
但很快你又會想到自己的房租,花唄,前幾天吃的大餐,過幾天要買的衣服。
當場就進入賢者模式。
老板,我愛加班。
2
為什么當代年輕人的求生欲會這么強?
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害怕誤解,害怕麻煩,害怕被別人當做異類。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學會察言觀色,要讀懂空氣,要看明白暗示和潛臺詞。
有些時候,商場也如同職場一樣。
品牌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展現自己的“求生欲”,去維系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好感。
江小白一百條的“鄭重聲明”里,并不僅僅是在抖機靈講笑話,他們也在直面消費者最尖銳的批評聲:
只會營銷、不如名酒......
作為一個已經年滿十歲的新消費,江小白在回應外界的質疑與批評的時候,反應卻和很多職場新人一樣,不擺架子,不甩鍋,挨打挨罵都立正站好。
但自黑也好,自嘲也罷,求生欲再強烈,也只是表明態度,真要活下來,還是得腳踏實地做產品,給成果。
主動出擊,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理解自己。
也因此,除了回應質疑批評,江小白也想方設法,變著花樣地“坦白”自己非常重視產品,而且自己確實是有酒廠。
求生欲,不僅是要學會挨罵,更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解除誤會。
其實無論是商場還是職場,商業的邏輯是相通的。
我們也需要不斷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斷去和外界達成理解,不斷去尋找標準答案和最優解。
一旦被人誤解,被打入冷宮,甚至到了被“優化”被淘汰的時候,那份代價我們承受不起。
在空窗期,錢包一天天瘦下去,壓力一天天堆起來。
房租水電日常開銷,每個都會慢慢疊在你的心頭,催著你盡快去尋找下一份糊口的工作。
甚至面試的時候,也可能因為背調被HR打壓薪資。
體面和不體面,區別很大。
在每一個崩潰的瞬間,或許我們都問過自己:
為什么我們的求生欲要這么強?為什么我們要一次又一次向生活妥協?為什么我們必須要磨平棱角?
為什么,我們沒法放過自己?
是因為我們必須往前走。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我們都學過的一篇古文中:
《游褒禪山記》
這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記。
大概意思,就是王安石和同事在景區團建的時候,跑進野生溶洞,越走越深,最后同事慫了,大家也就放棄了繼續深入。
出來后,王安石感覺有些后悔,想著如果再往里走走,或許就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但為什么自己沒能看見呢?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在他看來,成功不僅需要志氣,也需要個人能力,更需要外物支持,三者合一,或許才能成功。
文末,王安石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作為總結: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只要我盡自己的全力,去拼搏,去求生,雖然結果未定,但遺憾絕不屬于自己。
對很多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放低一些期望,磨平一些棱角,收斂一些氣場,其實對未來的發展是一種助力。
但也一定要保護好心中的那一小團理想的火焰。
也許是兒時的夢想,也許是曾經的愛好,也許是人生的目標。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連江小白都那么努力了,該支棱起來的時候,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為國內客戶聯絡領域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企業,天潤融通此舉將大力推動企業客戶在營銷、銷售、服務、內部效...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