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好美女,您曾經使用過我們的××網站,現為宣傳我們××微信公眾號,麻煩您關注一下,隨后您截圖來找我領取5元紅包”。最近,不少微信用戶,在通過陌生人的好友申請之后,收到這樣一句話。
“您好美女,您曾經使用過我們的××網站,現為宣傳我們××微信公眾號,麻煩您關注一下,隨后您截圖來找我領取5元紅包”。最近,不少微信用戶,在通過陌生人的好友申請之后,收到這樣一句話。
難道真的天上掉餡餅了嗎?事實是,隨著對詐騙犯罪打擊力度不斷增強,騙子迭代了詐騙手段,用“關注公眾號+刷單”的詐騙“組合技”,先打著大公司員工的幌子以及用小額報酬騙取信任,當你放松警惕、美滋滋地追加投入后,最終等來的是詐騙的陷阱以及血本無歸。
專家對此提示:陌生人發來的網頁鏈接、二維碼、公眾號不要輕易打開、關注或下載注冊,尤其涉及資金的更要慎重,切勿貪圖小便宜,時刻保持互聯網安全意識。
關注公眾號賺傭金背后的陷阱,最終被騙走了2.5萬元
近日,浙江金華市的張女士就被這升級后的刷單騙局騙走了2.5萬元。
據張女士介紹,幾天前有人通過手機號添加了她的微信,然后對方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員工,為推廣該電商平臺微信公眾號,希望張女士關注一下并截圖發給對方,就可以獲得3元錢返傭。
張女士以為就關注一下微信公眾也沒什么損失而且還能賺錢,于是就同意了。張女士在操作完之后,收到了對方發來的3元紅包,不過緊接著,對方又發來了一條新的信息。張女士被告知可以進一個群,群里還有很多公眾號需要推廣,每天只需要關注公眾就可以賺取幾十上百元。張女士同意并被拉進了群,一場針對張女士的詐騙展開。
剛開始,張女士關注公眾號后,還能及時收到轉賬,也因此逐漸放松了警惕。然后,在經過幾單關注公眾號的交易后,張女士又被介紹做可以賺更多錢的刷單。不過,在張女士刷了一筆金額5000元的訂單后,卻被告知這筆單做錯了,要想拿回5000元錢的補救方法就是補單20000元。張女士不甘心又轉了20000元,等來卻是被告知仍然出錯,要想拿回來要繼續做50000元的單子。
幸好,男朋友及時將張女士攔了下來,并且報了警。在向警察講述了上述的經歷之后,張女士得知自己被騙了。最后,張女士將自己被騙的經歷發布到知乎等社交媒體平臺,她說希望現在在群里和沒在群里的人別再上當了,“奉勸大家別貪圖小便宜,騙子的套路真的太深了。”
專家提示:新型“復合式”詐騙手段,騙子冒充大公司員工降低防范心理
“這種詐騙手法其實是新瓶裝舊酒,”安全專家表示,張女士的遭遇是比較典型的做任務詐騙,先引導做幾個正常的任務,給到一些好處,待建立信任以后,再通過安排刷單任務等引誘做大單,騙取資金。
“不過,隨著對詐騙犯罪打擊力度不斷增強,騙子在此前做任務詐騙的基礎上迭代了詐騙手段,”據上述安全專家介紹,由于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用戶體量巨大,使用過這些頭部公司APP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因此當騙子冒充這些大公司的員工要求關注一下公眾號時,人們幾乎都會信以為真。“打著大公司的幌子可以降低人們的防范心理。”安全專家說。
記者同時也聯系淘寶、京東、美團等公司,均得到同樣的回復:平臺并未委托任何人員宣傳推廣公眾號,更不會主動添加用戶微信。此外,美團相關人員還表示,如果美團用戶收到陌生人要求關注美團公眾號的微信,可以通過客服電話與美團聯系,提供詐騙的相關信息,他們將遞交給警方一并打擊。
“新型的刷單騙局用上了‘復合式’詐騙手段,令人防不勝防,但萬變不離其宗,”專家提示,低投入、高回報的好事是不存在的,切勿貪圖小便宜,陌生人發來的網頁鏈接、二維碼、公眾號不要輕易打開、關注或下載注冊,時刻保持互聯網安全意識。
2024年11月22日,中國上海——近日,以研發為基石的意大利國際制藥公司凱西集團(Chiesi G...
作為五糧液集團所屬子公司的川紅集團,如何培養出兩名在全國大賽中獲獎的制茶匠人,榮光的背后又有哪些動人...
近日,全網關注的全國首家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陷入了一場“資質撤銷風波”,引發...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