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有記者問美國著名的傳染病專家和抗生素耐藥性專家詹姆斯·約翰遜:我們距離跌落山崖——掉入抗生素不再奏效的世界,還有多遠?
曾有記者問美國著名的傳染病專家和抗生素耐藥性專家詹姆斯·約翰遜:我們距離跌落山崖——掉入抗生素不再奏效的世界,還有多遠?
他的回答相當簡單:“我們已經掉下山崖了。”
抗生素耐藥性危機觸目驚心
2013年10月7日,香港某醫院一名25歲男子,因感染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不治身亡,被認為是中國首例感染超級細菌(多重耐藥性細菌)死亡病例。
此后,因感染超級細菌而無藥可治的新聞頻現報端。
就在今年的5月20日,一名在湖南某醫院做肺部微創手術的患者,同時感染了鮑曼不動桿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兩種超級細菌。盡管集結了國內國際眾多華人醫生之力,仍未能在世界范圍內找到有效藥物。病人在艱難熬過21天后,停止了呼吸。
在更早使用抗生素的國家,超級細菌也更為肆虐。
2019年4月,美國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伊州共587人感染了一種多重耐藥、強傳染性的致命真菌——耳念珠菌,近半數感染者在90天內喪生。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每年約有3.5萬人死于超級細菌感染,平均每3小時1人。
科學界認為,目前所有的常規抗生素都出現了相應的抗藥性致病株系。一旦一株細菌在一群人中產生耐藥性,這種高毒性、高傳染性的耐藥菌就會迅速傳播到其他人群,甚至其他國家。上述提到的耳念珠菌,已在約30個國家出現,中國發現18例。
不斷出現的超級細菌,導致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變成無效,迫使人類不得不加速研發新的抗感染藥物。
2017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首份急需新型抗感染藥物的12種重點病原體清單。其中,危險級別包括碳青霉烯耐藥性的鮑曼不動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高度耐藥性級別包括糞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幽門螺旋桿菌、彎曲桿菌、沙門氏桿菌、淋球菌。
高度耐藥性級別中,僅幽門螺旋桿菌就殺傷力巨大。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中國給出了59%的統計數字,相當于身邊每5個人中,就有3個人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
臨床數據表明,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關系密切。如果不及時研發出新的抗感染藥物與之對抗,則全球一半人口將面臨性命之憂。
世界衛生組織就抗生素耐藥問題發出了警告:以目前每年約70萬人死于耐藥菌感染的速度計算,如果沒有能夠替代現有抗生素的新型抗感染藥物出現,到2050年每年會有1000萬人死于耐藥菌感染。抗生素對人類的危害或將超過癌癥。
有科學家預言,以目前的速度發展,像剖宮產或者門診外科手術這樣的常規操作,甚至也會導致無法醫治的感染,而這種可怕的情景可能已不再遙遠。
濫用抗生素成超級細菌強力推手
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是臨床上廣泛應用抗生素的結果,而濫用抗生素則加速了這一進程。
咽喉腫痛?吃點阿莫西林;感冒發燒?來片阿奇霉素、羅紅霉素……
凡此種種生活中的日常,無不隱藏著抗生素濫用的風險。
由于醫學、藥學知識欠缺,人們對抗生素的使用范圍并未加以重視。
抗生素是用來對抗細菌感染引發的病癥,有各自不同的適應癥。然而,現實中,將抗生素不分青紅皂白地用于病毒性感冒,或用于辛辣刺激引起的咽炎、牙齦腫痛卻很常見,這即是典型的濫用。
抗生素濫用現象在大多數國家普遍存在。
知名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針對76個國家的抗生素使用情況調查發現,從2000年至2015年,以限定日劑量表示的抗生素處方量整體上升了65%,抗生素的使用率也隨之提高了39%。該研究預計,如果沒有政策變化,2030年全球抗生素使用量將比2015年的420億限定日劑量高出200%。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也是抗生素濫用和細菌耐藥性的重災區。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調查,我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過46%。臨床上存在大量抗生素不及時停藥、超量使用、頻繁更換的情況。
在兒童群體中,濫用抗生素現象尤其嚴重。有統計表明,兒童抗生素用藥比例占據了兒童用藥總體市場的88%。
這導致大量兒童出現較為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耳聾。
據公開資料,僅截至2007年,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人,占耳聾兒童總數30%-40%,而在一些發達國家,這一數字僅為0.9%。
相較于可見的主動濫用,被動攝取抗生素也到了令人驚駭的程度。
有媒體報道,一名從未吃過藥、打過針的8歲男孩在一次體檢中,被檢測出體內含有8種抗生素。醫生推斷,這些抗生素來自于男孩的日常飲食。
由于抗生素可以幫助禽畜防病、促進生長,養殖戶普遍將抗生素作為了飼料添加劑。最終,殘留在動物體內的抗生素會通過食物鏈傳播到人體內蓄積。
動物被使用抗生素的數量頗為驚人。據估計,我國每年抗生素原料生產量約為21萬噸,其中約有46%,即9.7萬噸的抗生素用于畜牧養殖業。
更多數據證實,這些抗生素大概率轉移到了人類體內——復旦大學經過為期一年的追蹤式研究,發現江浙滬地區60%兒童的尿液中存在畜禽類抗生素。
種種濫用,正是在變相地加速培養“超級細菌”。相較之下,人類研發出新抗生素的速度卻有些汗顏。
由于投資回報率低,審批門檻提高,加上抗生素因其作用機理容易被細菌產生耐藥性而失效,21世紀前10年,新批準抗生素數量在不斷減少。其中一部分藥企選擇了放棄努力,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將目光轉向了其他作用機理的抗菌藥,以尋求徹底改變。
可喜的是,后者給人類帶來了曙光。
科學家發現,多肽類抗菌藥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高、不易產生抗藥性、作用機理獨特等多重優勢,有望成為抗生素的最佳替代者。
據2020年《科學》雜志統計,目前世界范圍內有大約29個抗菌肽品種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有2個來自中國。
對此,科學界充滿了期待——當最有效的抗菌肽誕生之日,或許就是超級細菌的終結之時。
東南亞領航電商平臺Shopee 12.12生日大促正式拉開帷幕,開場僅2小時,跨境訂單量已激增8倍。
近年來,面對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零售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通過打造創新體驗,提升消費活力,更好服務消費...
近日,騰訊云宣布與新加坡流媒體服務提供商BeLive Technology(下稱BeLive)進一步...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