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財富管理還是資產管理,核心都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
房地產降溫后,中國正在經歷一個全民資產大騰挪的時代,以金融資產為主財富管理需求持續井噴。全國百萬億級的資管規模、全球最快的規模增速、資管新規后釋放的行業勢能……風口下的資管機構都竭力在不斷擴張的財富拼圖上尋找自己的圣杯——品牌和產品定位。
進入新十年的歌斐資產已經有了答案。7月3日,獨立財富管理行業的領軍者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在北京召開了一場品牌升級發布會,這是中國資產管理公司對標國際資管機構的一次品牌全新升級實踐,標志著中國資管行業從過去的強調產品創新、業績增長,轉變到了打造品牌、洞察客戶、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時代。
“歌斐資產的定位是成為最理解高凈值客戶的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對不同資產的理解和實踐經驗,運用多策略工具構建組合,洞察高凈值客戶的財富底倉剛需,利用IPD的流程打造目標策略,在波動比較大的中國資本市場通過多策略組合投資的方式,主動管理,致力于達成客戶事先制定的投資目標,提供長期可持續、相對低波動的財富增值。”歌斐資產創始合伙人、董事長殷哲在發布會上表示。
1.中國大資管時代 行業競爭回歸本源
諾亞財富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表示,歌斐的新旅程新戰略,和諾亞一樣,是從“產品驅動”到“以客戶為中心”的持續改變。從2019年轉型啟動開始,歌斐資產開啟了一場由內而外的變革之路,邊發展邊自我迭代,伴隨業務轉型的全面成功,迎來了企業品牌煥新升級。
實際上,這也是大資管時代行業轉型的大勢所趨和必由之路。2018年4月以來,資管新規及理財細則的落地,打破了傳統金融機構剛性兌付的神話,通過規范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逐步填平監管差異、向凈值化轉型,倒逼資管機構重新思考“回歸本源”。
“過去滿足財富底倉的方式,比如P2P、以單一融資性為目的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違反了金融的本質,沒有將資產的真實風險如實反映。資管新規之下,非標類固收的時代結束了,客戶的需求沒有錯,但滿足客戶需求的方式錯了。”殷哲說。
新的監管框架下,行業競爭重點發生了轉移,從過去的依托牌照優勢為主的規模競爭,向以主動管理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為主的核心優勢轉移。從“賣產品”向“賣服務”,根據客戶財產情況進行資產配置,成為了行業共識。
2019年,監管部門就基金投顧業務開始試點,傳統以產品為中心、銷售為導向的“賣方投顧”轉變為以客戶利益為中心、服務導向的“買方投顧”,邁出了我國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富管理模式的重要一步。
2.資產管理的海外實踐 “以客戶為中心”是終極哲學
從海外資管機構的實踐來看,它們也是逐步由產品向服務衍生,并逐步演進到滿足特定客戶的定制化偏好,諸如養老金、保險資金以及高凈值客戶的特定投資目標所形成的養老、負債驅動、大類資產配置等投資咨詢服務。
以客戶為中心、客戶利益至上、尋求差異化定位是優秀、可持續的資管機構普遍信奉的經營哲學。先鋒集團秉持為投資者提供最低成本的資管產品的理念,成為指數化投資的倡導者和實踐者;貝萊德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并在指數基金領域與先鋒分庭抗禮;而黑石提供另類資產管理服務,并在創始之初摒棄了當時美國盛行的杠桿收購交易,以友好的方式開展PE投資。
1971年成立的券商巨頭嘉信理財,從低成本折扣經紀商起步,不斷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改變自身品牌和定位,引領行業顛覆:1996年開始網上交易、2019年實行“零傭金”、2020年推出了“零散股交易”……如今嘉信已經成為綜合性管理企業,擺脫了對傭金的強依賴。
華爾街投行巨頭摩根士丹利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把客戶放在第一位”(Putting Clients First)。上世紀五十年代,它抓住美國經濟快速發展期,做大投行業務,六十年代,又趁經濟全球化浪潮,積極布局海外,并在后期重點拓展中國等新興市場。其業務范圍從傳統的投行業務向其他領域延伸,包括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研究、交易和銷售、杠桿收購等;特別近幾年,摩根士丹利確立了從“交易中心”到“財富管理中心”轉型目標,并通過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巨額投入建立起了護城河。摩根士丹利的業務創新和戰略轉型也一直是由市場結構和客戶需求變化推動的。
更有代表性的是財富管理的“百年老店”瑞銀,也是唯一一家采用財富管理業務為核心發展戰略的國際大行。瑞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歷經150多年、300多次兼并重組,直到1997年才形成瑞銀品牌。但剛一成立的瑞銀就遭遇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瑞銀集團下轄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擁有的16億瑞士法郎的風險暴露遭受嚴重損失,并且令瑞銀損失了在資產管理界長期積累起來的崇高聲譽。2008年,瑞銀遭遇更大的坎,次貸危機令其成為美國之外受損最嚴重的外國銀行。2011年,背水一戰、謀求二次轉型的瑞銀決定削減重資產投行業務,將重點放在輕資產的全球財富管理業務上,這一戰略定位也一直沿用至今。瑞銀還確立了資管、投行和財富管理協同作戰的“一個公司”模式,以客戶為中心的全面產品服務體系,以整個集團的資源為財富管理客戶提供服務。瑞銀已經是全球布局最廣、產業鏈最全的財富管理機構。
可以說,只有全面了解客戶需求才能進行有效的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正如殷哲所說,無論是財富管理還是資產管理,核心都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價值創造有多種工具可以實現,沒有一家機構可以服務所有的資金屬性,這個行業并不是贏家通吃。找到自己獨特的服務方式和市場空間,聚焦優勢領域,做實做深才是關鍵。
3.品牌升級:目標投資專家 用正確的方式滿足客戶需求
“目標策略產品”是2021年歌斐的主打產品,也是歌斐過去8年公開市場權益投資策略的一個升級。據殷哲透露,歌斐調研了200組客戶,得出的結論是,投資人需要的是相對低波動收益預期下的財富底倉配置。
殷哲從三個層次對“財富底倉”做了解讀:首先,是資產配置的壓艙石、穩定器,穩健低波動是核心訴求,底倉打好了,再去做進攻型的投資,才會游刃有余;其次,財富底倉對流動性并不敏感,是長期投資資金,流動性太好,收益率就不夠了;最后,財富底倉并不僅是固收+的收益預期,而是期望能趕超GDP增長率的合理投資收益。
諾亞財富創始人、諾亞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說:“我做了18年財富管理,我觀察到對于財富管理結果滿意的客戶,大概是收益6-12%,同時盡量不要損失本金,波動率相對市場更小。”
以前客戶的底倉配置主要是由非標類固收產品滿足,資管新規后市場由非標轉標,但是客戶對底倉配置產品的客觀需求仍然存在。
為滿足這種剛需,歌斐多策略團隊推出目標策略產品,這也是在FOF1.0版本、MOM2.0版本基礎上升級打造的3.0版本,產品端引入IPD(集成產品開發)理念,戰略規劃端引入BLM(業務領先模型),在底層配置上的資產類別更加豐富、多元化,追求低波動的長期持續收益,也對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4.品牌可持續發展 以ESG理念重塑投資組合
客戶需求不僅從宏觀層面影響著資管機構品牌和產品演化,也在微觀層面推動著資金流向的變化。
隨著可持續投資理念在投資者和消費者中的普及,運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數據來加深風險認知、選擇投資標的、挖掘新價值機遇已經成為資管機構的標配。國內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特別是頭部基金管理人對ESG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高。ESG投資正從小眾課題走向顯學。
7月9日,《2021年歌斐資產ESG投資盡責行動報告》發布。報告從國際、國內ESG責任投資發展態勢開始,分析氣候經濟浪潮中的投資機遇,同時依據前期的調研和自身的投資版圖,對歌斐資產過去一些年在ESG投資上的盡責行動階段性成果進行總結,并介紹了一批優秀的符合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的投資案例。報告發布后,中國資產管理人影響力投資聯盟也宣告成立。
《基業長青》一書曾揭示企業維持卓越、百年長青的秘密:卓越的企業已經超越了僅僅為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狹隘目標,而是考慮為客戶、股東、員工、社會發展等創造各大價值,體現自身的社會責任。
殷哲在發布現場還強調,ESG投資絕對不是單純的情懷和道德投資。ESG問題會深刻影響投資組合的表現,已經有數據追蹤和投資實踐證明堅持負責任的投資原則可以改善財務績效、有利于更多的價值創造。
2010年,歌斐資產從PE母基金啟航,9年前涉足地產投資市場,8年前第一個發起S基金,并進入權益投資,從1.0的FOF,2.0的MOM,到今天3.0的目標策略投資,已累計服務了2.2萬高凈值投資人。2019年的風險事件也成為歌斐加速轉型和重塑的契機。可以說,歌斐已經成為一家橫跨一二級市場,多資產多策略的“可持續的投資機構”。
從更長的時間看,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不僅是關乎業績的排位賽,更是一場關乎品牌和人心的拉力賽。展望新十年,歌斐將“專業、專注、專心,成為目標投資專家,只為達成客戶的投資目標”。
12 月 5 日,《財富》 500 強企業高管和多位世界頂尖設計師將匯集澳門,出席以“探索沉浸式體驗...
近日,海南銀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塵科技”)成功獲得云谷科技1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4年)》,本次調整...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