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中國有家庭生活服務公司上市,一定是我們。"
" 如果中國有家庭生活服務公司上市,一定是我們。"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林天鳴
" 如果中國有家庭生活服務公司上市,一定是我們。"
一年前,天鵝到家 CEO 陳小華曾這樣對外表示,如今這句話得到了應驗。
投資家網獲悉,家政服務平臺天鵝到家赴美遞交 IPO 申請,計劃以 "JIA" 為證券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沖刺 " 家庭服務第一股 ",摩根大通、瑞銀集團和中金公司擔任主承銷商。
有意思的是,同樣是一年前,在美股市場堅守 7 年的 58 同城,以 87 億美元的價格私有化,抱憾退出美股市場。
現在,由 58 同城分拆出來的天鵝到家即將卷土重來,這只 " 天鵝 " 能否美夢成真?
一
離開,是為了更好的相聚。58 同城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這句話的真諦。
2020 年 9 月 18 日,58 同城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黯然離開美股市場。58 同城在美股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 55.88 美元,似乎暗示著過往歷史的終結。
同一天,58 同城旗下的家政服務平臺 "58 到家 " 正式改名 " 天鵝到家 ",發布全新的品牌定位—— " 全國領先的家庭服務平臺 ",同時宣布鄧超成為天鵝到家品牌代言人。
天鵝到家官網顯示,公司以家庭服務為應用場景,涵蓋多個服務類別,包括保姆、月嫂、保潔等,通過平臺勞動者為用戶提供家庭服務。
天鵝到家的誕生,意味著 58 同城正式邁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當時外界紛紛猜測:58 同城接下來會走向港股市場,還是 A 股市場?
原來,58 同城并沒有從 " 美夢 " 中醒來。不到一年,天鵝到家赴美遞交 IPO 申請,58 同城繼續書寫 " 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 " 的全新劇本。
實際上,在 58 同城私有化的同時,天鵝到家就開始為 IPO 做準備了。姚勁波的融資能力很強,甚至可以說一點兒都不比陸正耀差。
天眼查顯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17 日,天鵝到家已歷經 4 輪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 2.5 億美元,公司估值達 18 億美元。
天鵝到家的投資方都是聲名顯赫的資本大佬,具體來看:
作為 58 同城的 " 親兒子 ",天鵝到家的天使輪融資來自于 58 同城,金額達數千萬人民幣;
2015 年 6 月,天鵝到家完成 Per-A 輪融資,雖然融資金額未披露,但從投資方為騰訊投資來推斷,這筆融資規模尚可;
2018 年 7 月,天鵝到家完成 2.5 億美元的 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華新投資、菜鳥網絡、中俄投資基金、前海母基金、58 同城和弘潤資本;
2020 年 9 月,天鵝到家完成戰略融資,紅杉資本中國正式入局,為天鵝到家沖刺 IPO 注入了一劑 " 強心針 "。
菜鳥網絡隸屬于阿里巴巴集團,伴隨阿里、騰訊、紅杉資本等頂級資本的加入,天鵝到家正向著 " 全國領先的家庭服務平臺 " 的全新定位日益靠攏。
如今,天鵝到家沖刺 IPO,股東名單豪華。個人股東中,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副總裁兼生活服務板塊總經理張亮、紅杉資本中國的合伙人鄒家佳均在列,天鵝到家 CEO 陳小華持股比例僅為 2.5%。
機構股東中,58 集團分別通過子公司 58 到家和直接持股,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其中 58 到家持股比例高達 76.7%,牢牢掌握著天鵝到家的控股權,淘寶則為第三大股東。
二
在眾多資本大佬的扶持下,天鵝到家的經營規模迅速壯大。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天鵝到家累計注冊用戶超過 1600 萬,累計服務超過 420 萬用戶,有超過 150 萬注冊和認證勞動者。
與此同時,天鵝到家平臺注冊和驗證的服務提供商為 150 萬,通過平臺使用家庭服務的累計交易用戶超過 420 萬。
從 2018 年至 2021 年一季度,共有 45.87 萬家服務提供商,通過天鵝到家平臺至少完成一筆家庭服務交易,占服務商總量的 29%。
更搶眼的是天鵝到家的總交易額。招股書披露,平臺總交易額從 2018 年的 61.5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91.92 億元,增長了 49.4%。
2020 年疫情期間,天鵝到家的交易量受到一定沖擊,2020 年平臺總交易額下降 4%,回落至 88.28 億元。
但是,以 2020 年毛交易量計算,天鵝到家仍是國內最大的家政服務平臺,超出同行業第 2 名至第 5 名總和的兩倍。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8 年至 2020 年,天鵝到家的營收分別為 3.99 億元、6.11 億元,7.11 億元,2019 年營收同比增速為 53.13%,2020 年受疫情影響增速下滑至 16.37%。
2021 年一季度,天鵝到家實現營收 1.97 億元,同比增速回升至 38.73%,但仍未恢復疫情前水平。
天鵝到家以 " 撮合交易 " 為主的商業模式,表現為輕資產、高毛利。隨著匹配算法的進步以及運營效率的提升,天鵝到家的毛利率節節攀升。
招股書顯示,2018 年至 2020 年,天鵝到家的毛利率分別為 13%、26.1%、39.1%。2021 年一季度,天鵝到家的毛利率達到 45.6%,而去年同期為 37.2%。
同一時期,天鵝到家的毛利分別為 5179 萬元、1.59 億元、2.78 億元。2021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達到 5290 萬元,同比增長 70%。
值得注意的是,天鵝到家至今尚未實現盈利。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凈虧損分別為 5.912 億元、6.156 億元、6.147 億元。2021 年一季度,公司凈虧損 1.439 億元,同比擴大 21%。
也就是說,過去 3 年多,天鵝到家共計虧損近 20 億元。對于天鵝到家這種輕資產、高毛利的商業模式而言,這個虧損額度著實不小。
天鵝到家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呢?主要原因是經營費用高企。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經營費用分別為 64.28 億元、77.52 億元、91.16 億元,超過同期營收。
其中,銷售及市場費用占比最大,2020 年該費率達到 85%。天鵝到家在招股書中表示,預計該費用未來會繼續增加。
在面向 C 端的家政服務行業,營銷費用幾乎是一筆無法避免的開支,尤其是由大眾熟悉的 "58 到家 " 更名為 " 天鵝到家 " 后,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財力重新攻占用戶心智。
(天鵝到家 CEO 陳小華)
天鵝到家更名初期,CEO 陳小華對外表示,為了讓新品牌占領人們的心智,天鵝到家進行大量的廣告投入,啟動了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廣告投放,并在消費端發放一億元的代金券。
這幾年,天鵝到家掙的錢還不夠用來打廣告呢,要不是姚勁波融資手段了得,拉攏了各路資本大佬源源不斷往里砸錢,天鵝到家可能根本熬不到 IPO。
當下,天鵝到家仍處于 " 燒錢換增長 " 的階段。招股書中提示相關風險稱,天鵝到家有累積虧損的歷史,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虧損。
三
從營收構成來看,天鵝到家的收入主要來自家庭服務、服務提供商的職業授權以及行業參與者的解決方案等三大業務板塊。
其中,家庭服務是天鵝到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包括產婦護理和嬰幼兒照料服務(即月嫂)、保姆服務和日常家政服務,基本覆蓋到家服務全場景。
2021 年一季度,到家服務收入占天鵝到家總營收的比重高達 89.6%。
據招股書披露,在國內家政市場上,服務周期在 26-42 天的月嫂平均收入為 13540 元;服務周期在 6-12 月的保姆平均收入為 48218 元;按次付費的保潔平均收入為 144 元。
天鵝到家通過對平臺上超多 150 萬個注冊家政服務者抽傭獲利:在月嫂服務交易中抽傭 30.5%;在保姆服務交易中抽傭 9.7%;在保潔服務交易中抽傭 16.7%。
不過,2020 年受疫情因素影響,天鵝到家平臺上的服務者數、消費者數、交易數、交易量均呈現下降趨勢。
2020 年,實際參與交易的服務者數量為 16.8 萬,參與交易的消費者為 107.8 萬。2021 一季度,各項數據同比有所回升,但交易數、交易量仍不及 2019 年的四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在到家服務的線下模式中,中介制的人員管理困難導致的服務質量不穩定是個大問題,而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也是行業共識。
2021 年 3 月,有媒體爆料稱,某深圳雇主在聘用天鵝到家保姆期間,發生了嬰兒不幸死亡事件。在 IPO 前夕卷入輿論風波,對天鵝到家的口碑傷害不小。
在網絡維權平臺黑貓投訴上,針對天鵝到家的投訴超過 700 條,大多涉及保姆服務差、平臺不退服務費等問題。
作為天鵝到家的 " 現金奶牛 ",家庭服務這一業務板塊正在遭受平臺交易下降以及注冊家政服務者口碑下滑的雙重打擊,這很可能拖累天鵝到家的未來業績。
其實,家庭服務市場發展這么久,看中這門生意的并非只有天鵝到家,京東、美團等都曾嘗試提供家政等 O2O 到家服務,最后卻選擇了放棄,足見其中水很深。
眼下疫情尚未完全消除,家政服務市場受到波及,天鵝到家的業務、財務和經營成果,都會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
天鵝到家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家庭服務的增長,取決于吸引和留住大量消費者以及服務提供商的能力。如果失去對供求兩端的吸引,將對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四
另一個潛在問題是,當前階段或許并不是天鵝到家赴美 IPO 的好時機。
7 月 4 日,剛剛實現赴美上市的滴滴出行,因 "APP 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 ",被國家網信辦下架。
緊隨其后,貨車幫、運滿滿和 Boss 直聘等幾家近期赴美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也同樣被國家網信辦審查下架。
面對此情此景,天鵝到家在招股書中提示了相關風險,對目前已經赴美遞交 IPO 申請的天鵝到家而言,此番能否成行還是個未知數。
另外,就算天鵝到家本次成功登陸紐交所,未來前景也并不樂觀,因為美股市場對家政類上市公司 " 愛不起來 "。
例如,2019 年 12 月,有媒體報道稱,美國互聯網聚合企業 IAC 將以美股 15 美元、總計不超過 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知名互聯網家政服務企業 care.com。
彼時,care.com 已在美股上市五年之久,股價最高時超過 26 美元,后因護理人員的審查程序不嚴格、服務安全飽受詬病等,股價遭遇斷崖式下跌,最后淪為被收購的結局。
care.com 在美股市場的遭遇,對天鵝到家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今年 4 月,有報道稱天鵝到家估值已達 30 億美元,而 care.com 被收購時作價不足其六分之一。
前車可鑒,同在美股上市,天鵝到家可能要面對同樣的質疑。從天鵝到家的現狀來看,雇主使用體驗差、保姆服務差也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兒。
即便如此,58 同城仍有自己的打算,專攻家政服務的天鵝到家、專攻貨運搬家的快狗打車、專攻二手物品買賣的轉轉、專攻求職招聘的斗米兼職,每一個都承載著 58 同城未竟的野心。
走在前面的天鵝到家,只是 58 同城派出來的急先鋒。近期,快狗打車、轉轉等均傳出擬上市的消息,從美股私有化退市的 58 同城,正在籌謀一場充滿看點的 IPO 大戲。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