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2日至23日,2021南京創新周·即聯即用中國創新生態大會在江蘇南京成功召開。
6月22日至23日,2021南京創新周·即聯即用中國創新生態大會在江蘇南京成功召開。作為2021南京創新周的組成部分,在防疫政策指導下,本次即聯即用中國創新生態大會吸引超過600人到場參加,海內外5大視頻平臺同步直播,全網直播觀看量累計逾670萬人次。
在大會罕見病創新論壇上,即聯即用中國(Plug and Play China)與子昂健康、ICF舉行三方簽約儀式,聯合發起全球第一個罕見病科技創新平臺Inno4Rare (為罕而創)項目。即聯即用中國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徐潔平、瑯鈺集團CEO向宇、北京病痛挑戰基金會創始人王奕鷗、瑯鈺集團副總裁、子昂健康負責人戴瑛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醫藥企業高管圍繞罕見病領域的發展進程,共同探討創新助力產業發展。
罕見病創新論壇現場
創新不應該僅僅局限于高精尖領域,“為罕而創”是一次有力實踐。Inno4Rare (為罕而創)罕見病科技創新平臺,計劃從四大領域尋找并孵化可能應用與罕見病患者診斷、治療、管理、康復的項目,旨在建立全球頂級的醫療創新合作生態平臺。
本次罕見病創新論壇,旨在促進罕見病領域的跨界創新,形成三大焦點。第一是“跨界創新”:罕見病是“因病致殘”的重要原因,“無障礙”、“適殘化改造”等領先概念的推廣和實踐,有助于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本次活動,奇途無障礙的紀尋女士、朗力養老的劉英女士從患者最真切的需求出發,分享了跨界創新在罕見病領域的無限可能。
奇途無障礙的紀尋女士進行分享
朗力養老的劉英女士進行分享
第二是“患者作為創新的提供者”:身為患者或患者家屬如何滿足罕見病領域所存在的未被滿足需求?兩家創業項目給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怦怦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春焰女士分享了專為DMD這一男性患兒為主的神經肌肉疾病設計的游戲化呼吸訓練器;而蝶岸科技的創始人湯曉慧女士則從社群服務到數據科學多個維度,分享了紅斑狼瘡這一女性多發的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患者創新。
怦怦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春焰女士進行分享
蝶岸科技創始人湯曉慧女士進行分享
第三是“罕見病知曉率傳播”:小胖威利關愛中心林曉靜先生、自在影像李后寒先生通過“小胖威利”繪本項目,講述如何通過繪本的方式,去幫助社會找到發病率僅有1/15000的小胖威利患兒,助力“早發現、早治療”。
自在影像李后寒先生進行分享
小胖威利關愛中心林曉靜先生進行分享
即聯即用中國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徐潔平表示:“創新必須以用戶為導向,讓科技改變世界。在Inno4Rare項目上,我們希望落地的創新案例真正給罕見病患者、罕見病家庭帶來幫助。為社會的弱勢群體發聲,為他們的需求尋找解決方案,為了罕見病群體創新,不僅是即聯即用中國及創新合作伙伴們主動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更希望通過連接大學、醫院、初創企業和患者組織,我們創建一個罕見疾病的創新生態系統,在不久的將來,讓醫療能通過科技的助力,克服一個又一個罕見病難題,攀登上一座又一座醫學領域的珠穆朗瑪峰,切實為罕見病患者的生活帶來更好的體驗。”
瑯鈺集團CEO向宇博士表示:“作為一家深耕罕見病領域的創新企業,瑯鈺集團的價值在于我們背后擁有相對充沛的資源、一定的商業洞見,我們知道市場需求,或許能成為一些有創業意愿的同道或者小伙伴的創業導師或是創業伙伴,在這條路上共同分享、探討。我們希望能夠借助瑯鈺背后的資源和大家共同成長、快速進步,更好地幫助罕見病的患者、罕見病的家庭。”
北京病痛挑戰基金會創始人王奕鷗表示:“基金會于2016年正式成立后,我們的團隊一直在思考,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行業環境快速變化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幫助罕見病群體解決問題,我們做了很多內部討論和頭腦風暴。在2017年,我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開始去探索創新這件事。”
目前,即聯即用在克利夫蘭、慕尼黑與全球頂級醫院、世界五百強制藥企業共建創新中心,通過獨有的模式促進著區域醫療創新從概念驗證到造福患者的全價值鏈。在中國,即聯即用關注具有核心知識產權并兼顧創新性的早期企業,無論是針對發病率極低的罕見病,還是針對常見的心血管代謝類疾病,即聯即用創新生態平臺為任何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開放,并助力其長期成長。
日前,北京星醫聯科技有限公司(星醫聯)攜手中國農業大學皮膚納米營養與健康教授工作站,共同舉辦了“納米...
2025年3月25日,中國領先的科技益智產品企業洪恩(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IH)(以下簡稱“洪恩...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