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穩增長數年的云通訊行業,正在頭部玩家的帶領下迎來一些新的變數。
平穩增長數年的云通訊行業,正在頭部玩家的帶領下迎來一些新的變數。
外賣的訂單信息里,兩組號碼作為“虛擬號碼”用來代替消費者真實手機號碼;打車平臺用于司機和乘客電話溝通的“陌生號碼”等等,這即是“隱藏號碼”功能,而這就是云通訊平臺提供的諸多服務中最常見的一種。
這一個實用的小工具,就是由云通訊平臺來提供,可以做到在保證交易雙方順利溝通的同時對號碼進行加密保護,降低號碼泄露的風險。想要實現“隱藏號碼”,需要將云聯絡中心與企業平臺端口對接,訂單生成后,云聯絡中心為交易雙方隨機分配中間號作為臨時溝通的手機號碼,與訂單狀態捆綁使用。一旦交易結束后,臨時號碼就被解綁并回收。
光平臺“隱私號碼”這一個小工具,就已經覆蓋了打車、外賣、中介、快遞物流等諸多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
可以說,云通訊看似遙遠,但實際應用卻很“接地氣”,最直接的應用就是為企業、平臺提供短信發送、電話、互聯網即時通訊等通訊服務——618的促銷短信、注冊App收到的驗證碼、快遞取件號等都是由云通訊來提供服務,其已經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成為了基礎設施之一。
在2016年美國的云通訊平臺Twilio成功上市之后,云通訊服務在國內的受關注程度愈發提高,容聯云、聲網均在這兩年上市。
近日,國內頭部云通訊服務商容聯云進行了一次品牌升級,品牌名正式由“容聯云通訊”升級為“容聯云”,產品板塊同樣進行了更新,開始拓展業務邊界、準備走出國門。
從今年2月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上來看,容聯云目前面臨著一些波動。但實際上,無論是從外部競爭還是從內在品牌升級帶來的勢能來看,容聯云的股價和所產生的行業價值一直處于被低估的狀態。
1、云通訊等待新思路
云通訊對于互聯網的重要性,可以用Uber CEO Kalanick的一句話來形容:“Uber最初沒有使用云通訊,結果用戶體驗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證,當我們不需要花費15、20分鐘只為了發送一條短信的時候,我和我的工程師都睡得更好了。”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云通訊的服務能力被內嵌入自有網站、APP等產品上,產品形態包含短信、語音、流量、云聯絡中心、IM、視頻云通訊等。
有公開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中國云通訊市場達447.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6.5%。也就是說,雖然云通訊服務的覆蓋規模、滲透率已經提升到消費者無法忽視的程度,但行業總體趨勢依然在上升。
如今,云通訊的服務范圍已經遠超出互聯網企業和有營銷需求的傳統企業。
原因有二,一是“新基建”的推動加速了5G等基礎建設的發展,云計算能力的提高快速推動通訊領域的定制化能力;二是疫情刺激下,企業對于數字化改造的重視提高,包括中小企業在內都開始加速上“云”,通訊作為其中基礎環節得到了巨大關注。
權威數據報告顯示,受疫情刺激,未來三年云通訊產品中的短信、語音、云聯絡中心、IM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分別可達131.6億元、105.2億元、66.5億元、38.5億元。視頻云通訊將迎來高速增長期,市場規模達61.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70%。
雖然市場保持著較高的增速,但也不得不承認,目前行業的痛點和難點已經開始顯現。
比如,當用戶通訊習慣遷移至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時,短信觸達和傳統電銷的效果受到影響,或導致行業出現PaaS等業務增速放緩的現象。
再比如,在云計算的下游,通訊云是云計算重要的應用落地場景,其中,創業型玩家則有容聯云、融云、目睹和聲網,其中也不乏巨頭玩家,包括華為、網易、騰訊等都曾推出自己的通訊云業務。
此外,外部環境利好雖加速了云通訊企業的發展,但疫后的數據高速增長難免有所減緩、恢復為穩定增長,再加上作為技術驅動的行業必須在研發上保持高投入因而壓縮了利潤,已經上市的容聯云和聲網的股價均表現出一定的波動。
毋庸置疑,云通訊確實是一門穩定的生意,但市場巨頭林立、優勢明顯,如果剩余的創業型玩家只盯著外部利好,而不去攻克行業難點,整個行業難免陷入發展的瓶頸中。
從長遠發展來看,需要有人打破“平靜”,來探索新客戶、新業務、新的營收來源,不斷推動行業升級,找到更大的想象空間。
2、容聯云求變
在國外的云通訊頭部玩家的探索里,Twilio在2019年斥資20億美金收購營銷平臺SendGrid,并借此把業務范圍拓展到Email領域,還獲得了該平臺的8萬活躍用戶。此外,其還不斷通過研發新技術來開發新行業。
但在國內,光靠橫向的業務拓展很容易被復制,很難構建護城河。那么國內云通訊的新機會點在哪里?
龐大的市場里看似巨頭盤踞,但有些業務巨頭們做不完、也做不了。這也正是“容聯云”們的巨大機遇——基于通訊業務向上延展,涉足營銷、運營、服務等企業發展必需環節,并進行打通、融合。
當云通訊企業把目光從云通訊轉移到服務于企業的全方位、全周期的數字化轉型上時,服務的企業范圍、服務鏈條、客戶黏性都會大幅增長,想象空間和市場前景就更寬闊了。
容聯云最新的品牌升級就主動走出了“舒適區”,做了一系列調整:
以通訊業務為基本盤,戰略重心依舊在云聯絡中心(CC)上;
擴展CC內涵,需要建立企業與客戶溝通的通道,也要包括企業對客戶營銷、運營、管理的工具,因此收購了CRM低代碼平臺“過河兵”,推出SCRM品牌“聚客”, 管理從流量、線索、成單的過程,做數字化改造以實現私域流量運營;
在AI技術和智能化場景進行大量投入,整合出新營銷服務云、產業數字云、政企智能云三大板塊,分別為腰部以下、頭部與肩部、大央企與政府提供行業產品和技術應用。
簡單來說,就是圍繞著不同類型、不同成長期企業在營銷、生產、運營這三方面的需求來做產品,實現運營服務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更深層次挖掘客戶的價值。
如果說Twilio通過大舉收購和新技術來橫向做寬業務范圍和客戶數量,容聯云的戰略則是做寬賽道、做全業務、做深服務鏈條、做厚產品。
3、云通訊的新起點
通訊技術的變革始終圍繞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當企業客戶進行互聯網轉型,通訊平臺開始上“云”;當傳統營銷手段效果削弱、企業客戶的需求發生轉變時,通訊平臺需要提供更高效、高性價比的服務,通過大數據、AI賦能,提供貼合用戶現階段發展的服務。
這也正是容聯云在現階段選擇品牌升級的原因。升級前的容聯云專注于為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通訊服務,包括PaaS、CC等,一直在夯實自身業務基礎。其本可以舒舒服服待在舒適區里開墾荒地,但最終卻“不安分”地選擇了一條更具考驗、更具挑戰性,同樣也是市場前景更廣闊的路。
一方面,驅動中國企業通訊上云,另一方面,進行品牌升級,通過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從營銷、生產、運營三方面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
雙管齊下,這一系列升級都圍繞著“精準營銷”。
精準營銷能為企業帶來什么?云通訊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另一面,是消費者接收到了過多的營銷電話,企業營銷方式粗獷而原始,但真正有效的電話卻不多,全靠廣撒網。
通過“AI+智能化場景”形成產品方案,企業可以多渠道觸達客戶,并進行協同和數據分析,找到真正有需求的消費者,提高轉化效率。在精準觸達的營銷場景里,在云通訊普及之前就存在的騷擾電話等不良業務形態都會因此減少,消費者端體驗能夠得到大幅改善。
從傳統營銷升級為精準營銷,可以說,容聯云作為行業頭部玩家正在引領行業變革,成為了中國云通訊企業探索增量的一道路標。
其剛發布的2021年Q1財報顯示,2021年Q1收入約2.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4.4%,其中,核心業務CC表現搶眼,收入同比增長63.4%;毛利率較2020全年穩步提升至43%;凈金額留存率超過110%;經營性凈虧損率同比收窄近10個百分點。
核心業務穩健、毛利率和凈金額留存率穩步提升、虧損率收窄,一連串的增長數據正證明了容聯云以CC為基本盤、創新產品戰略路徑的前瞻性。
很早之前,孫昌勛就已經在強調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的差異性。尤其是當互聯網巨頭和運營商們入局者眾的情況下,像Twilio光靠吃單一業務的利潤不足夠,依靠產品和服務把客戶變成長期客戶、黏性客戶才是行業發展的健康態勢。
互聯網紅利消失的當下,云通訊依舊是一個能夠長期增長的行業,但評判的維度會增加——單一客戶的價值成為衡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當通訊業務依舊強勁、但放在公司整體業務里來看逐漸弱化之時,就是數據的價值、容聯云的價值最終顯現的時候。
緊跟著市場變遷、客戶需求來走,才是國內云通訊的長期主義。如今的云通訊,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
11月18日,中國領先的多業務云通訊服務商容聯云公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
2025 年 4 月 16 日,“數字中國企業家俱樂部”高爾夫邀請賽2025啟幕在北京雁棲湖高爾夫球...
在前沿科技蓬勃發展的當下,人工智能(AI)已然成為驅動各行業顛覆性變革的核心力量,智能護理領域也隨之...
2025年4月16日,上海——全球領先的支付服務與金融基礎設施提供商Stripe今日宣布,與騰訊進一...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