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商業文明正從商業模式競爭,過渡到產業布局競爭,產業投資正在迎來黃金期。
中國的商業文明正從商業模式競爭,過渡到產業布局競爭,產業投資正在迎來黃金期。《企投訪談錄》將陸續采訪知名企業的一線產投掌舵人,為大家分享他們前沿、真實、深刻的實戰經歷,幫助更多企業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洞察產投背后的邏輯與未來。
文 / 卓立 (890新商學企投會院長)
最近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企業風險投資)的概念在創投圈越來越火,已經成為現代商業社會里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業態。
很多大型企業,比如微軟、谷歌、英特爾等很早都創立了自己的CVC,用來投資一些前沿領域。近年來,中國的CVC也體現出了強大的后發優勢,不但像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早已開始布局,就連不少實業企業也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風險投資部門。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們了解CVC,本期《企投訪談錄》我采訪了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高通創投董事總經理沈勁。
高通不但在手機芯片領域一直是獨領風騷的創新者,也一直在不斷將觸角延伸至更多領域。作為全球十大CVC公司之一,過去20年,高通累計投資金額達15億美金,涵蓋360家企業,其中不乏Zoom、小米科技等知名企業。
這一次,我與沈勁先生一起談了他對產業投資的理解、產業投資的投資邏輯,他分享了國內產業投資者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方法,還聊了聊5G行業的未來機會。
沈勁
高通全球副總裁
高通創投董事總經理
1.對話沈勁
卓立:VC、PE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階段?CVC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發展的?
沈勁:起步階段是1992年到2005年,那時通過IDG、紅杉等國際品牌的引進,VC開始在中國出現,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VC、PE機構的數量從10家發展到500家左右。
成長階段是從2009年到2014年,VC、PE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數量增加到將近3000家。那時CVC也開始成立,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的CVC基本是在這個時間段成立的。
從2015年到現在,VC、PE處在一個成熟階段,數量沒有太大增加,但是質量提高了。同時,CVC在中國飛速成長,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等CVC每年的投資數量和金額非常多,甚至超過了一些頂級VC。
卓立:回到現在,今年的CVC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
沈勁:實際上,今年第一季度產業投資的情況相當不錯,首先募資額超過了去年和2019年同期。
按照募資和建立新基金數量來排名的話,第一、第二名的省份分別是浙江、廣東,它們在第一季度都分別建立了200多只新基金。據《2021中國企投家白皮書報告》數據顯示,國內整體的企業投資行為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和廣東,足以看出這兩個省的投資活躍度。
其次今年一季度投資案例超過2000起,投資金額超過2500億元,其中40%的投資金額來自戰略投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產業投資。
沈勁
卓立: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這么好,您認為大概是什么樣的原因?
沈勁:兩個方面,一是現在大家有更好的項目可以投資,像半導體、生物醫療這兩個產業,燒錢、發展周期長,但現在因為國家的特別支持,加上上市后的收益率非常高,所以大家還是非常踴躍地把資金投入這些行業中。
二是退出通道越來越順暢后,早期的投資就敢投下去。包括現在全面放開注冊制,在這之外還有一批公司可以尋求美國上市,以及國家提出資本市場服務于實體經濟,都是在幫助實體企業拓寬整個融資通道。
卓立:作為產業投資人,在做投資時,與純粹的VC有什么不同?
沈勁:首先產業投資人更聚焦。比如阿里巴巴、騰訊、小米、聯想等大家比較熟悉的CVC,都是比較聚焦的。
其次產業投資服務于公司戰略。比如最近小米的投資重點在新能源汽車,對各種跟車相關的創業公司會特別關注。
最后是通過產業投資打造生態。目前比較領先的公司,越來越關注“生態”這個概念,也就是它要把自己所處的生態環境打造得比較健康,換句話說就是做大蛋糕。那么當下,股權投資是一個很好的打造生態的手段。
當然,這對產業投資人來說要求比較高,不僅要關注項目本身,更要關注企業整體的產業方向和生態打造,這需要多維度的把握。因此要求投資人對產業要有深刻的理解,以及對發展趨勢的洞察,并且有能力協調、協同上下游資源。
卓立:您提到產業投資會更聚焦,那目前高通更專注于哪些賽道的投資?為什么?
沈勁:第一,網聯車領域。最近新能源汽車特別熱,高通在這個領域也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公司,在全球排名前25的車企當中有20家采用了高通驍龍數字座艙平臺。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國造車新勢力,比如理想、蔚來、小鵬等,也是高通的客戶。
第二,XR。四五年前,我們都特別看好VR產業,但后來經歷了一個寒冬,很多投資活動都暫停了。今年XR將迎來第二個春天,全球VR的銷量肯定會超過1000萬。我們也是絕大多數VR設備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這個行業領先程度非常明顯。
第三,物聯網。除了手機芯片外,高通出貨量比較大的就是物聯網,還有可穿戴設備比如耳機設備、手表設備等。
除此之外,高通也進入到筆記本電腦產業,它的特點是永遠在線,就像我們的手機一樣,不管你用不用,始終在線、始終連接。
所以,高通的業務已經從以前的手機芯片拓展到其他領域,這也會逐漸成為我們投資的重點。
沈勁
卓立:5G和這些產業是一個什么關系?
沈勁:5G實際上是一個賦能,所以我們現在的投資策略就是人工智能+5G、互聯網+5G、自動駕駛+5G等。
中國在5G上的發展在全球都非常領先,現在5G基站總數已經占全球的70%,5G套餐用戶占比80%。
可以說,路已經修好了,下面我們就很期待上面能有各種各樣的“車”跑起來,這些車載著各種各樣的貨能夠跑起來。
卓立:對于創業者、企業家來說,5G行業都有哪些機會?
沈勁:5G賦能的是千行百業,但目前為止5G的創新和應用都在一些老百姓不太熟悉的行業,我們還沒有看到星火燎原之勢。
基于自己對產業投資的實踐和理解,我們相信5G一定會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和全新的商業模式。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發現有這么幾個機會:
第一,新的社交和多媒體應用。3G時代有微信,4G時代有短視頻、直播,那么在5G時代,一定也會有一種新的方式給我們這代人提供一個全新的社交平臺。
第二,全新的用戶體驗,也叫遠程現場。原先的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都沒有現場感,如何獲得現場感?要么把屏幕放大、提高清晰度,要么是實現三維立體,而5G能很好地提供高速、低延時和高可靠的傳輸。
谷歌新推出的一個研發項目Starline,實際上已經能夠實現現場捕捉,比如會議場景下的三維立體展現,換句話說你跟對方視頻的時候,幾乎和我們人在一起聊天沒有區別,非常接近現場。
而在其他方面,各種實時應用都是很好的創業方向,比如實時翻譯、實時旅游等。
卓立:作為一個產業投資人,什么樣的項目會獲得您的青睞?
沈勁:我有兩個答案,第一個答案比較容易記,就是看團隊、創業方向還有市場;第二個答案要拿筆記下來,有12點:
1.市場潛力。
2.進入市場的時機。就像我前面所說的,4年前進入VR領域有點早了,現在才是一個好的時機。
3.管理團隊。
4.產品。
5.商業模式。這個詞比較好聽,簡單點說就是如何收錢。目前國內企業通常不止一種模式,而是一套組合拳,各種收費模式混合。
6.開拓市場的方法。有的企業喜歡農村包圍城市,有的企業則是直接拿下頭部客戶,我們投資的AI創業公司,它們雖然人少,但是憑著技術創新能夠拿下頭部客戶,今后體量就不會小。
7.競爭格局。一個好的市場肯定不止一家公司,所以你不可能永遠是自己跟自己比,還要橫向跟其他友商比。
8.市場接受程度。有的產品一推出是“錢追人”,有的產品則是“人追錢”,后者是很辛苦的。如果你老是在追錢,這個需求有還是沒有是需要商榷的。
9.股東。有些企業很好,但股東相互打架,結果很可能就把一家好好的公司搞死了。
10.戰略契合。這是產業投資和戰略投資要考慮的。
11.估值和關鍵條款。有的企業確實各方面都很好,但價格實在太高,還有一些關鍵條款,也沒辦法談攏。
12.如何退出。在中國比較主流的退出方式還是上市,但在國外有各種各樣的退出方法,比如并購等。
沈勁
2.企投六問
Q1:你最欣賞的產投型組織有哪些?
沈勁:小米、聯想、騰訊,每一家都各有特色:小米產投更關注上下游,形成智能生態;聯想產投更注重內部孵化;騰訊對創投公司更友好,打造自己的“朋友圈”。
Q2:您認為中國企業在做產業投資時,存在哪些常見的誤區?
沈勁:?第一個誤區是產業投資投那些和自己主營業務毫無關聯,在將來也很難有關聯的產業;第二個誤區是產業投資不在乎財務回報。
Q3:在產業投資過程當中,您有沒有時常提醒自己去避免一些錯誤?
沈勁:第一,防止自己總是用一個角度看企業。我在企業經營上的經驗豐富,但轉到投資以后,我會提醒自己,既要用好自己以前的一些經驗,同時也不能過于依賴。同一領域的企業,或者不同領域的企業,它們的商業模式完全會重新再創造。
第二,不要完全靠自己判斷。企業家通常不是財務專家,也不是法律專家,但在投資的時候我們確實也有很多財務、法務的要求,這時候我們要學會配備專家,不能完全靠自己判斷。
Q4:能列舉一下三個看好的產業方向嗎?
沈勁:從行業的角度分析,目前最熱的行業前三名分別是IT行業、健康醫療行業和半導體行業。
特別是半導體行業,它長期以來并不受風險投資看好,這并不是說不重要,而是它有一些特征不適合做股權投資。但因為開頭提到的原因,在過去整整一年,半導體行業的投資非常熱,大額投資事件頻頻發生,主要就是聚焦在半導體的研發設計、制造生產等環節。
Q5: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您的產業投資理念,會是什么?
沈勁:產業投資最成功的案例一定既有巨大的財務回報,又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Q6:給那些想開展產投的人,您會推薦什么書籍?
沈勁:我有一個很長的讀書清單,但如果只挑重點的話,我會選這兩本:《創業就是要細分壟斷》,作者包括李開復、汪華、傅盛;《創新公司: 皮克斯的啟示》,作者是艾德·卡特姆、埃米·華萊士。
3.院長訪談筆記
在和沈老師的交流中,我能深刻感受到身處一線的產業投資人身上的謙卑,在見識過越多產業、企業后,他越對自己所抱持的觀點與知識進行了反思。
在知道自己知道之上,還有一層境界,叫知道自己不知道。在這次采訪中,我也總結出自己的3點“不知道”,分享給你:
第一,做產業投資要更聚焦。不像純VC以財務收益為判斷標準,產業投資者需要結合企業的戰略與構建生態的理念,這是一種多維度的考量。而越是在這種復雜中,聚焦反而是一種最好的策略。
第二,不要用舊眼光看新事物。企業家的經營管理經驗與對行業的洞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學會基于這些能力觀察企業,但同時也要學會擴大知識面、轉換視角,不斷修正自己的判斷標準,以此重新評估企業價值。
第三,不管做企業還是做投資,看準時機會比看準賽道更重要。就像VR行業,進早了會發現市場、技術還未完全成熟,但進入晚了就會錯失先機,因此,把握時機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做企業與投資是另一種修行,只有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固有認知,確保自己不會被舊的經驗所約束。
今年我們推出的“中國企投家領袖營”第一模塊已在6月18日開學,課程不但邀請到了很多像沈勁老師這樣的一線產投掌舵人為大家分享他們的實戰經驗和前沿認知,還聚合了數十位正在或已經開啟產業投資的企投家,一起同頻共振,洞察產投背后的邏輯與未來。
在多元化發展的浪潮中,鳳天航空集團憑借金融、農業、教育培訓、醫療、航空等多領域協同共進,構建起多元且...
北京名鑒置業有限公司(原鄒城市名鑒房地產開發公司)近日發布聲明,披露了其長達十年的維權歷程及公司所遭...
2 月 20 日,全國首批、北京市“第一例”國產“ICL”-龍晶 PR 型晶體植入術在北京維視眼科醫...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