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刻大力推動硬科技發展,正當時!
每一枚自然科學的諾貝爾獎都是一部史詩。
在那些科學界明星的帶領下,大洋彼岸的美國,率先在芯片半導體等硬科技領域發力,專業設置和人才隊伍非常完整,再配合資本的“杠桿”效應,引領全球半個世紀。
對于中國,走入現代史,涌現出如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等偉大科學家,他們為中國硬科技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然而,與美國的科技發展進程速度相比,中國相對“遲緩”。
一方面,是時代背景所致;另一方面,是意識形態沒有達成共識。
發展硬科技不能僅單靠一方力量驅動,美國的成功經驗揭示:既需要政策層面、人才投入,也需要企業參與、資本助力。如何將這四點,有價值的鏈接在一起?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學博士、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開了個好頭,他是中國最早提出硬科技概念的人,同時,科技部火炬中心、西安市政府有效地將政策、社會資源與資本緊密融合,把硬科技發展落到了實處。
西安,踐行硬科技發展的中國樣板
西安,正成為踐行硬科技發展的中國樣板。
長久以來,西安地處西三角核心,雖具備較強科技底蘊,航空航天、電子等領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數量排名全國前三。
可在科技創新層面,西安并沒有將能量爆發出來。這里很重要一點在于,許多科研成果停留在了實驗室里,科研成果產生的社會價值沒有被有效放大。
2010年,時任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學博士的米磊大膽、創新性的提出一個概念:硬科技。他的思路很快得到西安市政府領導的支持。
如何將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讓各方資源參與進來,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硬科技發展?而不是閉門造車。彼時,米磊博士認為,更重要的是,實現商業場景落地。讓政策有效果、資源有價值、科研人才有動力、企業有前景、資本有回報,城市有發展。
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硬科技在西安市飛速成長。2016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年份。“雙創”事業2013年之后遍地開花,創業創新氣氛彌漫神州,李克強總理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提出一個問題,“什么是硬科技?”米磊博士回答稱,“硬科技就是國內只有一兩家公司才能做的技術,需要5到10年的長期積累和投入,具有非常高的門檻。”
“硬科技就是比高科技還要高的技術,你的這個說法很有趣,我記住了。”總理說。
一年后,硬科技徹底點燃西安,當其它地區還在琢磨如何發展互聯網時,西安市成為“中國硬科技之都”。發展硬科技不僅為當地吸引人才、資本,還有效推動了城鎮化建設。
這背后:一是,科技部火炬中心重視西安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二是,西安市政府引導找準了在新時代前進的方向。三是,通過大基金及區域資本的“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源將實驗室里的成就逐步釋放,進而構成出一個圍繞硬科技的產業鏈生態之花在西安市綻放。
硬科技屬于高新技術產業,聚集人才、資源、資本,形成“虹吸效應”促進民營經濟持續活躍,為城鎮化建設儲能。2020年,西安市重回全國城市的舞臺中央。
在一眾城市中,西安市前三季度GDP達到了7075.31億元。這個數據曾在國內一度引起震驚。因為,西安市上一次入圍國內城市GDP 20強,還在40年前。 西安高新區作為全市經濟的龍頭支柱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承載,也正在創建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范區,對于硬科技的整體發展起到尤為關鍵的作用。
不論是促進硬科技產業發展,還是成果轉化推動城市化建設,西安市的硬科技發展理論結合實踐,經受起了歷史考驗。西安市,已成為踐行發展硬科技的中國樣板。
行業首部指導書籍發布,硬科技輻射中國
時至今日,“硬科技之都”西安市對中國硬科技發展之路影響依舊深遠。
如何將西安市硬科技模式輻射中國?6月8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陜西省知識產權局、中國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年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給予了西安市硬科技模式輻射中國的最佳解讀。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中國首部硬科技書籍——《硬科技: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重磅發布。據投資家網了解,該書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擔任主編、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與協調處副處長于磊擔任副主編,在科技部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專項資助下,匯聚政產學研各類創新主體力量編著而成。
《硬科技: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涵蓋了西安10多年的硬科技發展之術,對硬科技理論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和系統梳理。推動硬科技從概念發展為具有切實內涵、評價標準及產業目錄的“言之有物而行有恒”的重要理論體系。
該書首次系統展示了硬科技內核:從科學與技術的關系,融合吸收布什范式、巴斯德象限理論、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思想等精髓。對硬科技理論淵源和內核進行詳細闡釋。
可以說,硬科技理論是對布什范式、巴斯德象限理論的中國化和對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思想的升級和完善,也是全球科技理論與時俱進的結晶。這亦是米磊博士與西安光機所硬科技成果轉化團隊多年心血與智慧的凝聚。《硬科技: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一書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牽頭,大力發展硬科技正成為各方共識。
據投資家網了解,科技部火炬中心自組建以來,始終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己任,大膽探索,不斷創新,推動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火炬中心堅持以“國家目標、地方組織、市場導向”為方針,在建設創新創業環境,聚集科技資源,促進技術創新與轉化,加強科技和經濟結合,調整產業結構,增強區域創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火炬”已成為中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面光輝旗幟。
實際上,把西安打造成發展硬科技的樣板只是第一步。該書的出現可為中國其它地區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院校、企業、VC/PE帶來深遠研究價值。
大力推動硬科技發展,正當時
正如前文所述,中國想不被外國人卡脖子,就要站到科研的制高點,發展硬科技。
但硬科技在國內發展也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需要找準方式方法,循序漸進。
過去,中國受時代影響限制,連肚子都填不飽;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思想逐步升華。
此刻大力推動硬科技發展,正當時。
從資本層面看,美國發展硬科技引領全球,很重要一步在于長期資本介入,供血行業,納斯達克等交易所的設立又為長期資本提供良好的退出通道。
科創板國內推出后,有效的彌補了人民幣基金“5+2”短存續期對硬科技領域的投資短板。
科創板的上市制度可為處在科研層面的人才、創業者帶來財富、價值增值的期望。而本書中的《硬科技技術目錄》為科創板界定、甄別硬科技企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
科研人才有動力,企業有資金,資本有效率,城市有活力,發展硬科技方能“良性循環”。
此外,思想教育也是發展硬科技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米磊博士認為,“大多數人只相信看見的,不愿相信未來能成功的事情。愛看過去,很難看到未來。”
他說,堅信科技能強國的思想觀念非常重要。正如當初,他成立中科創星一般,如果只是為賺錢,就沒必要搞硬科技,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那是一份需要理想、信念、情懷的事業。
《硬科技: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一書的另一大價值在于,思想普惠。
米磊博士希望,學生們能看到此書。“他們是科技強國的未來,天天刷視頻沒法強國。”
在賽力斯與華為的跨界合作下,問界在國內豪華汽車市場拿下一席之地,隨著雙方合作的持續深化,有助于進一步...
當新生命降臨,滿心歡喜的新手父母們瞬間被鋪天蓋地的育兒難題淹沒。寶寶每一聲啼哭,都像在提醒父母責任重...
中銀三星人壽持續踐行“金融為民”企業擔當,用精算模型拆解風險,用金融工具熨平波動,用科技手段傳遞溫暖...
經國務院批準,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將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年會由科技部、國家發展...
大會現場,亞薩合萊集團盼盼及耶魯中國董事總經理周鵬先生、盼盼安全門的核心管理團隊,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數...
3月10日,據蓮花控股(600186.SH)旗下孫公司蓮花紫星公眾號資訊,壁仞科技攜手蓮花紫星共同推...
近期,小米15 Ultra、Su7 Ultra兩款旗艦新品聯袂登場,一度爆火出圈。年初至今,小米公司...
重要的國家會議召開之際。代表們肩負重托,啟程赴京出席一年一度的盛會。在關鍵之年擔關鍵之責、謀關鍵之策...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