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7日,在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全體大會(plenarysession)上,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匯報的JUPITER-02研究閃耀全場。
6月7日,在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全體大會(plenary session)上,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匯報的JUPITER-02研究閃耀全場。這是一項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鼻咽癌(NPC)的隨機、雙盲、3期臨床研究,成功入選2021年ASCO大會重磅研究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LBA)。
據了解,ASCO每年會從上萬份投稿中選出5項“重磅研究摘要”(LBA),并邀請研究者在年會的全體大會上做口頭報告。這5項研究通常被認為是該年度具有極高影響力、很可能會改變臨床實踐的研究。JUPITER-02研究是自ASCO年會有官方線上記錄以來,首個入選全體大會的中國本土創新藥物研究。
特瑞普利單抗是由君實生物研發的一款抗PD-1單抗藥物。君實生物高級副總裁姚盛博士近日接受藥明康德內容團隊采訪時表示:能夠從上萬篇投稿中脫穎而出,入選全體大會的LBA,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和鼓勵。2011年以來,中國創新藥物的研究成果入選ASCO大會這樣的國際會議越來越多,從原來只有摘要、壁報展示,到有口頭報告,再到現在首次入選全體大會LBA,一方面說明中國腫瘤治療領域的學術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受到了國際認可;另一方面則代表中國藥物的研發已開始做到了獨特的創新。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由中國主導的研究能夠登上全體大會的舞臺。
君實生物高級副總裁姚盛博士(圖片來源:君實生物官網)
中國本土首個!揭秘“榮譽”的背后
作為一款PD-1腫瘤免疫療法,特瑞普利單抗已獲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3個適應癥,覆蓋黑色素瘤、鼻咽癌及尿路上皮癌等患者的治療。而且自2016年至今,該藥物已在全球開展了30多項臨床研究。
為什么JUPITER-02研究能夠入選?姚盛博士介紹了取得這份殊榮背后的多項因素:
首先是創新性,療法上必須有創新。截至目前,全球尚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獲批用于晚期鼻咽癌的一線治療。此前,特瑞普利單抗于今年2月獲批用于后線鼻咽癌治療,讓免疫治療在鼻咽癌領域實現“零突破”。2018年,JUPITER-02研究啟動之時,屬于在鼻咽癌一線免疫化療聯合治療領域首創的3期試驗,沒有同類研究數據發表,在試驗設計上也存在一定風險,化療對免疫細胞的殺傷比較厲害,是否能與免疫藥物聯合達到增效效果,結果是未知的,但基于我們的一項早期的1b/2期籃子試驗探索,初步結果顯示聯合療法的有效率顯著提升,也給了我們推進大樣本3期臨床研究的信心。實際上,鼻咽癌是一個免疫原性較高,對免疫治療非常敏感的癌種,這也是我們經過試驗后驗證的。
第二,研究旨在解決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鼻咽癌多發于中國華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每年新發病例約占全球的80%,具有明顯的區域性高發特點,也因為這個原因,針對鼻咽癌的新藥開發長期被海外研發所忽略,美國FDA還從未受理和批準過治療鼻咽癌臨床免疫治療新藥的3期試驗。晚期鼻咽癌的一線治療僅有含鉑化療作為標準療法,但患者預后較差,平均持續應答時間不超過半年,一旦進展,二線治療無標準治療,中位OS只有12個月左右,相當于“無藥可醫”。
第三,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結果,有望改變當前的標準治療。與單純化療相比,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復發/轉移性鼻咽癌顯示出了更優的PFS、ORR和DOR,并有總生存的獲益趨勢(能讓死亡風險降低40%),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截至中期分析截止日期(2020年5月30日),相較單純化療(吉西他濱和順鉑),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改善了PFS,中位PFS為11.7 vs. 8.0個月,HR = 0.52 [95%CI:0.36-0.74],p = 0.0003,且將近一半(49%)患者超過一年還沒有發生疾病進展,大幅延長了病人的無進展生存時間。ORR為77.4% vs. 66.4%(P = 0.033),中位DOR為10.0 vs 5.7個月,延長了將近1倍。
截至2021年2月18日,JUPITER-02研究的OS尚未成熟,但已觀察到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治療組有總生存的獲益趨勢,將死亡風險降低了40%。治療組和對照組的3級及以上不良事件(AE)發生率相似(89.0%vs. 89.5%),特瑞普利單抗組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
第四,研究的規模和開展范圍。JUPITER-02研究是一項在中、美兩地注冊的3期試驗,試驗方案受到NMPA和FDA的認可,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新加坡開展的國際多中心研究,也是迄今為止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的3期注冊臨床研究,共入組289例患者。
“經歷了從2016年開始的1b/2期探索性研究到2018年JUPITER-02研究啟動,再到今天有效結果的發布,一路走來,感觸頗多。新藥研發,就是要做對的事情。重復一個試驗,可能也會獲批,但患者的境遇不會有根本上的改變,但如果開創了一個新的治療方法,一旦成功,將會為這類患者帶來巨大的社會獲益。這也是我們制藥人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姚盛博士說。
探索新輔助/輔助免疫療法,近40項研究亮相ASCO年會
據介紹,今年君實生物共有39項特瑞普利單抗相關研究入選ASCO年會,除了一項全體大會LBA口頭報告,還有一項專場口頭報告,15項壁報以及若干摘要發表,覆蓋十多個瘤種。其中,多達10項研究發表是關于特瑞普利單抗輔助/新輔助/圍手術期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胃癌、黏膜黑色素瘤等領域的2期研究,以及多項特瑞普利單抗治療肝癌、肝內膽管癌(ICC)的最新研究數據集中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肝內膽管癌是君實生物新開拓的研發領域,全球尚無任何PD-1抗體藥物的3期數據發表。
目前,特瑞普利單抗已在中國獲批3個適應癥,用于黑色素瘤、鼻咽癌、尿路上皮癌領域治療。鼻咽癌一線(JUPITER-02研究)、肺癌一線(CHOICE-01研究)、食管癌一線(JUPITER-06研究)已達到主要研究終點,其中鼻咽癌一線適應癥的上市申請已于今年2月獲得NMPA受理,后兩項適應癥將在近期向NMPA提交上市申請。
在國際化方面,君實生物在北美的海外商業化工作正在與Coherus BioSciences合作推進中。2020年9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鼻咽癌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成為獲得此稱號的首個國產抗體藥物。基于該認定,今年3月,君實生物宣布開始向FDA滾動提交特瑞普利單抗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成為首個向FDA提交上市申請的國產抗PD-1單抗。接下來,特瑞普利單抗還將在美國遞交包括高發瘤種(如肺癌等)的上市申請。
姚盛博士表示:“近年來,全球免疫治療的臨床開發重點逐步從后線向前推至一線,乃至輔助/新輔助/圍手術期治療,我們始終緊跟前沿趨勢。作為“立足中國”的創新藥企,君實生物將持續關注和探索胃、食管、肝膽腫瘤等中國高發的癌癥領域的臨床需求,讓更多的中國創新藥惠及全球患者。”
君實生物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于近日受理公司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
北京時間2024年7月26日,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宣布,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抗...
2023年2月,獨立數據監查委員會(IDMC)在期中分析時判定TORCHLIGHT研究的主要終點達到...
4月25日晚,河化股份披露2024年業績報告,公司營業收入為2.12億元,同比增長12.81%;歸母...
2025年4月23日,2025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海車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