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專注于微創外科內窺鏡攝像領域系統提供商博盛醫療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陽和投資和澳銀資本共同完成。
投資家網5月31日消息,近日,專注于微創外科內窺鏡攝像領域系統提供商博盛醫療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陽和投資和澳銀資本共同完成。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現有產品的市場拓展、FHD-4K-3D三位一體產品的注冊和商業化,以及后續系列創新產品的研發。
博盛醫療于2017年6月成立于深圳,致力于成為國內醫用內窺鏡細分領域龍頭的高科技企業,其核心產品具備領先國內的技術優勢,并在復合內窺鏡領域具備持續研發的技術實力和先發優勢。
其核心產品一4K 超高清腹腔鏡系統:采用全原研業內領先的計算平臺處理4K超高清的高速視頻流,帶來了清晰(分辨率、大景深、亮度均一)、色彩真實(廣色域、接近人體真實顏色)的臨床意義。
核心產品二3D 電子腹腔鏡系統:擁有獨特的雙路3D立體視覺技術,并針對不同手術場景智能調節,立體感更強,長時間觀察不暈眩,具有安全、高效、多科室適用的特點。
核心產品三熒光內窺鏡系統:可在白光畫面下以藍色熒光清晰標記腫瘤組織、前哨淋巴結、血管、膽管、肝臟分區、肺段等組織/器官,指導醫生在手術中開展組織的精準切除和分離,可以提高術中精準度、降低手術風險。
博盛醫療聯合創始人陸匯海博士是英國埃塞克斯大學電子系博士,16 年醫學圖像與視頻處理經驗,曾任理邦儀器(300206)彩超系統研發負責人;聯合創始人王德才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自動控制專業碩士,20年電子產品硬件設計和軟件開發經驗,曾任理邦儀器(300206)技術總工程師;聯合創始人張宇深耕醫療產品市場銷售,擁有豐富的政府、市場資源。
隨著國家醫聯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微創手術和高科技微創產品正在向基層醫院和衛生服務機構普及,內窺鏡作為微創外科主要設備之一,市場增量龐大。醫用高端內窺鏡已列入《中國制造 2025》,在國家政策扶持和醫療設備國產化替代的大趨勢下,博盛醫療將基于自身過硬的技術實力,實現強勁的可持續發展。
據EvaluateMedTech 報告,2015年全球內窺鏡市場容量為164億美金,2022年市場增長到260 億美金,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8%,位于醫療器械細分市場第一。2013至 2017年,我國醫用內窺鏡行業銷售額由 102 億元增長至199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均達到 18.23%。未來5年,因外科手術微創化,內窺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保持9.25%的高速增長,預計將于2022年達到320億元。隨著光學設計、制造能力的提升及 CCD向 CMOS 技術的發展,內窺鏡攝像系統所呈現的圖像水平越來越高。醫生對內窺鏡圖像的要求由“看得見”轉變為“看得清”、“立體感”,這使得在傳統內窺鏡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其他成像技術,如超聲技術、光學相干技術、熒光技術和共聚焦技術等,形成新型的復合內窺鏡產品,幫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圖像細節。
澳銀資本投資副總監薛臻昊表示:“隨著內窺鏡國產替代進入加速階段,目前進口占據八成以上市場份額的局面有望改變。博盛醫療的三位創始人,陸匯海博士有國內領先的3D算法積累,王德才有著大型上市公司二十多年硬件研發經驗,張宇擁有豐富的政府和市場資源。整體團隊搭配完善、合理,且市場處于飛速發展階段。3D內窺鏡相較于傳統2D產品能夠大幅縮短醫生學習曲線,有效提高手術效率、增強手術安全性,是未來內窺鏡發展的重點方向。博盛4K、3D產品注冊證已經處在審批階段,有望打破國內雙路3D內窺鏡的進口壟斷。同時公司還儲備有熒光系列產品,具備復合內窺鏡領域的先發優勢。”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