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的科技巨頭已經走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數據分析等新興技術的前沿,中國科技企業紛紛加速出海。伴隨海外機構與中國科技企業合作的加深,中國技術已經收獲了良好的“國際口碑”。

談及中國科技企業在海外業務中的優勢與特色,久經海外市場的金融壹賬通東南亞CEO陳敏如在采訪中指出:創新速度是中國科技企業的重要特質之一。她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新科技的認可度和風險偏好很高,大大壓縮了從概念驗證到應用階段的時間。相同的技術,全球跨國公司一般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應用驗證,但在中國可能需要不到一年。
過去22年,陳敏如一直在協助跨國企業和初創公司改善運營,制定成功的營銷策略。她的麾下曾有來自美洲、歐洲、亞洲等背景各異的員工。因此,她深知金融科技在企業未來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正是這種高瞻遠矚讓陳敏如于2018年加入金融壹賬通,與同年設立的金融壹賬通新加坡區域總部一起開啟了“科技航海”之旅。在陳敏如的帶領下,金融壹賬通不斷加快海外業務的發展步伐。目前,公司海外客戶遍布近20個國家和地區。
金融科技順勢起舞,科技之路持續深化
如果說以前“科技轉型”只是一些金融機構錦上添花的可選項的話,那么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推動下,數字化轉型不再是權宜之計,而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必修課。通過與東南亞地區金融機構的實際接觸,陳敏如感受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中央銀行正在積極擁抱新興數字銀行。長遠來看,銀行正在加大數字化投資力度。
據陳敏如介紹,菲律賓中央銀行就曾專門為金融技術公司設立監管子部門,旨在推動并促進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馬來西亞國家銀行也宣布將于2022年發布5個數字銀行牌照。一系列舉措提振了東南亞銀行業和金融科技企業的信心,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和金融科技創新應用的速度不斷加快,同時為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目前,東南亞各國中小企業群體發展迅猛,金融機構借助技術實施風險管理和欺詐管理,對端到端數字化Bank-in-a-Box以及智能貸款解決方案的需求很大。這對于擁有保險科技和全棧式數字銀行技術整體式解決方案的金融壹賬通來說是個好征兆。面對東南亞地區的市場機遇,金融壹賬通不斷深化與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切實解決當地的金融需求。
在新加坡,金融壹賬通與當地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合作推出壹企欣跨境數字化貿易平臺,旨在幫助中小企業消除跨境貿易困擾,擴大并利用服務生態系統。壹企欣平臺對接新加坡和中國的B2B平臺及合作伙伴。通過這個平臺,新加坡中小企業可與金融壹賬通旗下壹企業生態系統中的400萬家國內中小企業對接,幫助企業把握數字化經濟帶來的發展機遇。
在菲律賓,金融壹賬通持續深化與菲律賓聯合銀行旗下科技公司UBX的合作。2019年,雙方共同推出菲律賓首個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平臺——SeekCap。2020年疫情期間,為了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金融壹賬通與UBX合作共同開發了Lazada商家貸產品。該解決方案于2020年9月上線,成功幫助大量中小微企業渡過新冠疫情難關,特別是對于那些沒有借貸記錄或無法提供銀行通常要求的各類申請資料的中小微企業來說,無需提供繁瑣的申請材料,Lazada商家貸可以讓中小企業主的資金需求得到快速甚至即刻的批準,幫助線上個人商戶備貨,填補現金流缺口并為他們的其他業務需求提供資金。此外,金融壹賬通還協助聯昌國際銀行持續提升位于菲律賓的數字銀行功能。
在馬來西亞,金融壹賬通于2020年11月在當地設立全新公司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馬)私人有限公司,并計劃在大馬組建一支本土團隊,以期更好地服務當地金融機構。目前,金融壹賬通在馬來西亞的客戶包含了一家全球保險公司和前五大銀行中的三家本地銀行。據悉,金融壹賬通協助大馬某前五大銀行,開發了一款由eKYC提供支持的移動銀行APP。這是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首次批準使用的eKYC解決方案,同時這也是大馬境內首個由銀行推出的、無需前往任何實體機構真正實現數字化在線體驗的應用程序。在疫情期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登錄系統,安全高效地開通銀行賬戶。
多點并行輸出技術,硬核科技加速出海
在陳敏如看來,金融壹賬通進入市場的時間并不算長,業務拓展的策略仍然以熟悉本地市場和監管環境為主,與有相同目標的本地伙伴展開合作,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實現技術和專業的互補。
多年以來,金融壹賬通充分拓展當地資源,技術輸出已經涉及到更多領域。在ESG管理體系建設方面,金融壹賬通攜手新加坡交易所共建ESG平臺,幫助新加坡上市企業的ESG信息披露更加便捷,從根本上改變了ESG披露規則。這也標志著金融壹賬通成為亞太地區ESG的先行者。
此外,金融壹賬通積極同新加坡地區的學術機構展開合作,不斷更迭自身技術能力。2019年9月金融壹賬通與新加坡管理大學簽署一項合作備忘錄,通過概念驗證來深入研究將量子計算用于分布式賬本的特點。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研究,雙方的研究成果于4月初在新加坡區塊鏈協會組織的企業區塊鏈線上論壇上公布。研究結果顯示,量子共識機制和經典共識機制在同一價值方面需要相同數量的幾輪確認,這意味著量子互聯網、大數據,比如社交媒體和物聯網信息等都可以加以利用來實現共識,而不僅僅是現有區塊鏈為數不多的幾百條財務交易。這將有可能讓更多的財務領域(如貿易金融和未享受金融服務的人群)獲得好處。
提到現階段及未來的國際化布局,陳敏如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向上銷售和交叉銷售,優化和改善適合亞洲金融機構的產品,加強在亞洲的端到端開發能力,能夠在深度和廣度上為國外客戶部署金融科技解決方案,通過不斷深化落實‘整車制造’戰略,在東南亞市場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