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顧過去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機械化時代的革命,第二次是電氣化時代的革命,第三次是信息化時代的革命。而眼前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光子集成+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的智能化革命。
科技革命周期有五六十年,之所以出現經濟下滑,其本質是上一輪科技革命在衰退,所以需要找到新科技革命的引擎。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新的經濟形態和競爭格局。回顧過去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機械化時代的革命,第二次是電氣化時代的革命,第三次是信息化時代的革命。而眼前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光子集成+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的智能化革命。
目前,整個IT產業正處在“從電到光”的轉換過程,現在正是集成光路發展的最佳時間點。光芯片是5G和物聯網的基礎設施,是真正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未來不是消費電子時代,而是消費光子時代。
01
米70定律引領消費光子時代來臨
對于芯片領域的初創企業來說,“投入大、成長慢、風險高、體量不足”等情況是困擾其早期融資的主要問題,讓眾多投資者望而卻步。但芯片是新興技術的重要基礎,包括物聯網、5G、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在內的眾多產業都是以芯片為核心的,芯片產業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關鍵。
受限于特定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我國多數行業在起步初期都是以技術含量較低的工藝環節切入產業鏈,高科技含量的芯片產業更是如此。雖然近年來中國制造的終端產品遍銷全球,尤其在歐美以外的市場占有率頗高,但在生產設計能力上與美國依然有著巨大差距。一旦制造設備、原材料等被限制進口,那么整條產業鏈就被“釜底抽薪”,幾近毫無還手之力。尤其隨著中美關系愈發微妙,摩擦頻現,芯片等產業中核心技術與工藝設備的重要性便凸顯而出。
過去整個信息革命,就是靠著摩爾定律來預測未來發展。2016年摩爾定律失效之后,米磊提出“米70定律”,他認為現在所有的科技產品,因為本身是由光機電算組成的,未來光學成本都會占到70%。光學技術成為科技產品的關鍵瓶頸技術, 解決光學技術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核心。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恰逢半導體全球大變局,可以預見后摩爾時代中潛在顛覆性技術一旦被突破,形成新的替代技術軌道,將對全球產業界和國家布局產生深遠影響。
從市場上看,消費光子時代來臨,集成電路將走向集成光路時代,突破”摩爾定律”瓶頸。消費電子時代將過渡到”消費光子”時代,將帶來萬億美金市場。光電芯片成為”消費光子”時代的核心基礎。從大企業的行動上看,蘋果、華為、英特爾、思科、IBM等國際頂尖公司紛紛布局光電芯片,體現出行業對于光電芯片的重視和投入。
02
光子時代的到來
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芯片行業,中國的整體水平暫時落后于人。而在諸如光學傳感、生物光子和消費光子等新興領域,中國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差距較小,呈現出群雄逐鹿的態勢。因此,光子時代的到來,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特別是中國現在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核心芯片依賴進口,這不禁讓我想起了2018年針對中興通信的貿易禁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光電芯片和元器件。
所以中國必須要攻克的就是以核心芯片為代表的核心技術,這是中國必須解決的問題。在光電領域也是如此,中國本土也具備了較為完整的設備和模組產業鏈,但是上游的光電芯片主要依賴進口,國產替代前景廣闊。而中興和華為事件的爆發,加速了芯片國產替代的腳步。
芯片國產替代中挑戰與機遇并存,但是,目前國內產業鏈還不完善,上下游鏈條沒有完全打通,特別是國內VCSEL外延環節的市場規模還未形成。這是挑戰,同時也是投資發展的機遇。
03
全產業鏈布局
抓住產業革命窗口期
在光電芯片領域,早在2013成立之初,中科創星便已側重在光電領域的布局,在數據的獲取、傳輸、存儲、計算、呈現和交互等細分領域持續布局,完成了在芯片全產業鏈的投資布局,即沿著信息的傳感、計算、傳輸、存儲、顯示完整鏈條,涵蓋光發射、光傳感、光傳輸、光處理、光存儲、光呈現、光能源、光學材料、光器件等 9 個細分技術領域。目前已經累計投資了源杰半導體、鯤游光電、魯汶儀器、曦智科技、阿達智能、橙科微電子、銳思智芯、芯聲智能、本源量子、洛微科技、賽福樂斯等在內的100余家半導體企業。
在光子產業領域,中科創星聚焦先進激光與光子制造、光子材料與芯片、光子傳感三大重點領域,光子產業快速發展。
先進激光與光子制造領域,中科創星投資企業包括:炬光科技、中科微精、西安必盛激光科技等。重點支持CO2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固體激光器等各種類型激光器及設備整機的制造和應用。支持高端光源創新研發和應用場景打造,加快突破準分子激光器、EUV光源等特種光源領域“卡脖子”技術。推動光子技術與設備在曝光、退火、打標、打孔、切割、焊接、3D打印、清洗、熔覆等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動傳統制造產業升級。
光子材料與芯片領域,投資企業包括:陜西源杰半導體、唐晶量子、奇芯光電、賽富樂斯等企業,搶抓電芯片集成電路技術發展瓶頸期機遇,面向新一代高速光通訊、光計算、光傳感需求,聚焦光子材料與光子芯片研發制造,搶占新興戰略產業技術制高點。光子材料領域,重點支持半導體襯底材料(硅基、碳基、化合物基)、外延片、特種光學晶體、光學玻璃、發光材料研發創新,保障產業源頭自主可控。光子芯片領域,重點發展硅光子芯片及新一代化合物半導體芯片,以先進硅光平臺為引領,聚集各類芯片設計、工藝研發團隊及企業,打造能量光子芯片、傳感探測芯片、信息處理芯片、光計算芯片、光顯示器件等各類光子產業底層芯片集聚發展的產業生態。
光子傳感領域,中科創星投資的代表企業有華芯測控、和其光電等,將圍繞激光雷達、雷達、激光誘導熒光、量熱法、閃爍檢測、光譜學、生物熒光檢測、太陽能和風能、自動駕駛汽車、機器視覺、光網絡、醫療診斷和自動化制造等領域需求,加快發展光子傳感器。聚焦消費光子領域的可穿戴設備和工業領域的3D傳感兩大應用場景,推動光子傳感技術創新。
在投資方面,中科創星十分注重光電領域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性突破,投資的技術方向多為關鍵核心技術,屬于國際領先或者行業內頂級團隊,且長期關注產品是否具備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
目前中科創星通過“平臺+資金”雙輪驅動的方式,積極推進光電產業的集聚和發展。在“筑巢引鳳”的同時,希望能“固巢留鳳”。在平臺方面,瞄準未來的硅光平臺、第三代半導體平臺等,打造光電產業集聚區。
中科創星作為“硬科技”理念的締造者和“硬科技”投資的先行者,我們一直致力于硬科技企業的投資孵化工作,探索科學普及與科學教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科學與社會深度融合。我們矢志不渝地踐行著“助力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助推中國重返世界之巔”的使命,提倡十年磨一劍、勇攀科技高峰的“硬科技”精神,努力實現“共建全球第一的硬科技創業生態,成為全球科技 創業者的首選合作伙伴”的愿景 , 到2050年我們希望能夠為中國培養1000 家硬科技世界冠軍企業。
同時在光電半導體為代表的硬科技不僅“硬”在核心技術,更“硬”的是精神層面的勇擔使命、敢為人先、啃硬骨頭、十年磨劍的信念。面對當下科技領域面臨的“全面”封鎖,“國產化”必定是我國科技產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正是明確地指出了未來發展道路,除了集成電路領域之外,數字經濟、生命健康、光子計算與量子計算,以及新材料等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也同樣是關注的重點。就像芯片一樣,一旦落后,再想追趕就變得十分困難。這是由科技發展的底層邏輯來決定的,所以我們現在要“抓緊布局”,不能錯過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窗口期。
【結語】
21世紀是光學的世紀,將從電子集成過渡到光電集成,再到光子集成。智能化革命,消費光子時代,發展的是光電子技術,支撐人工智能算法。未來行業即將催生出巨頭企業,誰占領光電子技術制高點,誰就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巨頭!
ATRNX.AI 由一支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深度鉆研的團隊研發,該團隊與中科等科研力量緊密合作,致力于...
4月12日,中國銀行·中銀三星人壽“石榴籽杯”2025年克州足球聯賽正式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4 月 10 日 , 華為云生態大會 2025 在蕪湖開幕 , 大會以 " 聚力共創 , 加速行業智...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